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勤
中央在最近的一次會議上,提出在未來經濟發展中必須注意四個“把握”,即把握穩和進的關系,把握好平衡,把握好時機,把握好度。可以說,強調“度”的重要性是近年來在宏觀調控與微觀管理中日益引起關注的問題。因為當前經濟運行中出現的許多怪象和亂象,均和“度”有關系。
政策“適度”,而運作“失度”,導致市場“無度”,是產生經濟失衡和金融危機的重要原因。從某種意義上講,美國的金融危機正是因為未能把握好各種經濟成分發展的“度”所致。我們經歷的火爆房市和過山車般的股市,無一不是由于“度”的把握失控所造成的。所以,“把握好度”至關重要。
在經濟學層面,“度”不只是一個簡單的度量問題,也不是一個片面的范圍概念問題。“度”里含蘊著豐富的科學判斷、深刻的科學探索以及準確的政策決策。任何一個因素的欠缺都會導致對“度”的把握不當造成不可預知的影響。
所謂的“度”有“適度”“過度”“失度”之別。在房地產業發展中,應掌握土地供給量和房屋建設的“適度”;掌握上市公司入市的不“失度”,對證券市場的發展極其重要;而把握好貨幣發行的不“過度”,則直接影響金融市場的健康狀況。我們必須培養足夠的專業人才,潛心研究市場變化,隨時提出政策預測和風險預警,才能確保經濟的發展方向穩健安全,實現政策“適度”,掌控好發展“速度”、運作“進度”、項目落實的“廣度”和資金流動的“深度”。
“把握好度”還需要具有敏銳的洞察力和精準的控制力,特別是針對市場上那些時隱時現、忽明忽暗、時虛時實的市場環境要給予認真、細致的分析。目前我們面臨多種多樣的挑戰,尤其需要重視對各種“度”的把握。如同掌握汽車的方向盤一樣。
目前,共享經濟和互聯網經濟正火熱發展。人們已經開始感覺到有的產業發展的“度”逐漸突破邊界,向漫無邊際的廣度和深度推進。然而,好事一旦變得“無度”,則可能向其反面靠近。共享經濟的核心價值在于社會受眾的公平享用,而不是把自身的便利建立在犧牲其他人的利益之上,更不能通過損害其他人利益,讓自己的產業得到便宜。所以如何限制和把握其發展的“度,”對于保護大多數人的消費資源是極其重要的課題。
中國先輩教導說:“日中則移,月滿則虧。物盛則衰,天之常數也;進退、盈縮、變化,圣人之常道也。”這其中將“把握度”的精細微妙之處揭示得極其透徹,雖已歷兩千多年,但其理依然適用。▲
(作者是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
國際論壇版文章除社評外,均不代表本報觀點。歡迎讀者參與討論。電子信箱:taolun@globaltimes.com.cn
環球時報2017-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