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潔 吳紺萍
摘 要:大學生是祖國未來的棟梁之才,然而這個時期的青少年正處于生理和心理發展旺盛而不穩定的特殊年齡階段,在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初步形成的校園生活中,由于各種壓力,很容易產生心理障礙或心理疾病。近年來因壓力導致大學生跳樓事件、因宿舍矛盾導致刺殺舍友事件、校園網絡貸款導致退學甚至自殺事件等層出不窮,其中很大部分是由于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出現問題,這已然成為當今社會、學校關注的一個焦點。在高校心理咨詢專業人員相對缺乏的情況下,高校輔導員對于維護大學生心理健康和促進心理成長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然而許多非心理學專業的輔導員在面對大學生層出不窮的心理問題的時候還是備感無力。本文將以普通地方院校為例,淺談作為高校輔導員,該如何在實際工作中正確認識心理健康教育,正確處理大學生的心理問題。
關鍵詞:高校輔導員;心理問題;引導
一、我校大學生目前心理狀況
大學生正處于青年時期,心理已基本成熟。他們大多數人的心理是健康的,心境開朗,能客觀地認識自我、有效地工作及學習,但是,由于社會環境快速變化和主觀原因等,部分大學生產生了諸多心理壓力,對學習、生活、擇業等出現了種種不適應,其中,一部分人出現心理障礙,不能正確而有效地處理學習、戀愛及人際關系等問題。為更好地了解我校大學生的心理狀況,了解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進行了一次簡單的調查問卷:
本次調查共有503人參加并且完成了問卷。
1.什么問題造成的壓力最大(本題為多選題),如圖所示:
由圖可知,等級考試和學校期末考試占的比例最多,各占26%和25%,其他問題造成的壓力占22%,獎學金和學生干部競選各占10%,加入黨組織問題占7%。由此可見,對大學生壓力最大的是考試,學習是大學生的主要目的,而考試是檢驗學習的標準,因此同學們覺得考試的壓力最大.評優評先、學生社團活動等也會造成一定壓力。
2.在對同學們是否遇到過心理問題的調查中,13.12%的同學經常受到心理問題困擾,偶爾遇到過的占70.78%,沒有遇到過的只占很小一部分,另有8.15%的同學從來沒有想過這個問題,即83.9%的同學都遇到過心理問題困擾。
通過對此次問卷調查分析,我們發現大部分高校大學生均有或多或少的心理問題存在,其中壓力來源主要為學習、學生工作、評優評先、就業等方面。由于大部分學生對心理問題的重視程度不夠,或因種種原因難以啟齒,拒絕尋求幫助,長期以往,釀成較嚴重的后果。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維護和促進他們的心理健康,作為高校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刻不容緩。
二、輔導員如何積極維護大學生的心理健康
大學生心理健康需要各方面的關懷和教育,家庭、學校、社會都應擔負起相應的責任。在校園內只靠學院努力也是不夠的,目前我校設立了一個校級心理咨詢中心,由專職老師負責專業的心理咨詢及解答;十八個二級學院各設立一個心理輔導站,主要由輔導員負責初步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作為非專業的“心理咨詢師”,為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工作,輔導員應從以下方面做工作:
1.加強心理健康教育,營造重視心理健康教育的氛圍。由于每個學院只有一名輔導員負責心理健康,面向的往往是上千學生。因此首先輔導員應該在學院范圍內營造一種氛圍:使學生能夠更好地接納自己,提高傾聽水平,而不是一味說教,讓學生能夠向自己傾訴,溝通的最高境界是:說到聽者想聽,聽到說者想說,而教育的效果以此為前提。其次輔導員要努力普及心理健康常識,提高學生意識,讓他們知道什么是心理問題,遇到心理問題要如何解決,了解大學生的心理特點,做好其心理壓力的調節和疏導工作。
2.未雨綢繆,重點排除,加強預警。輔導員應該通過班級心理委員等班委干部,以班級為單位建立心理預警網絡,在每個班級培訓一個心理健康信息員,讓這個學生能及時的反饋班級同學的心理狀況,在最短的時間內發現和干預心理有問題的學生,防止惡性事件的發生。同時,輔導員要掌握一些精神病癥狀學知識,具有初步鑒別精神病的能力,對不能處理的學生,應及時轉介學校心理咨詢中心專業咨詢師。
此外,輔導員需要將關注重點放在一些特定的學生身上:已表現出來不合群、無心向學、性格較為極端的學生等。這三類學生是心理問題高發群體,做好這三類學生的心理輔導工作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性格內向的學生往往不善于傾訴,壓抑自己的情緒,長期以往會累積較多負能量,找不到排解的出口;無心向學的同學長期逃課,或聽不懂課堂知識,在學業壓力下往往會造成掛科較多,無法畢業;性格極端的學生則以自我為中心,不能融入同學之中,無法適應校園生活。輔導員應重點關注這幾類學生,引導他們掌握人際溝通技巧,幫助他們提高信心,引導他們回歸到正常的生活學習中去。通過這些工作可以有效預防由心理問題引發的惡性事件的發生,如抑郁癥引起的自殺,精神病引起的傷害事件等。
大學生心理健康形勢越來越嚴峻,層出不窮的心理問題對高校輔導員提出了較大的挑戰:這些問題不是通過幾次談話和心理輔導就能解決的。輔導員必須加強自身心理知識的學習,加強警惕,在學生中開展廣泛的心理健康教育,才能更好地將學生的心理疾病扼殺在搖籃里,做到防患于未然,減少校園惡性事件的發生,更好地貫徹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貫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參考文獻:
[1]馬向真.關于高校輔導員參與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高校理論戰線,2003,2:40-42.
[2]陳建文,楊一平.高校輔導員如何勝任大學生心理輔導[J].高等教育研究,2008,8:8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