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東升
摘 要:本文通過淺析鳳山關帝廟廟會的起源、活動特點和重要價值,使人們認識豐寧鳳山關帝廟廟會文化的重要價值,提高對鳳山關帝廟廟會這項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關注度,達到更好加以保護傳承的目的。
關鍵詞:鳳山關帝廟廟會;起源;特點;價值
廟會是指于特定的日子在寺廟內外進行宗教活動和交易的聚會。廟會文化活動就是在廟會期間進行的文化娛樂活動。
1 鳳山關帝廟廟會的起源
鳳山古鎮位于豐寧滿族自治縣東部,南連古北口,北接多倫,東通承德、隆化,西控壩上草原,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是塞外著名古鎮之一。鳳山關帝廟始建于清雍正元年,即公元1723年,有著二百八十多年的歷史。
鳳山關帝廟廟會始于清代嘉慶年間,將每年舊歷五月十三,定為廟會。清光緒十二年(1886年),皇家曾御賜關帝廟“神威普佑”御筆匾額,當時稱為廟會的鼎盛時期。關于廟會的的起源有這樣一種說法:傳說每年五月十三這一天在民間是“關老爺磨刀日”;民間有句俗語“大旱不過五月十三”,百姓因天氣干旱,渴望雨水,于是就請戲求雨。每年五月十三廟會,每次歷時一個月,全國各地的商戶在此匯集,成為塞北盛事。唱戲更是廟會中的重要環節,在演戲的過程中,自然會有百姓前來圍觀,這也就吸引了商販來經商,也有一些信奉關老爺的人去廟里上香、許愿等;更有外地游人慕名而來游覽,時間久了自然而然形成了廟會這種民間文化經濟交流形式。
2 鳳山廟會文化活動的特點
廟會有著悠久的歷史,廟會文化活動伴隨著廟會的開始而發生,并隨著社會的發展而發展。最早的廟會文化活動是廟會的附屬品,帶有為廟會聚集人氣,留住信眾以及為之助興的性質,后來逐步成為一種獨特的文化現象。廟會期間,除了有祭祀活動之外,還有花會表演、民間藝術表演和唱大戲(河北梆子)等文化娛樂活動,往往吸引大批的群眾參加,各行各業的商販也匯集于此售賣各種商品,猶如過節一般,熱鬧非凡。
2.1 鳳山廟會活動時間固定
鳳山關帝廟廟會的時間是每年的五月十三日,這一天是民間的“關老爺磨刀日”。傳說這天是關老爺單刀赴會之日,赴會之前要磨刀。所以說這一天一般都有雷聲,乃是關老爺的霍霍磨刀聲。磨刀要用水,所以這天往往要下雨。民謠唱道:“大旱不過五月十三。”所以鳳山關帝廟廟會活動既有祭祀內容,也寄托了勞動人民祈求風調雨順的美好愿望。
2.2 鳳山廟會歷史悠久、影響范圍大
河北豐寧滿族自治縣位于河北省北部,承德地區西部、地處張北高原好冀北山地、西靠張家口、東臨隆化、北接內蒙、南連北京,自古這里是重要的軍事要塞,更是北方少數民族與中原開展經濟、文化交流的必經之路。這里有通往蒙古的“驃騎通道”,有東道御史“按行之路”和“御道”為塞北古驛道交匯處,數百年來了絡繹不絕的商隊從她的腳下經過,清脆悅耳的駝鈴聲隨風飄蕩。
鳳山古鎮是塞外四大名鎮之一,鳳山關帝廟期間,除了承德周邊地區的百姓商販前來參加,還吸引了內蒙多倫、天津、北京等地的客商、戲班前來,數千甚至數萬之眾集中于一時一地,盛況空前,在塞北地區具有重大影響力。
雍正十年初年,豐寧建有鳳山、四岔口、塔黃旗、黃旗等六處關帝廟、乾隆年間建有戲樓十三處,到清末共有戲樓(臺)四十八處。史志記載:凡關帝廟“每歲春秋及五月十三日官為致祭,用貢銀四十兩”。說明關帝廟祭祀為官方組織的祭祀活動,有官方出資聘請戲班唱戲。
2.3 鳳山關帝廟廟會活動內容豐富
鳳山關帝廟廟會文化活動的形式和內容,雖然隨著時代的發展變化而變化,但仍然深深地打上傳統的烙印,其活動內容主要以傳統的民族民間藝術為主,包含:祭祀活動、文化活動、貿易交流、民俗活動等具有濃厚的傳統文化氣息和鮮明的地方特色。
1、鳳山關帝廟廟會的文化活動極具民族性和民俗性。廟會文化活動包含有:民間舞蹈竹板落子,滿族秧歌等;有獨具特色的民間歌謠滿族民歌,民間音樂吵子會;有強身健體的民間武術,黃旗武會、蒙丁演武;有古樸端莊的民間書畫剪紙,樺皮畫,字畫書法等;有精彩的戲曲表演,在關帝廟古戲樓上唱大戲(河北梆子、京劇等)。據鳳山戲樓壁文記載: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京都德勝和班來此演出。1908年光緒、慈禧兩大“國喪”期間禁戲禁樂,大批戲曲藝人為了謀生,由關內流入豐寧,如宏盛和班等,其中不乏當時的戲曲名家,豐寧戲曲活動出現興盛景象,充分體現了鳳山關帝廟廟會豐富的文化形式和很高的文化水平。
2、傳統商業繁榮。
廟會舉辦期間邀請著名戲班連唱數天大戲,百姓在觀看的同時也帶動了當地商業活動的發展,鳳山關帝廟廟會的主會場位于鳳山關帝廟前,商業分布區域包括:西到西營房街茶館胡同,東到聚元友街泰昌公浴,廟會商業區域綿延數里,客商眾多,人聲鼎沸。
廟會期間的商品交易多以小商品和特色小吃為主,傳統手工藝商品有:鳳山金銀器、多倫的銅壺、毛皮制品等;鳳山當地特色小吃:鳳山吊爐燒餅、鳳山千張等,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種民間自發的、歡樂喜慶的慶典集會形式。
2.4 影響的輻射性
廟會文化活動時間固定,歷史悠久,人員眾多,內容豐富,其影響力也較大,提升了鳳山古鎮影響力和知名度。鳳山關帝廟廟會興起年代久遠,活躍了鳳山三縣的商業、文化和民族的交流,對當時的塞北四大重鎮影響很大。影響區域包括鳳山及附近村鎮,隆化、灤平等地,更在塞北四大名鎮(鳳山、平泉、多倫(喇嘛廟)、承德)具有重大影響力,影響范圍輻射北京、天津、保定、內蒙和東北等地。
3 鳳山關帝廟廟會的重要價值
3.1 歷史價值
興起時間長,活躍了鳳山三縣的商業旅游,文化和民族的交流,對當時的塞北四大重鎮影響很大。
3.2 科學價值(藝術、技藝等)
廟會文化活動是群眾自發組織開展的文化娛樂活動,為民間藝術的展示、保護和傳承提供了良好的場所和平臺。鳳山廟會內容豐富,廟會中的一些民間的曲藝、傳統手工藝、鳳山特色小吃等得到很好展示。廟會是民間藝術大顯身手的最佳場所,這些很少在正規舞臺表演的民間舞蹈,民間絕技,民間曲藝,歌謠在廟會期間大放異彩,其存在的價值得到了人們的首肯。
3.3 文化價值
(1)獨特的歲時習俗。鳳山關帝廟廟會每年正月辦會,有燈會、有花會表演,通過民間社火狂歡,形成了鳳山當地春節花會習俗。(2)對關公崇拜的充分表達。由于清代統治者對關公的推崇,民間形成了對關公的宗教形式崇拜,表達了人們追求太平盛世,祈求風調雨順的美好愿望。(3)廟會是民間的文化活動組織,保留了眾多鳳山古鎮原生態的民間藝術。(4)保留了許多民間組織和商貿活動,而這是鄉土中國基本社會構成之一,帶動了當地周邊民族的文化商貿交流活動,促進了民族融合。
3.4 現實價值(經濟、商業開發等)
作為廟會文化活動主要內容的民間藝術,由于其古樸性和原始性的特點,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國內外人士前來觀賞,傳統的廟會文化活動已逐步成為旅游觀光的一個新亮點,倍受世人關注。許多地方都將廟會文化活動與開發旅游資源有機的結合起來,形成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良性循環局面。一些特色商品和名吃的開發和利用,可以帶來很大的經濟效益。
豐寧縣鳳山鎮自古以來就是中原與少數民族交流融合的歷史文化重鎮,鳳山關帝廟廟會在民族融合交往的背景下產生,是研究我國少數民族與漢族相互融合,共同發展的重要的民俗“化石”,我們有責任摸清它的內在聯系,研究它的發展規律,汲取精髓,傳承文化。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