李麗
【摘要】隨著近年來我國教育部明確提出建立繼續教育學分積累和轉換制度、建立學習成果互認機制等學分銀行建設意見,學分銀行在我國教育界的受重視程度日漸提升,為此本文基于學分銀行模式下學習成果的認證和轉換標準體系構建展開了具體研究,希望這一研究能夠為最大限度滿足社會發展和學習者需求問題的解決帶來一定啟發。
【關鍵詞】學分銀行 學習成果認證 轉換標準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6-0235-01
在本文基于學分銀行模式下學習成果的認證和轉換標準體系構建展開的研究中,筆者參考了國外較為成熟的理論與實踐成果,從宏觀、中觀、微觀三個角度進行了學習成果認證與轉換資格框架標準、學習成果認證與轉換單元標準、學習成果認證與轉換標準要素的詳細論述,希望這一系列論述能夠為我國終身教育、繼續教育的學習型社會創建帶來一定幫助。
1.學習成果認證與轉換資格框架標準
1.1學習成果認證與轉換資格框架標準概述
對于宏觀層面上的學習成果認證與轉換資格框架標準構建來說,這一框架標準的構建本身相當于終身學習實現的前提條件,而考慮到學分銀行需要實現多層面與多領域的認證和轉換,我們就需要保證學習成果認證與轉換資格框架標準能夠實現多種類型教育的橫向貫通與教育層次上的縱向連接,這里的橫向貫通需要實現學習者不同學習成果得帶的認可;而縱向延伸則需要實現學習者能夠擁有學習過程中不斷提升自身學習層次的機會,而這些目標的實現自然使得我國終身教育、繼續教育的實現獲得了較為有力的支持[1]。
1.2學習成果認證與轉換資格框架標準的構建
在了解了宏觀角度的學習成果認證與轉換資格框架標準后,我們還需要明晰這一資格框架標準的構建,而這一構建我們就需要結合“縱向銜接、橫向溝通”的原則展開。具體來說,我國首先需要建立國家資格框架這一統一、科學、基礎的國家標準,而結合這一框架就能夠實現我國不同類型、不同層次的學習成果實現初步等級與領域劃分,而導向作用與激勵作用也是這一框架的具體效用組成。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我國當下并未創建國家資格框架,我們就需要結合國際通行資源框架原理才能夠保證學習成果認證與轉換資格框架標準的高質量建立[2]。
2.學習成果認證與轉換單元標準
2.1學習成果認證與轉換單元的內涵
結合上文中提到的學習成果認證與轉換資格框架標準,我們就可以從中觀層面上分析學習成果認證與轉換單元標準,而這一標準指的是各級各類學習成果互認的共同參照基準,其本身發揮著認證單元標準更加清晰化的作用。在我國國家開放大學學分銀行設計中,學習成果認證與轉換單元主要包括名稱、編碼、應用范圍、等級、學分、內容和考核說明等內容。
2.2學習成果認證與轉換單元的建立
在簡單了解學習成果認證與轉換單元后,我們還需要明白這一單元建立的注意事項,而這一建立需要進行學術型與職業型的劃分,這樣才能較好保證理念與終極目標矛盾沖突的出現。此外,學習成果認證與轉換單元的建立還需要重視規范、權重、公信力等問題,這里的規范指的是學術規范,權重則是指權重系數的劃分,而公信力則需要提升認證質量,這樣才能夠保證學習成果認證與轉換單元的數量建立。
3.學習成果認證與轉換標準要素
對于從微觀層面考慮的學習成果認證與轉換標準要素來說,我們需要將目光集中在學分標準、課程標準、學歷文憑標準、學位證書標準、培訓/資格證書標準等五個方面,其中學分標準本身屬于學習成果認證的基礎,而這一標準的確定我們需要結合知道了什么、掌握了什么、理解了什么進行,這樣才能保證這一標準真正進行知識、技能、能力的劃分;而對于課程標準來說,這一標準主要對課程目標、教材、考核說明、課程學分等進行規定與說明;而對于學歷文憑標準來說,對學歷文憑的知識、技能、能力要求是其具體組成;而對于學位證書標準來說,除了與學歷文憑同樣的要求外,其還包括具體的構成規則;而對于培訓/資格證書標準來說,其本身與學位證書標準的要求在結構上基本趨于相同。
結合上述具體的學習成果認證與轉換標準來說,這些標準決定著上文中提到的宏觀層面與中觀層面學習成果的認證和轉換標準體系能否真正發揮自身作用,而這些標準的測度性、科學性、規范性和權威性特點,也是學習成果認證與轉換標準能夠服務于這一體系的原因所在,而知識、技能和能力則屬于這一學習成果認證與轉換標準的核心內容。
參考文獻:
[1]郭富強.學分銀行模式下學習成果的認證和轉換標準體系構建[J/OL].中國遠程教育,2016(02).
[2]江穎,黃霖.學分銀行學習成果認證與轉換運行標準體系研究[J].當代繼續教育,2016,06:5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