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朗普政府要放開海上及大陸油氣勘探開發,為中國油企提供了投資機遇。李曉東 供圖
中國油企應通過精選投資目標、選擇恰當的投資方式、完善企業經營管理、做好企業風險管控等措施,增強、提高對美投資的效果和效益。
從競選宣言到公布施政綱領,再到上臺后一個月推行的油氣政策可以看出,特朗普能源政策的核心是力主發展非化石能源,尤其是要振興美國石油工業。面對未來特朗普政策,中國石油企業面臨一系列對美投資的機遇和挑戰。
從特朗普正式上臺一個月出臺的一系列新政策可以看出,特朗普能源政策與奧巴馬時代政策相比發生了較大變化,其能源政策的核心是力主發展化石能源,尤其是要振興美國石油工業。
特朗普上臺后正一步步兌現其競選宣言和施政綱領中的承諾。其中,在油氣政策方面,上臺后一個月內連續出臺了兩項政策,先是于1月24日簽署行政命令,重啟備受爭議的“拱心石”XL輸油管道項目和達科他管道項目;后于2月1日廢除了美國證監會于2016年6月發布的一項要求在美國上市石油和礦業公司必須披露海外經營中向當地政府支付款項的規定。
未來,圍繞振興油氣工業,特朗普政府還將出臺一系列新政策,歸納起來主要涉及以下五個方面:
減少奧巴馬時期的油氣監管政策。特朗普在選戰中,曾保證將松綁75%的法規,并于1月30日簽署行政令,規定凡提出1項新法規,就應取消2項舊法規。最近,特朗普政府廢除美國證監會關于上市油氣公司海外經營中需披露向當地政府支付款項政策的做法,便是該項舉措的具體體現。這主要由于美國上市石油公司認為這項監管政策容易造成商業秘密泄露和增加運營費用。今后還將有更多的油氣監管政策被取消。
逐步廢除阻礙油氣工業發展的環保政策。這其中主要涉及三個方面的政策,包括降低環境保護署正在研究制定的關于油氣井壓裂過程中甲烷排放標準,重新修訂2015年頒布的“清潔水條例”和2016年制定的“溪水保護條例”,降低油氣鉆井作業的相關環保要求。
出臺進一步放開深水油氣勘探開發的政策。廢除奧巴馬政府時期關閉海上及大陸架油氣勘探開發的政策,進一步放開包括阿拉斯加,以及太平洋、大西洋和墨西哥灣深水區聯邦土地的勘探開發活動。
持續出臺支持油氣基礎設施建設的政策。近期,特朗普簽署命令,重啟“拱心石”XL輸油管道項目和達科他管道項目,因為他認為這些項目能夠增加大量就業,同時帶動鋼鐵行業發展。今后,將有更多奧巴馬時期因環保審查受阻的油氣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得到批復。
推出退出全球氣候行動計劃的政策。盡管奧巴馬政府于2016年4月簽署了《巴黎協定》,但特朗普多次明確表示將退出“巴黎協定”,停止美國對聯合國全球變暖計劃的支出。此外,特朗普上臺后,2016年美國環境保護署發布的旨在降低電廠碳排放的“清潔電力計劃”或將執行受阻,特朗普曾明確表示反對該計劃。
未來隨著特朗普振興美國油氣工業系列措施的實施,中國油企對美油氣投資將迎來更多的機會。特朗普油氣政策的核心是振興美國石油工業,美國油氣工業的發展需要大量投資,無疑吸引外國油氣投資將是特朗普政府的重要舉措。
首先,在油氣勘探開發領域,未來,特朗普要放開奧巴馬時期關閉的海上及大陸架油氣勘探開發,放開太平洋、大西洋及墨西哥灣深水區域的油氣開采,這些地區油氣開發難度更大、投資更高,需要更有財力的投資者參與,這為中國眾多融資能力較強、有轉型需求的上市公司在美拓展新業務提供了投資機遇。
其次,在油氣貿易領域,隨著美國油氣工業的振興,美國油氣產量將會大幅上升,屆時美國油氣產量結構性過剩現象將會進一步顯現,為將富余的石油天然氣銷售出去,美國國內油氣出口市場必將會進一步放開。在原油貿易領域,2015年9月美國就通過了取消原油出口禁令,美國開始出口少量凝析油,2016年美國LNG開始出口至歐洲、中東及亞洲的日本和韓國,未來將會有更多的美國油氣走向國際市場。同時,近兩年我國加快了油氣市場的開放步伐,逐步向更多的民營企業放開原油進口權和使用權,2016年已有近20家民營煉廠獲得進口原油使用權,同時多家民營企業獲得了原油進口權,他們利用低油價有利時機進口大量原油,未來將會有更多民營企業獲得原油進口和使用權資格,民營企業原油進口需求不斷上升。可見,特朗普治理下,中國民營企業從美國進口廉價原油面臨機遇。
再次,在天然氣貿易領域,隨著我國城鎮化步伐加快和綠色低碳發展要求的提高,中國LNG進口需求將逐步上升。2016年中國天然氣市場改革有了新進展,實行官網分離,允許向民營企業放開管道使用權,目前廣匯能源、北京燃氣等企業已與中國石油、中國石化管道企業簽訂了第三方準入協議。隨著管道準入的放開,更多民營企業進入LNG進口、銷售市場,未來民營企業LNG進口需求將會不斷上升。美國擁有豐富的頁巖氣資源,這也為中國民營企業進口天然氣提供了機遇。總之,特朗普能源政策下,中國油氣貿易公司將面臨更多機遇。
但是,近幾年美國企業利用反壟斷法、保護商業秘密法、國家安全法等法律工具屢向中國企業發難,致使中國企業在美投資遇阻現象頻發。如美國利用“雙反”作為手段,對中國鋼鐵、橡膠、輪胎、光伏產品征收高額稅收,使相關生產企業蒙受巨大損失。同時,中國企業在美并購流產事件頻現。據《金融時報》報道,2016年中國海外交易被取消的金額總數超過了750億美元,這其中價值約590億美元的10筆針對美國公司的并購交易被取消,相當于被取消總額的近80%。在特朗普“美國第一”的政策下,美國貿易保護主義將會進一步強化,中國企業在美投資環境并不會好轉,反而將會更加嚴峻。未來,美國會進一步利用反壟斷法、國家安全法審查中企在美的收購投資,以違反國家安全、形成行業壟斷為借口阻礙中企在美收購交易的完成;美國企業也會繼續利用知識產權保護法、保護商業秘密法等法律,以侵犯商業秘密、侵犯知識產權為借口向中國同行企業提起商業訴訟,阻礙中國在美企業開展相關業務。中國石油企業對美投資同樣將面臨著上述問題的挑戰。
當前,三大國有石油公司及部分民營企業都已在美開展油氣投資。其中,三大石油公司的油氣投資涉及勘探區塊購買、石化工程建設、原油貿易及科技研發等領域,寶莫股份和美都能源等民營企業主要投向美國頁巖油氣勘探區塊購買和運營。未來,將有更多中國民營企業進入美國油氣市場。特朗普政府下,中國石油企業應通過競選投資目標、選擇恰當的投資方式、加強在美企業管理、完善投資風險管控等措施,提高對美投資的效率和效益。
精選投資目標,做好盡職調查。在美收購投資過程中,選擇合適的目標至關重要。從實踐來看,在美收購目標為國家安全業務的企業、高科技企業、擁有敏感性技術的企業及投資額過大的企業時,往往會在并購審查中遇阻,而選擇那些瀕臨破產的企業則成功率較高。福耀玻璃在美國投資的成功與其接手了瀕臨破產的當地企業有重要關系。當前低油價下,大量的頁巖油氣生產商資不抵債,面臨破產,中國油企可將這類油氣公司作為重點投資目標。盡職調查,決定投資的成敗,大量項目因盡職調查環節過于草率,導致投資者巨幅虧損。盡職調查過程中既需要投資企業親自赴目標企業現場進行調查,也需要聘請美國專業律師及國際知名機構協助對目標企業進行調查。除此之外,國內石油企業還可以通過自身調查或者聘請各種中介公司、國際知名并購事務所,對被并購對象進行全方位的了解,包括被購企業的資產狀況、財務狀況、涉訴情況等。
選擇恰當的投資方式,提升投資成功率。合理的投資方式能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方面,建議我國石油企業在美油氣投資過程中應加強與美國大型石油公司的合作。特朗普上臺后實施的一系列政策,包括任命艾克森美孚前總裁蒂勒森為國務卿,重啟“拱心石”XL管道建設以降低煉化企業的生產成本,以及廢除SEC對雪佛龍、埃克森美孚等上市石油企業海外經營中需披露向當地政府支付款項的要求等,表明特朗普政府是徹底的美國大石油公司利益的代表,特朗普政府的一切油氣政策都是為美國大石油公司發展服務。為此,我國石油企業在對美油氣投資過程中,應善于借船出海,通過加強與美國大型石油公司的合作,減少投資過程中的阻礙,增強投資效果。另一方面,在美開展收購投資過程中,可采取漸進性的收購方式,先收購部分資產或業務,此后逐步實現完全控股;同時可采取縱向收購方式,先收購目標企業產業鏈中的一部分,此后再逐步實現全產業鏈收購。實踐證明,這些收購方式較直接全資收購目標企業成功率要高。
增強法律風險防范意識,提升企業應訴水平。美國是市場經濟較為發達的國家,法律制度較為完善、民眾法律意識普遍較強,適應美國投資環境,必須努力增強企業法律風險防范意識。為此,一是應加強企業法律管理體系建設,設置專門的法律事務管理人員處理相關事務。二是要加強員工的法律培訓,聘請有經驗的律師進行普法教育,促進員工法律意識的增強,日常經營中尤其要增強員工的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和涉密信息保護意識,防止發生知識產權侵權事件和涉密案件。三是要提升合同管理水平,做好合同的源頭管理和過程管理,簽約前,做好盡職調查,全面分析可能出現的法律問題,設計好條款,為經濟活動提供法律保障;快速解決履約過程中發現的異常情況。四是對于企業經營過程中遇到的外部訴訟案件,應積極應對。一方面應聘請專業的律師團參與應訴,另一方面盡量與起訴方實現庭外和解,避免漫長的訴訟拖累企業正常生產經營。

在美收購投資油氣項目過程中,選擇合適的目標至關重要。李曉東 供圖
努力提升企業社會形象,營造有利的外部環境 。獲得當地社會認可、贏得當地民眾支持是順利實施對美投資的必要條件。一是要積極承擔對美國承諾的財政投資,對美國社區、教育等保持一定比例的投資,從而獲得較好社會名譽。二是積極推動本土化運作,在人員聘用、物資采購等方面,同等條件下優先考慮使用美國當地人員或供應商,爭取得到美方支持。此外,還要注重輿情公關投資,通過雇傭美國較有影響力的政治人物游說政府、利用公共輿論網加強宣傳等方式,為企業在美投資創造寬松的外部環境。
加強風險預警機制建設,利用投資保險制度降低投資風險。特朗普政策下,美國內政外交政策不確定性增加,石油企業在美投資的風險增大。為此,應進一步加強風險預警機制建設,根據本企業具體情況,設立一套包括風險監測、風險識別、風險分析、風險相應在內的風險預警機制,根據不同的報警狀態采取相應的措施。企業還可通過投保海外投資保險,將投資風險降到較低程度。我國企業可投保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承保的海外投資保險,主要涉及四種險:征收、匯兌限制、戰爭及政治暴亂、政府違約。除此之外,我國石油企業還可向世界銀行的多變擔保機構投保,這也是有效降低政治風險的重要方式。
特朗普能源政策下中國油企對美投資策略
□ 張愛國
石勘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