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俊
廣東隊 一家獨大
7月15日在湖南常德開戰的全運龍舟大戰,采用12人和22人標準龍舟,設500米、200米、100米直道賽三個項目。3天激戰,12枚金牌各有歸屬,其中廣東隊成為最大贏家,狂攬10金。
在很多人印象中,群眾比賽的競爭性要比專業運動員小很多,但本次全運會的龍舟決賽非常激烈,水準相當高。拿女子22人龍舟200米直道決賽說,奪冠的廣東隊只比獲得亞軍的湖南隊快了0.206秒,勝負在毫厘之間。如此激烈的對決頻繁出現,本次全運會的龍舟決賽可謂精彩紛呈。
廣東隊是本次龍舟決賽的最大贏家。談到奪冠的秘訣,廣東隊多名隊員表示:“得益于我們廣東良好的龍舟傳統,以及隊員之間嫻熟和默契的配合。”這次全運會龍舟比賽禁止注冊運動員參賽,這就意味著廣東有很多隊員無法出賽。與其他很多地方隊一樣,廣東隊臨時從各地征招新人。
廣東隊教練潘廣德分析隊伍奪冠的原因時表示:“隊伍新組建兩個多月,雖然隊里也有老隊員,但更多是靠大家平時努力。龍舟不是個人項目,要靠齊心協力,取得好成績是所有人努力的結果。”
廣東隊是本次大賽平均年齡最大的隊伍,隊中年齡最大的選手今年已56歲了,但就是這支隊伍笑傲常德。
湖南隊 主場壓力大
因為是東道主,湖南龍舟隊此次全運會壓力非常大,隊員們都希望在父老鄉親面前奪取金牌。但天不遂愿,前兩日他們收獲了好幾個亞軍。尤其是在200米直道賽中,湖南拿下了男女22人以及女子12人200米直道賽3塊銀牌,金牌全屬于廣東隊。
沖金失利,湖南小伙們非常不服氣。他們說:“太生氣了,就差零點幾秒,想想就后悔,但凡槳頻再快再齊一點,結果就完全不一樣了。但結果已這樣,我們只能接受。我們和廣東的實力非常接近了,下次再比的話,要爭取改變結果。”
全運會的龍舟賽場雖然沒有大牌體育明星,但每個人都在為各自的夢想而戰,這樣的拼搏精神同樣動人。
吉林隊 有舍才有得
盡管廣東隊金牌數一騎絕塵,但男子12人龍舟500米、200米直道金牌被吉林隊奪走,廣東隊隊員也很不服氣,“吉林隊專攻12人小龍舟,22人大龍舟他們連決賽都進不來。我們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不做偏科生。”
對廣東隊的不服氣,吉林隊完全沒放在心上。吉林隊主教練告訴記者:“我們人力有限,只有我一個教練,不可能像廣東那樣在廣泛的群眾基礎上去選材,組隊訓練。我們都是一個學校的學生,最久的在隊里也不過四五年的時光,所以我們的策略就是抓小放大,畢竟有舍才有得嘛。”
吉林隊小伙子們全部來自北華大學,那里有著悠久的龍舟傳統。這支學生軍戰績顯赫,曾站上過亞洲冠軍的領獎臺,全運會冠軍是對他們輝煌戰績的另一種完美詮釋。
香港隊 與眾不同
在所有參賽隊中,香港龍舟隊比較特別。沒有比賽的時候,他們沒有像其他隊伍一樣席地而坐打打牌或聊家常,而是安靜地站著。
香港人對龍舟并不陌生,1976年香港就舉辦了第一屆龍舟邀請賽,1991年成立了龍舟協會。這次參加全運會,香港隊是從東莞麻涌的預賽中殺出來的。
通過多次和內地的龍舟隊伍比賽較量,香港龍舟隊的水平在不斷提升。香港隊員表示:“廣東隊能力很強,我們以前比過,這也激勵著我們要劃出更好的成績。香港劃的都是國際龍舟,內地多是傳統龍舟,跟我們劃的還是不太一樣,要稍微大一點。”
香港隊所有隊員中,18歲的黃朗格外安靜。他是個高中生,接觸龍舟得益于學校的龍舟社團,“學校龍舟社團還蠻強的,大概有近50人,組建兩支隊伍沒有問題”。
黃朗格介紹說,龍舟在香港越來越普及,雖然趕不上足球和籃球,但就水上項目講,龍舟首屈一指。年輕人喜歡那種集體作戰的感覺,用成語說就是同舟共濟,“那種感覺很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