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英
摘 要:數學聯系生活能為學生提供動手動腦的機會。文章從聯系實際生活找到學習興趣點,結合課改理念進行教學實踐,轉變方式促使教學生活化,培養學生能力、提高自主探究水平,實施創新模式、提升學生創新能力幾方面進行研究。
關鍵詞:小學數學;生活;實踐;新課改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7)20-0060-01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學生活動時間少,課業負擔重,學習與生活相脫離。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思想揭示了生活與教育的密切關系,本文結合課堂教學與提升教師自身專業素質等方面,從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思想出發,對讓實踐走進課堂,讓數學回歸生活進行探究。
一、聯系現實生活找到學習興趣點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中非常關鍵,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那么思維活動就是最積極、最有效的,學習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教學“分數的意義”時,教師可以聯系生活提供生活常見的材料,讓學生動手操作,找出多種平均分的方法。在展示環節,要重視學生個性化思維的展示,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興趣。實踐活動能夠極大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順利理解“分數的意義”。
二、結合課改新理念進行教學實踐
陶行知先生說過:“我們發現了兒童有創造力,認識了兒童有創造力,就須進一步把兒童的創造力解放出來。”數學新課標中也指出:“讓學生經歷數學產生的過程。”教師要給學生實踐的機會,幫助他們實現由課本知識到思維能力的提升。例如,在教學五年級“方程”時,可將課改新理念與課堂實踐緊密聯系,以學定教,以生為本,為學生制定合適的學習目標。第一,用觀察天平兩邊物體是否平衡,初步理解“等式的兩邊同時加上或減去同一個數,所得結果仍然是等式”。第二,嘗試用等式性質解簡單的方程,并總結出解簡單方程的步驟。第三,在嘗試解方程的過程中總結解簡單方程的注意點。第四,用等式性質解簡單方程的計算要做到熟能生巧。第五,通過訓練能夠直接口答解簡單方程的步驟。第六,提醒學生養成檢驗的習慣。課堂上,學生通過觀察、分析、概括和交流及教師的糾錯,能夠積累經驗,提升思維能力。
三、轉變方式促使教學生活化
數學的教學過程和學習過程不僅可以使學生獲取知識,同時學生還可以獲取相關的情感體驗。因此,實現過程的生活化是很重要的,也是激發學生熱情和興趣的關鍵。教學方式的生活化有很多種途徑。例如,在教學“圓的認識”概念時,可運用實物讓學生觀察和感受,加深學生對基本概念的理解;在教學“統計”的內容時,可鼓勵學生在實際生活中搜集相關數據;在教學“列方程解決實際問題”時,到生活中尋找素材幫助學生理解數量關系;在復習“解決問題”這種題型時,也可以聯系生活,把生活中的問題編成生動有趣的文字應用題,引發學生對生活中蘊含的數學問題的興趣。
四、培養學生能力,提高自主探究水平
學生學習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活動,它是聯系主體和客體的重要橋梁,是認知發展的源泉。提高學生的探究水平,培養探究能力十分重要,既要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又要引導他們獲取知識的途徑。比如,在教學“軸對稱圖形”時,可投影出半個圖案,讓學生根據軸對稱圖形的性質想象剩下的半個圖案,從而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學生聯系生活經驗很快猜出另一半圖案,進而巧妙地引入“軸對稱圖形”這個內容。在教學“分數的意義”時,讓學生盡可能去“說”,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讓學生說說是怎么想的,讓學生反復說說“分數的意義”,鍛煉學生思維的條理性和合理性;在教學“圓的認識”時,讓學生盡可能地去“畫”,通過“畫”,讓學生認識到圓的直徑和半徑有無數條,培養他們的思維能力和動手能力;在期末復習時,盡可能地讓學生去“做”,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讓學生自己去搜集課本上的重點題型,看誰總結得最全面,這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自主性。
五、實施創新模式,提升學生創新能力
陶行知先生說過:“教育不能創造什么,但它能啟發兒童的創造力以從事于創造工作。”在教學中要改變課堂教學模式,實行開放式教學,實施創新教育模式。例如,在教學“解決問題的策略”時,教師可根據教學內容,從一個問題出發設計大量的變式,讓學生從問題中探究不同的解法,培養學生的求異思維。同時,要為學生提供擺弄直觀材料的機會,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發現規律,概括特征,掌握方法,從而在體驗中領悟數學,學會想象,學會創造。再比如,教學“復式條形統計圖”后,可給學生布置課后作業:調查統計來源于生活的一組數據,用今天所學的復式條形統計圖表示出來。經過課后反饋,發現學生積極性很高,有的同學選擇體育課中男女生不同運動項目的成績制成復式條形統計圖;有的同學和課代表合作統計一段時間內男女生作業得優情況制成復式條形統計圖……當然,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還可以通過開展豐富的教學活動,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學生的自主學習等來實施。
六、結束語
總之,教師要用先進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充實自己的頭腦,用科學的方法教育學生,讓實踐走進課堂,讓知識回歸生活。化用陶行知先生的格言,就是“要用四通八達的教育來創造一個四通八達的社會”。
參考文獻:
[1]徐婕.淺談小學數學教學與學生生活實際的結合[J].現代教育科學,2012(06).
[2]駱玲芳.回歸生活的數學教學[J].天津師范大學學報:基礎教育版,2003(0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