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孝
冼東妹,一個柔中帶剛的名字,從事了柔道這項剛柔并濟的運動,她的職業生涯同樣是剛與柔的結合。2009年全運會,雖然不是她最輝煌的時刻,但我認為這真正詮釋出競技場上完整的冼東妹。那一年,已為人母的她毅然選擇第六次征戰全運會,獲得52公斤級冠軍,為運動員生涯畫上了完美的句號。
記憶中的冼東妹有一個鮮明的形象:走下賽場,她是偉大的冠軍,釋放最樸實的笑容;走進家庭,她是樸實的女性,展現偉大的母愛。兩種角色之間巨大的反差衍生出不可思議的和諧,使得冼東妹的柔道之路沒有留下遺憾,這是她令我著迷的地方。聚焦2009年全運會上的冼東妹,我體會到了更多。
我們都明白,職業運動員的競技歲月是短暫的。對一個女人來說,家庭與孩子又意味著太多。況且冼東妹已5次將全運會比賽的榮譽攬入懷中,雅典和北京兩屆奧運會金牌證明了一切。我沒有理由不相信,她在2009年的第六次出戰是為捍衛家鄉榮譽挺身而出,為中國柔道運動而戰。或許,又不僅如此。
在冼東妹的復出履歷中,人們經常會看到“響應號召”幾個字,但我覺得,2009年全運會平臺呼喊她的已不限于金牌榜排名與個人履歷濃墨重彩的一筆,而是一種體育精神的升華:最后一次站在這片競技的熱土上,再度經歷大風大浪,這一次不再為克敵制勝而吶喊,只為還原內心的那份平靜。
柔道,將對手摔倒在地,用窒息或扭脫關節等手段來制服對方,使它明顯區別于其他運動。或許,這項運動給人最大的視覺享受是通過凌厲的動作將對方兇狠摔倒在地。但2009年全運會賽場上,正是對冼東妹的關注使我對柔道產生了新的體會。柔道的最終目的不是俯視對手敗倒在自己腳下,而是兩人倚靠大地,身體貼著身體,心靠著心,讓對方的內心恢復平靜,同時也感受到自己內心的平靜。柔道以剛強的形式展現柔和的精神。眼前的冼東妹早已經歷了無數次激烈的扭打,看慣了對手扭曲的面容,似乎對方每一次激烈的心跳都深深印在自己的胸膛。我想,她真正感動的或許就是比賽最后時刻,用自己平緩下來的心跳來撫摸對方躁動的心。在我看來,那一刻才體現出最神圣的號召力。
無數次摔倒,無數次汗水混雜著眼淚,或許只有最后一次搏擊,才讓她完全靜下心來,不被獎牌牽絆。她梳理出最質樸的情懷,盡情擁抱對手,放逐心跳,感受平靜。遠離最后的賽場,帶著這一份空前寶貴的平靜,她終于可以全身心擁入家人的懷抱,親吻孩子的面龐,將胸前的金牌掛在孩子的脖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