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恩懷
摘 要:多模態課件演示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改變了傳統枯燥無味的閱讀教學模式,通過圖像、語言、聲音等多種手段,運用聽覺、視覺、觸覺等多種感覺,成為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把握作品、師生之間互動交流的有效手段,有利于達到追求最佳教學效果的目的。
關鍵詞:多模態課件;閱讀教學;恰當運用
一、引言
多模態課件演示課堂教學是指在教學設計過程中把包含兩種或兩種以上符號的系統資源,制作成課件供課堂教學演示的教學模式。多模態課件教學屬于多模態話語范疇,改變了采用單一方式進行單向傳播的傳統教法,集文字、圖像、聲音等于一體,具有信息量大、趣味性強等特點,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多渠道信息共同刺激學習者大腦皮層相應的功能區,比單一渠道信息引起的反應強烈,在發揮正效應條件下更利于個體對信息的加工和記憶,產生良好的學習效果。下面我以牛津高中英語Module 1 Unit 3 —Reading為例談談多模態教學在英語閱讀課中的恰當運用。
二、課例實錄與解讀
這是一篇以“Dying to be thin(渴望苗條)”為話題的閱讀文章,課型:閱讀課。課前教室里投影屏幕上播放著《健康歌》的MTV視頻,運動的畫面在呈現,歡快的節律在回蕩,同學們仿佛要踏著節拍扭動身體,營造了一個與本節課課題有關的氛圍,同學們產生了強烈的學習期待心理。當上課鈴聲響起,歌聲漸漸隱去……
T:Boys and girls: Now we are enjoying a popular song—《健康歌》. Everybody has a strong desire to be thin. In order to have a slim figure, we have to lose weight. How can we lose weight?Look at the four pictures and talk about the ways of losing weight.
設計1:呈現四幅有關減肥措施的圖畫,引入本課話題
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實踐中,教師往往興之所至,忘情于作品的講解,非常投入,而學生卻難以追隨老師的思緒,游離于教學內容之外,課堂成了老師的獨角戲。如果恰如其分地添加聽覺和視覺媒體,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本節閱讀課課題的引入運用了四幅減肥圖畫并配以一首《健康歌》作為背景音樂,非常自然地過渡到新的教學內容,沒有絲毫的嘩眾取寵之嫌,在老師創設的情境中引出本節課學生非常感興趣的主題,從而激發了學生閱讀的欲望和繼續探究的好奇心。
同學們此時就這四幅畫議論紛紛。稍作停頓后,教師適時展開啟發式提問:
T: Which do you think is the best way to lose weight?Why?...
Today we are going to learn a passage about talking pills to lose weight.
多模態教學中,單一播放幻燈片,學生易產生審美疲勞,而通過音樂背景的烘托渲染了課文的情境和氛圍,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引領學生進入作品的意境,再用圖片信息以更快捷、更簡便、更直觀的方式傳達給學生。因此,多模態課件應適當運用音樂和圖片,以聽覺和視覺的協調運用喚起學生對此話題的興趣。
設計2:呈現綱要性語言和表格PPT,進入文本閱讀
一個好的課件,首先制作者思路必須清晰,要把所講內容的綱目,用簡明扼要的語言歸納、概括,使學生清楚每本節課所講內容和所要達到的學習目標。特別是一些主干內容,僅憑老師口述,學生理解起來勢必困難,筆記也無從下手。如果板書,則耗時又耗力。課件中PPT的演示,能高屋建瓴地將知識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傳授給學生,很好地解決上述問題。學生可以一邊看PPT,一邊思考、理解,收效甚好。
設計3呈現配有英文解說的視頻短片,實現讀后升華
視頻以其生動、直觀、具體可感的特點,在多模態課件教學演示中應用非常廣泛,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對學習者的態度能產生積極的影響。筆者從網上采集了三位身材肥胖但光彩照人的名人影像資料,他們是香港藝人曾志偉、著名歌星韓紅、央視名嘴張悅,將其編輯成一個配有英文解說的視頻短片(short video),放映后及時設問:
Q: Which is more important, appearance or health?
學生們在熱烈地討論后深受感觸,此時,最后一張PPT呈現出來:
We cant choose the appearance,
but we can spread our smiles. Health is more important.
課堂上播放的這段視頻是本節閱讀課的高潮和點睛之處,生動詮釋了本節課的主題:“appearance and health”的關系,看完視頻,同學們爭相討論,他們結合各自的閱讀經驗和審美體會,對作品深入解讀,與同學和老師積極交流,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很好地完成對作品的理解和升華。而最后這張PPT采用彩色的藝術字體非常優美,老師領著全班同學齊聲誦讀屏幕上的這段文字,此時此刻學生們身心愉悅,情緒高漲,情感得到升華,本節課的認知目標、能力目標和情感目標順利達成。
三、反思
縱觀本節閱讀課的設計,采用“整體閱讀——分層閱讀——整體感受”的思路,教師恰當運用生動形象的視頻資料、音樂、圖片、表格以及富有啟發性的問題串式的綱要性語言PPT,創設了更多的閱讀情境,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參與性,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獲取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發散思維的能力等都有了提高(仇非,2008)。由此可見,多模態課件的恰當使用能有效激發學生閱讀的欲望,突破英語閱讀中學生難以獲取和處理信息這一難點,并能有效實現閱讀后的升華。
參考文獻:
[1]鳳凰出版傳媒集團.牛津高中英語(模塊一 高一上學期)(第2版)[M].南京:鳳凰出版傳媒集團/譯林出版社/牛津大學出版社,2005.
[2]仇非.淺談英語閱讀教學的策略[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08(5):31-32.
[3]徐昌和.多媒體技術在中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及誤區[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06(1):17-20.
[4]張征.多模態PPT演示教學與學生學習績效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外語,2010(3):54-58.
注:本文是江蘇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重點自籌課題“基于吸納學習的高中英語教學多模態話語研究”的成果之一,課題批準號為:B-b/2015/02/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