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靜龍
[摘要]青年就業創業的一項重要舉措,旨在動員全團力量,遵循市場機制和社會公益活動的基本規則,依托各類企事業單位,建立共青團青年就業創業見習基地,為應屆大中專畢業生、已畢業未就業大中專畢業生、下崗失業青年和青年農民工等四類青年群體提供崗位見習機會。一年多來,各地見習基地頻繁涌現,見習崗位覆蓋全國,然而見習基地在大學生就業創業中發揮的實際作用及其運轉情況,有待進一步跟蹤調查及研究,探尋見習基地更好成為高校與企業的對接點,以切實有效地服務于大學生就業創業。
[關鍵詞]青年就業創業見習基地;服務就業創業;現狀;對策
1.當前青年就業創業見習基地建設現狀
1.1.就業創業見習基地積極促進了青年就業創業首先,是幫助青年積累工作經驗、提高就業創業能力。既要看到創業對就業的促進作用,也要看到就業經驗、技能的積累對創業的重要促進作用,工作經驗的積累是青年成功創業的重要條件。其次,是為企業搭建了選人用人的平臺。青年到企業參加見習,為企業提供了一個全方位了解見習人員的機會,可以幫助企業發現自己所需要的人才,滿足企業的擴張性需求。同時青年也可以充分地了解企業,增強對企業的認同感,有利于提高雙向選擇的成功率。再次,是廣泛動員社會資源,緩解就業壓力,營造關心、幫助青年就業創業的濃厚氛圍。共青團選擇就業創業具有普遍性的、共性的迫切問題作為服務青年的切入點,遵循市場機制和社會公益活動的基本規則,廣泛動員和爭取在各類企事業單位中建立“青年就業創業見習基地”,不僅為青年提供見習崗位,還體現了一種社會責任。
1.2.高校青年就業創業見習基地的建設及運轉現狀
建立方式主要依托高校資源與企事業單位共建基地。各高校團委開展建立見習基地工作是當前服務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的重要舉措,各高校通過校企合作單位、校友資源、社會實踐基地等“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建立見習基地,為畢業生提供就業見習和創業條件。
見習對象以高年級為主,利用寒暑假時間集中見習。見習基地建立的標準中提出“每年至少安排一期見習,每期一般為2至3個月,崗位數量不少于10個,見習工作崗位需具備一定的技術技能含量”。通常見習基地所提供的崗位是較為有限的,因此更為優先高年級,特別是畢業生年級,而且崗位競爭較為激烈,獲得見習機會的同學多以高年級中學業成績好、專業技能強,有一定就業競爭力的同學為主。并依據學校的教學安排,多在寒暑假進行,輔之以每周定期安排見習的方式進行開展。
見習崗位覆蓋面廣,與學生所學專業聯系較為緊密。高校大多圍繞本校的專業設置和培養人才的類型建立就業創業見習基地,因此針對性較強,學生在見習過程中對崗位的設置及操作性普遍感到滿意,認為見習期是有效的,切實為畢業生真正走向就業創業之路提供了實踐和鍛煉的機會。
見習基地運轉規范化,并具有時效性。見習基地的建立及運轉全過程有系列的規章制度及合同文本做保障,見習過程也實施緊密跟蹤,月報制度有力地對見習過程起到規范和監督作用,有利于加強學校與見習基地間的聯系和溝通,并實現了見習期的動態管理和過程控制。大學生的就業能力及職業素養在就業創業見習過程中得到培養和提高,創業意識和能力也在基地建設中得到指導和實踐,學生的創業意愿得以實施,創業成功率有提高。根據麥可思信息咨詢公司的研究表明,大學生群體中有創業意向的人數比例一直較高,而實際創業的人數偏低。
2007屆大學畢業生只有1.2%大學畢業生自主創業:2008屆為1%大學畢業生自主創業,211所院校占0.54%,非211所本科院校占0.73%;數量很少,成功率很低,這與大學生創業意識及能力不足,缺乏創業環境有直接的關系。2009年青年就業創業見習基地創建以來,大學生創業意愿明顯增強,創業團隊也紛紛涌現,并得到企業的關注與支持。依托就業創業見習基地有利于開展創業計劃競賽、創業典范宣講、創業指導師幫扶等創業服務及創業教育,為大學生自謀職業、自主創業提供了現實平臺和有力支撐,全面推進了創業促就業服務工作
2.加強就業創業見習基地實效性的對策
2.1應加大政府相關的政策支持力度。從以下幾方面作努力和探討:一是加大對建設基地重要性、雙贏性的宣傳,擴大其影響力,使得此項工作能夠得到廣大企事業單位的擁護、支持和落實。二是加強對建立就業創業見習基地的企事業單位的鼓勵和獎勵,在人力、財力、物力、政策支持方面優先傾斜。例如,建立就業創業見習基地基金,出臺對建立就業創業見習基地的企事業單位的稅收減免優惠政策,優先啟動涉及就業創業見習基地的政府資助科研項目并且提供快譬器毪一.速資助、連續扶持等。三是建立就業創業見習基地的統一信息化管理平臺,為建立就業創業見習基地工作提供方便、快速、高效的管理平臺,切實管理好這一項目化、基地化、長效化、專業化的社會實踐。
2.2企業應增加就業見習崗位數量。擴大受益面及就業幫扶力度。一是企事業單位應增加見習崗位數量,轉變觀念,真正把見習大學生納入到人才培養和用人需要的雙贏目標里,并且在錄取機制中側重對就業困難學生的幫扶,為確實有較少機會和途徑參加實習、就業競爭力較弱的同學提供就業培訓,提高就業能力,以更大幅度地促進大學生就業。二是加強見習基地培訓力度,讓學生切實長才干、收實效。重視對大學生的傳、幫、帶培養,有針對性地給予學生必要的指導、幫助和培訓,提供一些了解各崗位的機會,使他們積累有效的就業技能和見習經驗,更順利、清晰地就業、擇業。在見習崗位遵循勞動力市場的供給需求,在設置上體現一定的技術技能含量。共青團“青年就業創業見習基地”最直接的意義體現在對青年勞動力市場供求關系的完善上。因此見習基地的建設必須遵循市場經濟客觀規律,緊跟勞動力市場的供給需求,培養社會需要的人才,把就業創業見習基地對大學生的就業創業服務落到實處和可需之處。
2.3高校應緊密結合辦學特色找準基地和學生的共贏點,提早開展就業創業教育。培養人才的最終目標是實現充分就業,因此把就業教育納入到人才培養目標體系中及早開展,分步實施,有利于循序漸進提高學生就業創業意識及能力。加大創業教育力度,提早關注創業見習,重點實施培養,典型示范帶動。創業活動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時間和實踐,因此創業見習可以從低年級開始,對有創業意愿和基礎的學生采用重點培養方式,為學生的創業項目做長期規劃,提供全程的指導與跟蹤,提高創業活動的成功率,也為大學生創業提供了典范帶動作用,有利于促進大學生轉變唯就業觀念。
2.4作為見習主體的大學生應該加深對見習崗位的認識以及加強自身技能的儲備。見習崗位上大學生的素質直接關系到就業創業見習基地的建設成效。因此,在參加見習之前,學生應該具有與見識崗位相適應的知識儲備,防止因達不到崗位要求,在見習崗位上出現無技可施,不能勝任崗位的現象,而影響企業的工作進度,給見習單位帶來負面影響。另一方面,要清楚見習崗位的定位及意義,調整自己將見習等同于求職,要求工作穩定、待遇好的期望,腳踏實地從增強自身工作能力,提高職業素養,了解市場需求出發,在寶貴的見習機會中積累經驗取得實效。在就業創業見習過程中,求真務實、大膽嘗試,在優良政策環境下積極創業。
3.結束語
見習對象的選取在整個見習工作中至關重要。目前工作的見習對象涉及面過于狹窄,不利于開發高校學生的職業發展潛能,也使得高校的宣傳工作難以獲得突破。建議高校打破現有對于見習對象的工作理念,擴大見習對象的選取面,在考慮畢業生的職業發展需求時,也能兼顧其他中高年級學生的見習需求,本質上也提升了高校學生在畢業后的職業發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