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鵬 宮萍
摘 要:本文對校園環境對大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發展的影響進行分析。首先,闡述了創新思維能力。其次,結合實際情況,查找校園環境給大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發展帶來的影響。最后,提出校園環境對大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發展的建議。
關鍵詞:校園環境;創新思維;能力發展
本文就創新思維能力入手,結合實際情況,查找校園環境給大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發展帶來的影響,并且提出校園環境對大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發展的建議。大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培養越來越受到我國的重視,校園則成為了培養優秀的創新人才的最佳途徑。
一、創新思維能力
什么是創新思維?為了提高大學生創新思維能力,我們首先需要準確的定位“創新思維”。創新是科學精神的精髓,創新要求一切從實際出發,正確把握客觀事物的本質和規律。打破思想守舊的禁錮,打破習慣勢力和傳統偏見的束縛,勇于探索,勇于開拓。創新對于我們當代大學生而言,就是要學會辯證的繼承,勇于提出自己的觀點,大膽的去喊出自己的聲音。“創新思維”是相對于傳統思想而言的,沒有受到現成思路的約束,尋求對問題全新的獨特的解決方法的思維過程。創新思維的過程是開發大腦的一種發散思維的過程。
二、校園環境給大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發展帶來的影響
1.對大學生創新意識培養重視不夠。
各高校幾乎忽視大學生的創新活動,認為創新沒有專業技術更加受用,因此,各高校都會將大學生們的學習觀、人才觀、教育觀、價值觀,都局限在專業理論知識的層次方面。除此之外,絕大多數的學校是以教師為主體的方式進行教學,這種沒有打破傳統思想的教育,已經不受用于當代的大學生們了,這使得大學生們的主體地位嚴重缺失。
2.高校創新教育機制滯后。
由于教育觀念和教育體制的制約,高校教學在課程設置、評價體系、人才選拔等方面都沒有形成以培養創新人才為中心的合理有效的機制。教材滯后、課程設置不合理,人文和科學脫離在某種程度上仍然存在。教育方法不適宜,教師往往將知識的傳授放在第一位,忽視了對大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3.缺乏有利于創新的校園環境。
我國大學生的校園學習氛圍幾乎可以說是與創新沒有什么太大的關系,就現狀來說,大學生們普遍會忙著各種各樣的外語等級考試,如:大學英語四、六級。甚至有些學校規定,不過四級不讓畢業。因此,這種現象很大程度的阻礙了我國當代大學生們的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同時也阻擋了創新性人才的成長。
三、校園環境對大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發展的建議
1.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
作為陪伴著大學生成長的校園來說,校園建設不可忽視,它是不僅是給予大學生們學習知識的環境,更是培養大學生精神與環境文化相互融合,對大學生的道德觀、價值觀以及良好的心態與行為產生影響。良好的校園文化環境會擁有使大學生們的精神愉悅,積極向上,奮發圖強,開拓創新的力量。這種校園文化氛圍,能夠有效的傳播各種各樣的信息,豐富大學生們的視野,激發大學生的求知欲,克服服傳統保守意識,克服心理壓抑感和自卑激發大學生的創造欲望,不斷提高認知水平,使之具有文明開放觀念,懂得交流與溝通,培養大學生的參與意識和能力。
2.校園內的創新思維能力培養課
教師是教育的主體,在創新教育體系中,教師的創造性教學應占主導地位。因此,在各高校需要配備有創新能力的“雙師”模式。不僅要將教師的專業教學課程進行培訓,更加要培養教師的創新教育理念,積極帶領大學生們參與社會實踐,培養自主創新型人才。
3.校園活動的創新增設
高等學校要開展創新教育,培養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高素質人才,就要在校園內構建和營造一個濃厚的創新文化氛圍,搭建創新教育平臺。
(1)社團活動積極辦。
在學校里,我們最常見的就是各種各樣的知識競賽,例如:百科知識競賽、安全知識大賽、校園文化知識大賽等,這些知識比賽是學校在知識方面的重視,除此之外,學校還應該開設大學生挑戰杯、大學生創新大賽等的創新思維類型的競賽,這樣可以帶動很大一部分大學生的創新能力,為學校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實用的、積極的校園科技創新環境。
(2)科技競賽不能少。
學校可以增設以創新為主體的社團,經常開展各種類型的創新講座,這樣不僅可以讓大學生了解創新的基本思路,更加可以培養大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這樣有意義又有意思的課外創新實踐活動,可以增加大學生對創新的積極性,增強大學生對創新的信心,提高大學生對創新的素質,活躍大學生對創新的氛圍,讓創新與生活一同進步。
4.創新思維能力培養方案的改革
學校不僅要重視專業課程的培養,更要注重創新能力與技術的培養。開展一些新課程,例如:創新設計思維、創新管理、創新心理學等,并且改革現有專業理論課和實踐教學課的課程內容,強化創新教育目標,充分做到將創新融入生活,融入教育。
5.評價體系的改革
學校應該以完整全面的評價系統,為主不僅僅對大學生的專業性的理論知識進行評價,也應該對大學生的各方面進行綜合、全面的評價。教師在課堂中,生活中,積極了解大學生的發展需求,以及各方面的潛力。正如一句老話說的好:“人無完人。”從逆向辯證的角度也可以理解為,沒有一事無成的人,也就是沒有連一項特長都沒有的人。
四、總結
國家對大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持有積極鼓勵的態度,因此,加強大學生的創新培養不可忽視,在未來的道路上能夠展翅高飛。本文通過從創新思維能力入手,結合實際情況,查找校園環境給大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發展帶來的影響,并且提出校園環境對大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發展的建議。
參考文獻:
[1]袁培,馮振業.論創新型人才培養過程中的大學校園環境[J].大連民族學院學報,2008,10(06):110-127.
[2]王輝.社會實踐活動與大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各界(科技與教育),2008,10(10):109-117.
[3]郭進京.高校教學管理制度改革與創新人才培養探討[J].天津城市建設學院學報,2008,09(03):78-90.
[4]景建民.論群體心理與大學生社團建設[J].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2008,10(01):261-275.
[5]陳士俊,張海波.論創造性思維及其培養[J].河北建筑科技學院學報(社科版),2005,11(04):78-92.
作者簡介:
楊鵬(1998.07—),男,遼寧人,遼寧科技學院學生,研究方向工程機械運用技術的相關領域。
宮萍(1980.10—),女,遼寧科技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政治學和思想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