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將會給人們的生活、工作和教育等帶來深遠影響。
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英文縮寫為AI,也稱機器智能,是一門交叉學科。廣義上講,人工智能是關于人造物的智能行為,而智能行為包括知覺、推理、學習、交流及在復雜環境中的行為(Nilsson,1998年)。
人力資源管理是基于實現組織和個人發展目標的需要,有效開發、合理利用并科學管理組織所擁有的人力資源過程。進入21世紀以來,在世界范圍內,社會經濟形態甚至社會結構形態正在或者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即從工業經濟和工業社會向知識經濟和知識社會轉變。企業通過人工智能,結合大數據算法,能夠幫助解決人力資源日常管理中存在的諸多問題,解決人的判斷基礎問題,淘汰重復性工作,使人力資源工作者更專注于人才培養、組織多元化、企業文化與時俱進等,給企業帶來巨大的增值。
如圖所示,是基于AI技術的人力資源信息化架構。可以看出,在目前使用的人力資源信息系統,如ERP、OA等系統應用層之上,結合大數據算法,分析用戶行為、行業數據、圖像數據、視頻語音數據等,從中發現某些規律。再利用AI技術,在圖像、語音、用戶、機器人等方面加以應用,最終形成HR(人力資源管理)用戶產品。
選—人員招聘。在人力資源業務中,招聘工作一直是個繁重而復雜的工作,需要人工篩選海量簡歷、發送面試通知、跟蹤記錄面試各個流程及結果,并且其中會摻雜很多人為因素,影響招聘的實際效果。利用人工智能HRtech(人力資源)技術,通過機器“深度學習”,從大量的簡歷中,篩選出符合用人需求的簡歷,結合需求單位崗位職能,進行人崗關聯匹配推薦;從簡歷中分析人員特質,挖掘人員潛在發展趨勢,形成人員評估表;對面試過程中,面試考官的表現進行評估,推薦優秀面試官,同時還可以通過語音機器人,進行語音面試等。通過人工智能技術,可將人員招聘過程公開化、透明化,并最大限度招聘到最優人才。
用—員工關懷、員工體驗。隨著時代發展,人才爭奪戰升溫,員工關懷、員工體驗成為爭奪并留住人才的核心。Steelcase以17個國家的12480名員工為樣本的研究結果表明,如果職工可以自主選擇工作地點和方式,員工在工作中的投入程度會增加88%,這一結論的重點在于如何給予員工選擇權。通過幾個簡單的問題,如:你在哪里工作最出色?你會去哪里完成工作?讓他們基于當前從事的工作自主決定要在哪里工作。同時創建敏捷績效,隨時隨地與員工進行溝通、隨時更新目標;對企業員工進行360°洞察、形成內外部人才畫像;提供個性化、智能化關懷體驗、對員工的潛能進行精確識別,全面提高員工對企業的主動貢獻度。
育—員工發展。敏捷方法通常用于軟件開發,指的是一種以人為核心,迭代、循序漸進的開發方法。在敏捷開發中,軟件項目被切分成多個子項目,各個子項目的成果都經過測試,具備集成和可運行的特征。簡言之,就是把一個大項目分為多個相互聯系,但也可獨立運行的小項目,并逐一擊破。使用敏捷方法培養員工,根據員工興趣愛好及潛能,進行課程個性化推薦、形成員工地圖;大力推進員工閱讀氛圍,對精華內容智能解析并且推薦閱讀,打造人才成長生態圈。

基于AI技術的人力資源信息化架構圖
留—離職預測。職場中,如何減少人員離職,找到離職原因并改進是根本解決辦法。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對職場因素,包括個體因素、組織因素、外部因素等進行分析,其中囊括了人員個體年齡、性別、績效、薪酬、企業文化、組織氛圍、工作壓力、外部市場工作機會、外部薪酬水平、市場熱度等。從這些因素出發,構建不同維度的結構化指標,如辦公環境、工作壓力、晉升輪崗、培訓學習、薪酬福利、個人發展等,并將這些指標定義為正相關或是負相關屬性。通過多元回歸模型、逐步回歸,理清影響因素并進行排序,從而為留住人才制定相應措施提供依據。
人工智能一直處于計算機技術的前沿,其研究的理論和發現在很大程度上將決定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方向。今天,已經有很多人工智能研究成果進入人力資源領域,隨著人工智能的發展與完善,企業最終只需要決定人類雇員的工作地點,任何工作都將由機器與人類雇員中的高效者來完成。
用人工智能技術提升人力資源管理水平
□ 王 亮
中國石化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