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祖楨
【摘要】飛行安全是民航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提高安全飛行,也逐漸成為了民航業內工作者所追求的共同目標。要提高飛行的安全性,減少飛行事故的發生,就要對飛行中的人為差錯進行分析研究,并找出有效措施。當今民航業蓬勃發展,飛行員隊伍也越來越壯大,保證飛行安全的關鍵應從飛行學員開始灌輸安全飛行理念,從學員開始抓起,預防和減少飛行學員人為差錯。
【關鍵詞】人為差錯 飛行員 飛行學員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6-0236-01
飛行器的機械結構原因是早期飛行事故發生的重要原因。但隨著航空業迅猛發展,運行環境壓力增大,飛行員人為差錯日益增多,大大增強了航空運行風險。要減少飛行事故的發生提高飛行安全,關鍵還在于如何預防管理飛行員的人為差錯。當今民航業蓬勃發展,飛行員隊伍也日益壯大,保證飛行安全的關鍵應從飛行學員開始抓起,預防和減少飛行學員人為差錯。本文將結合SHEL模型, 淺談預防和管理飛行訓練中飛行學員人為差錯。
1.飛行員人為差錯的性質和類型
每個人的生活環境與生活經歷,在不同的工作環境中會有不同的差錯。人為差錯具體表現為認讀錯誤、思維過程錯誤和操作錯誤。對信息的接受不正確、不及時、不完善是認讀錯誤的具體表現; 而思維過程錯誤是指思維過程中邏輯錯誤,導致飛行人員對事物的判斷與決策結果與真實或標準會出現偏差;操作錯誤是指人的行為結果不能達到精確度的時間或次序等要求。
人為差錯從錯誤的標準的角度可劃分為隨機性錯誤、系統誤差以及離散性錯誤;如陸空通話中復誦指令錯誤。差錯的標準可分別劃分為遺漏、添加和替代錯誤。遺漏錯誤是遺漏了一些應該做的事情,如遺漏了檢查單的項目。此外,人為差錯還可分為可逆轉與不可逆轉性錯誤。如果飛行員對燃油油量發生了計算錯誤,但在飛行放行前檢查到了,那么這個錯誤就可能轉化為可逆性錯誤。
2.飛行中人為差錯的來源
對飛行中人的錯誤來源進行分析,可以根據SHEL 模型來分析
2.1 SHEL 模型簡介
SHEL 模型是描述飛行中人的因素的概念模型。SHEL是由Software(軟件),Hardware(硬件),Environment(環境),Liveware(人) 的首寫字母所組成。該模型表明了航空系統中與飛行員構成界面的四個要素及其相互關系。
(1)人——硬件(L—H)界面。
這個界面是人的錯誤最常見的發源地。如果機載設備的設計和制造不符合人的生理和心理特點或缺乏對意外情況的考慮,就易誘發人的錯誤。飛行訓練中主要表現在飛行學員和初教機機載設備的界面。
(2)人——軟件(L—S)界面。
駕駛艙軟件具體包括飛行操作手冊、飛行檢查單、飛行程序、航線資料航圖數據、計算機程序信息顯示等非物理性信息。若飛行員在使用軟件時,不是得心應手和匹配不良時, 也可能誘發飛行員的錯誤。
(3)人——環境(L—E)界面。
這個界面是誘發飛行員錯誤的常見來源。航空業從這個角度出發最初采取的方法是使人適應環境如飛行中使用頭盔和氧氣面罩,隨著行業發展,逐步過渡到改變駕駛艙環境來適應人的需求,更好解決生物節律紊亂和缺少睡眠等問題。
(4)人——人(L — L)界面。
人和人方面主要涉及到下列幾組關系界面。飛行員—機組界面: 指飛行機組內的信息交換和飛行程序上協調配合。機組與乘務組界面: 飛行中機組和乘務密切合作,互相配合互相協調,更好處理好客艙問題。第三是機組—管制員界面: 飛行員和管制員的陸空通話,主要靠語言、聽覺為主, 雙方密切合作能更好的保障飛行安全。而在飛行學院日常飛行訓練中主要存在于飛行教員和飛行學員這個界面,以及飛行機組和管制員界面。
2.2 飛行員自身的不足
差錯的導致有外部因素也有內部因素,從內部因素角度出發,歸根于飛行員自身的不足。從察覺和知覺的角度出發,人的感覺器官觀察范圍有限,不可能全面覺察到所有重要的信息。人類的知覺判斷,情境對知覺影響比較大, 脫離情境的解釋, 容易導致人為差錯。第三,期望效應,價值取向等都會左右人的決策,帶有情緒性的或功利心的權衡甚至左右人的決策。第四,注意的單通道性。盡管飛行中, 飛行員可以獲得眾多信息,但這都是具有單通道特性的注意,在不同的輸入之間分時工作的結果。第五, 飛行員的疲勞方面,飛行員精神或體能下降的疲勞的生理狀態,會削弱飛行員的飛行警惕性及其飛行操作等相關職責的能力。
3.飛行員人為差錯的預防管理
要保證飛行訓練安全,應從SHEL模型出發,要注意好“人”“機”“環”三方面關系,盡可能地預防人為差錯。
3.1從飛行員個體角度來說,飛行學員首先應當培養嚴謹的飛行作風和對于飛行安全不懈追求的精神。嚴謹的飛行作風作為飛行員必備的素質,它能保證各項規章制度一貫地和不折不扣地執行,能夠讓機組在復雜的情況下保持冷靜的頭腦,準確判斷,正確處理,化險為夷。飛行訓練中,應當在新生開飛前就應當培養學生嚴謹的工作作風,遵章守紀,加強學員飛行操縱能力和基本駕駛技術,提高自身能力。飛行訓練階段應當培養飛行學員飛行安全不懈追求的精神。在訓練飛行中要把保證安全放在第一位,積極貫徹飛行安全的原則,加強管理,增強防范意識,努力減少人為差錯。其次飛行學員應當克服自身的不足,第一點需要注意的是在飛行訓練中應當注意觀察教員示范和講解,集中注意力,不但要觀察動作的全貌和輪廓,而且還應留意動作技能的細節和要領, 程序。第二, 記憶時應講究策略和技巧,應及時復述和回憶已學過的內容,對一些抽象概念應盡可能轉化為形象信息記憶。第三,就是要以表象的形式經常進行預想和回憶,以便保持表象的清晰性和完整性。
3.2從飛行員團隊層面來說,飛行學員作為飛行訓練的主體,首先要加強和重視學員與飛行教員之間的分工協作,建立飛行教員負責制的工作團隊,提高駕駛艙資源管理能力,減少飛行訓練中人為差錯。駕駛艙資源管理。一個機組作為一個團隊,協調一致的動作對保證飛行安全, 減少人為錯誤是極為重要的。同時,飛行教員在帶飛訓練中要注意分析學員的性格、動機和態度差異,建立良好的駕駛艙梯度,營造穩定、和諧、愉快的駕駛艙氛圍,形成機組成員之間的協同效應,提高訓練效率。
3.3從飛機硬件軟件和環境出發,應當改善硬件,軟件,環境界面與人的相容性。
(1)應該從人體工程學角度出發設計各種操作程序,以便更加適合飛行學員的操縱特點。
(2)建立健全飛行訓練規章制度和標準操作程序有效改善人
—軟件界面的性能,減少飛行訓練中飛行學員的錯誤。
(3)改善飛行環境應激源,減少座艙噪聲,改善座艙溫度等應激源誘發的人的錯誤。如,使用降噪耳機、增設空調等措施。
4.結束語
伴隨著當今航空業迅猛發展,人的因素在其中的作用卻日顯突出。應從飛行學員開始抓起,預防和減少飛行學員人為差錯,在飛行訓練中要注意好“人”“機”“環”三方面關系,預防和管理好人為差錯,才能更好的保障保證飛行安全。
參考文獻:
[1]羅曉利著.飛行中人的因素,成都: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2002.
[2]徐柏齡.前車之鑒——新中國民航飛行安全回顧與思考,中國民航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