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萬牛+戴婷婷
摘 要:文章依據我國高校在人才創新上的有效做法,結合高校實際,從奠定人才強校戰略地位的高度,提出樹立人才引領觀念,建立創新人才機制,營造創新文化氛圍,完善人才評價機制等相關對策,探索人才創新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高校;人才創新;人才引領;措施
中圖分類號:C961;G64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7)20-0001-01
在知識經濟時代,人才資源決定著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強弱和國際競爭力的高低。高校作為培養人才的重要場所,創新人才培養成為高校在新時期存在的理由和自身發展的需要。近年來我國各地高校都在積極探索人才創新工作,也都取得了一些經驗,但同時也存在著一些問題。現根據高校工作實際,提出以下幾方面的相關對策及措施。
一、樹立人才引領理念,改變人才組織形式
高校作為人才培養的搖籃和人才創新的策源地,必須牢固確立人才優先發展的戰略布局,以人才優先發展引領和帶動學校事業發展。要堅持人才資源優先開發、人才制度優先創新,將人才優先發展的理念和要求貫穿于學校事業發展的各個環節。以創新人才引領高校創新發展,以人才集聚引領高校學科建設集聚,以人才結構調整引領創新人才培養渠道調整。要著力引進拔尖創新人才,以這些優秀人才來引領高校全面跨越發展。世界一流的高校“人員來自五湖四海、學派出于三教九流”,世界各地優秀人才的不同學術思想的碰撞,能促使新的知識和成果不斷產生。我國高校人才創新是一個系統工程,既要吸引世界范圍內的優秀人才,也要著力培養本土尖端人才;既要有尖端人才的引進和培養,也要有青年人才的引進和培養;既要重視科研人才的培養,也要重視管理人才的培養,從而造就一支具有創新意識、創新理念的基礎型人才隊伍。高校要健全人才管理的組織體系,優化高校內各種資源的配置途徑,并隨著外界環境的變化,實現組織構成要素和組織結構的柔性化,保證人才的激勵機制、行為、目標的一致性。
二、建立創新人才機制,完善人才管理模式
高校實施人才創新,必須高度重視人才工作體制和機制的建立與完善,高度重視人才隊伍的建設。一是要建立和完善人才培養機制。高校創新人才培養應以社會需求為導向,積極調整學科布局和專業設置,要根據國內外人才市場的變化,適時調整招生專業和教育內容,引導高校科學合理定位,辦出水平和特色。要加強統籌規劃,優化結構與布局。建立高層次及短缺人才定向培養制度,鼓勵和引導高校與企事業單位定向培養碩士生、博士生,推進產、學、研的有效結合。實施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把教學作為中心工作,加大教學投入,改善教學條件特別是實驗實習條件,改進教學方法與手段。加強學術道德建設,樹立良好的學術風氣。積極推進以學科帶頭人為核心凝聚創新團隊的組織模式,加強創新團隊建設和杰出人才培養。二是要建立合理而規范的薪酬體系。以往,學校由于過度強調競爭性的經費投入和配置機制,以及實施將個人薪酬中的績效與承擔的課題經費掛鉤的激勵機制,所以在無形中助長了一些科研人員致力于爭取項目課題經費,而課題到位后又窮于應付課題檢查、考核和評估的不良現象。高校必須在薪酬體系設計方面大膽探索和改革,建立符合不同類型科研活動特點、體現科研人員勞動價值、合理和規范的薪酬體系,使科研人員有合理而穩定的收入,使他們專心致志地從事科研工作。
三、營造創新文化氛圍,構建人才發展環境
創建激發創新活力的科研文化氛圍,建設具有時代特征和高校自身特色的創新文化,有利于營造和諧健康的學術生態環境。首先,要與人才培養相配套與銜接。當代科學的內在發展趨勢是學科間不斷交叉、集成和相互融合,這種趨勢不斷產生一些新的學科和領域,這些新的學科和領域正是創新的前沿陣地。因此,高校在實施人才創新時,要緊密聯系學校的學科特色、研究方向。其次,要與創業相結合,建立創業平臺。要在高校內樹立創新偉大、創業崇高、創優光榮的理念,保護人才的創新活力和創造激情。再次,要深化產、學、研合作培養人才。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國高校實施人才創新,需緊密聯系產、學、研各組織和社會各種力量。學校應與企業共建創新平臺,引導企業到學校建研發中心,學校也要走出去到企業地方建研發機構。
四、完善人才評價機制,落實人才保障體系
在高校人才創新中,科學的考核評價制度是選人用人的基礎。高校必須打破單一考核評價制度,建立適應不同類型科技人才發展特點的不同的考核評價方式,將研究質量與個人研究能力的評價結合起來,對研究者的代表性研究成果進行以質量指標為中心的評價,以激發研究人員的創造力和科研熱情。人才的有序流動是人才戰略管理的主要內容之一,既要引進外部人才,又要防止人才流失。人才的有序流動有利于推動不同學術思想的碰撞和融合,促進學術創新。高校要在人才招聘、使用和職務晉升的制度上進行創新。同時,還要健全人才的社會保障、配套服務,改革和完善人才保險制度和福利制度,建立健全人才保障機制。“尊重勞動、尊重人才、尊重知識、尊重創造”,為人才在高校成長與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和環境,是高校人才法規體系建設的歸宿。
參考文獻:
[1]丁學良.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2]楊月坤,粟茂.高層次科技創新人才隊伍建設的戰略思考——以常州市為例[J].工業技術經濟,2009(28).
[3]李曉軒,李萌.我國科技人才建設隊伍的三個問題[J].中國科學院院刊,20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