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京楠 季燎原
摘 要:高校學生社團在新的時期,在高校教學和管理中的重要性得到進一步的顯現。對很多高校管理者而言,如何保證學生社團更加健康的發展是實現高校的不斷成長和建設的重要一環。本文主要通過研究高校社團在新時期的管理模式,為高校學生社團能夠健康有序的發展提供促進作用,并推動高校的整體進步。
關鍵詞:高校;學生社團;管理模式
在新的時期,我國已經與國際接軌,國家也在大力的推動著高等教育的發展,因此高校社團管理及其質量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已經被很多高校管理者所注意到。但是,我國高校中的學生社團組織相較國外高校中的學生社團組織還存在著一段較大的差距,這個差距也督促著高校管理者們致力于將學生社團管理的效率和質量進一步提高。本文正是在這種情況下探究高校學生社團的管理模式,將學生社團的競爭力和生命力進一步提高,以達到推動高校發展的目的。
一、高校學生社團當前的管理模式中存在的問題
(一)存在學生管理能力不足的問題
在我國大部分高校中,學生社團主要采用的是由學生來自主的管理的模式,而絕大部分高校管理者并未注意到設立負責學生社團管理組織的必要性。雖然學生社團聯合管理會存在于一些高校中,但其一般只致力于校園文化的建設,不對學生社團產生監督管理的作用。這樣的情況下,高校學生社團就是由其社團的組織者或者建立者來實現對其的管理職能。但是學生社團的建立標準里并沒有對于管理能力的明確規定,也就是說,在負責社團管理的學生中,其管理能力也是完全不一樣,但是這種差異沒有辦法去評價。在此基礎上,一些組織結構松散,組織內部不協調,管理混亂的情況在一些高校學生社團中時有發生,這也使一些高校學生社團存在生命力薄弱等方面的問題。
(二)發展高校學生社團并沒有一個明確的方向
目前,一個非常嚴峻的問題正在高校學生社團中不斷顯露出來,也就是缺乏學社團發展的明確方向。因為前述的管理能力不足的問題,很多高校學生社團并不具有很好的發展潛力和競爭力。在學生社團進行換屆的過程中,一般都是由上任管理者在其社團成員中挑選自己認為符合要求的繼任者,但是這種方式并不能保證繼任者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質。最重要的上一任管理者的管理方法,對于社團的整體認知等方面都會很大程度上影響繼任者,這也就限制了學生社團管理者思維和意識,導致有建設性的意見不能夠產生,社團也只能保持原有的狀態,得不到發展,長期下去就意味著社團的競爭力是在不斷的下降的。
二、高校學生社團在新時期的管理模式
(一)將專業的教師搭配于社團之中
針對于高校學生社團中存在的種種問題,很對高校都采取了措施來改進這種狀態,并且將相應專業的教師搭配到相應的社團中,起到輔導和輔助的作用。但事實是,由于對于學生社團的管理工作并未得到教師,甚至高校管理者的重視,那些分配于社團中的教師并未充分發揮其實踐工作的職能,學生社團管理工作并不是其工作的重心。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這種搭配是具有其優越性的,其能夠將學生的統籌能力和管理能力不足的情況進行改善。具體的操作過程是,學生社團由高校分配一名與其專業有關的教師,教師的職責就是在社團中利用自身的管理能力和專業能力協助學生完成管理工作。需要注意的是,這樣的管理模式中,社團的管理主體依舊是學生,教師只需要起到輔導的作用即可,教師在工作中將相關的意見提供給學生,幫助學生社團處理危機。也就是說,學生依舊是高校學生社團的管理者,學生依舊負責整個社團的發展和日常運作,包括社團運營資金籌集等方面的工作。只有當社團的發展沒辦法被社團管理者所把握,需要借助其他方面的幫助時,教師的職責才能夠得到履行,為社團的發展貢獻自身的能力。只有在將學生社團中管理的模式的各個角色明確出來,學生的能力才能夠在社團的發展過程中不斷得到鍛煉,其相應的能力才能更好的在社團中發揮。
(二)部門和社團疊加的管理模式
目前,一種“社團+部門”的管理模式在各高校的學生社團中逐步的發展起來。這是一種將高校建設發展與學生社團發展統籌在一起的一個非常好的模式。這個“社團+部門”的模式主要是指使高校的學生社團組織結合與其相關的行政職能部門,達到有機的統一。也就是說,學生社團管理工作將成為高校行政職能部門自身工作的一部分。這些工作主要包含:成立學生社團及其相關的備案和審批工作,規劃學生社團的發展,學生社團活動的開展等方面的工作。這是一種共贏模式,實現了高校和學生社團的共同發展。首先,當學生社團中介入了高校的行政部門后,建立學生社團的要求也會隨便變得嚴格,這可以將那些虛假社團的情況得到有效的杜絕,將學生社團的質量進一步提高。其次,這種管理模式也適合高校用于學生社團致力于校園文化建設的加強管理。最后,學生社團在高校的大力支持下,其一些場地問題和經費問題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解決。這些都為學生社團能夠更好的發展,更順利的運作提供了有利的支持,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社團的競爭力。在進行“社團+部門”管理模式時,高校需要保證發放權力,保證社團能夠更加自由的成長和發展,同時在管理過程中需要更加注重學生的主體性和進取心,工作中教師應積極配合學生,培養學生素質,并重視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利用現代化工具,不斷發掘社團和學生的潛力。
總而言之,高校中校園生活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由高校學生社團來完成的,因此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需要高校管理提起足夠的重視。針對目前高校學生社團中存在的一些管理問題,各個管理者也在不斷的實踐中思考,很多好的管理意見被提出,運用到實踐中對高校社團的發展有很好的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1]羅琴.新時期高校學生社團管理模式研究[D].華中農業大學,2008.
[2]羅妍妍.新時期高校學生社團管理模式創新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0.
作者簡介:
第一作者:洪京楠(1997—),男,浙江省杭州人,學歷:本科在讀,就讀于于中國計量大學現代科技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