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舜鴻
摘 要:教師管理屬于學校管理工作中的核心內容,做好教師管理工作既有利于提高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同時也可以提高學校的教學水平。只有充分地調動教師的工作積極性,才能夠使學校富有生機。然而,目前學校管理受市場經濟左右下、社會風氣影響下、信息技術高速發展下,學校在管理教師的過程中仍然存在著許多問題,基于此,文中針對教師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探討了如何對教師加強管理。
關鍵詞:學校教育;學校管理;教師管理
教師管理工作屬于學校教育工作中的一項主要內容。同時,教師管理也屬于學校組織、協調、布置和控制教師的教學和科研活動。它是學校管理者按照黨的教育方針和相應的標準,并且采取多種方法,有目的、有組織、有計劃地來管理教師的教學和科研活動,從而可以將學生培養成為適應時代發展的合格人才。由此可見,教師管理屬于學校管理工作中的核心任務。
1教師管理在學校管理中的作用和意義
人類社會的發展和進步以及經濟的振興與廣大勞動者素質的提高是息息相關的。因此,人們越來越重視教育事業的發展。要想做好教育工作是需要多方面工作共同參與的,其中,教師在教育工作的開展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特別是肩負著國民基礎教育使命的中小學教師。教師的重擔不僅與祖國未來的發展命運存在著密切的聯系,而且也決定著每一個學生的未來發展方向。
教師不僅在學校工作當中起著核心作用,而且也屬于發展教育事業的中堅力量。教師在教育的過程中扮演著組織者、領導者和教育者的角色,無論是在教育內容、方法以及組織教學活動的過程中,還是在學生的學習、鍛煉以及生理心理發展方面均起著主導作用。另外,教師還決定著學校是否能夠有效地完成培養人才的任務。因此,學校管理人員一定要千方百計的維護和鞏固教師的主體地位,明確教師應該具有的主導責任,提高教師發揮自身主導作用的能力。由此可見,教師管理屬于學校管理的重點任務之一,加強管理教師隊伍,既能夠提高教師的素質,同時也可以提高教育工作的效率。
教師編制與教師結構屬于教師管理中的主要內容。了解教師編制與教師結構的規律,不僅有利于教師的培養、任用、調整和補充工作的開展,而且也可以將教師的聰明才智與群體優勢發揮出來,由此可見,加強教師管理能夠進一步優化教師隊伍的結構。
2教師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2.1部分教師在市場經濟的改革形勢下職業道德出現了缺失的現象
現階段,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構建,不僅使人們的思想觀念和生活方式發生了較大的改變,而且也對人們的“三觀”造成了一些負面影響。比方說,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和金錢至上的思想觀念在腐蝕著人們的靈魂。基于此,教師當中存在著收受學生家長的財物、收取補課費以及利用業余時間去推銷商品而獲取利潤的不良行為。另外,有些教師缺乏敬業精神,思想出現渙散,然而,一些領導只重視抓業務工作,卻忽視了思想和道德管理方面的工作。
2.2教師的學歷結構偏低,文化素質仍需提高
學歷結構能夠反映出一所學校教師接受教育的正規程度、知識水準、學術水平與教學質量。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新知識開始逐漸涌現,并且書本知識得到了不斷的更新。因此,學生們的求知欲變得越來越強,知識面需要不斷拓寬。基于此,教師僅僅依靠自身在學校所學到的知識遠遠滿足不了學生的需求。然而,部分教師安于現狀,不具有較強的上進心,并且我國教師隊伍的學歷結構同發達國家相比仍然偏低,由此可見,必須進一步提高教師的文化素質。
2.3部分領導者自身素質較低,對教師管理工作產生不利影響
在開展學校工作的過程中,學校領導者和教師之間往往會出現一些不和諧的情況,從而不利于教師管理工作的正常開展。主要體現如下:首先,由于領導者對個別教師存在成見或者是偏見,因此,在布置工作的過程中較易從主觀意識出發,做不到一視同仁,這勢必會導致領導者和教師之間出現隔閡或者是矛盾。其次,部分領導者貪圖一己之私,任人唯親,因人設崗,這會導致教師間的心理存在不平衡的現象,從而打消了其工作積極性。再次,獎懲措施,就廣大教職工而言,獎懲屬于一個比較敏感的問題。然而,有些領導者卻未能做到公平處理,因此,導致兩者之間產生了不良的人際關系。最后,個別領導者未能正視教職工所提出的的批評和建議;缺乏領導風范和容人的氣度;唯我是從,并且利用權力來壓制教師;另外,一些領導對本身的言談舉止也未能做到加以注意,從而嚴重的破壞了自身的整體形象,使教職工對其望而生畏。
3教師管理的方法
3.1加強重視教師的思想管理工作
首先,應該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根本宗旨,本著集體主義原則來開展職業道德教育,從而使教師的政治素質與業務水平得到提高,培養教師熱衷于黨的教育事業、關愛學生、教書育人、大公無私的美德。其次,加強培養與提高教師的職業責任;在家庭教育中起到指導作用,為學生家長負責;團結一致,對教師集體負責;行為規范,對社會負責。
3.2領導以身作則
一般來講,“身教”要比“言傳”發揮的作用大一些,其身正,不令而行;一味的說教,不如樹立起好的榜樣,這屬于教師管理的重點所在。要想做好教師管理工作,領導一定要在思想政治覺悟、工作作風、態度、紀律制度、待人接物、生活習慣、學習興趣以及性格特征方面嚴于律己,起到表率的作用。要求教師應該做到的自身必須要先做到,領導所起到的表率作用主要體現在“身教”重于“言教”和無聲勝有聲的指令。
3.3全面了解教師心理,化弊為利
作為學校的領導不僅要對學生的心理進行研究,而且也需要對教師的心理進行研究,按照特定的時空環境,取長補短,將消極因素轉化為積極因素。如果教師對自身的努力成果無法形成積極的感受,長時間看不見自身的成績,就比較容易產生失落和失望的情緒,從而打消了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學校領導必須千方百計提高教師的參與意識,建立符合教師實際情況的目標,引導教師學會進行正確的對比,善于從生活當中的各個角度去挖掘自身的長處與優點,把自身所從事的工作當成一項事業來做,而不只是一種職業,并且必須在工作的過程中充滿激情和信心。
3.4嚴格要求教師并給予其熱情幫助
采取“科學+感情”的關系管理方法,完善制度約束力(重點突出“嚴”字);健全考核評比方法(重點突出“考”字);執行全員聘任制度(重點突出“活”字),在硬件管理方面盡量做到科學公平,在軟件管理方面加大感情投資;了解、尊重、關懷、支持,并且為教師辦實事、辦好事,將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到他們的內心深處,政治方面力求做到平等公正,作風上民主公平,業務上協助支持,思想上交流協調,精神上活潑生動,從而構建一個寧靜祥和、拼搏進取的和諧校園環境。
3.5提倡民主,依靠教師全心全意辦好學校
通常情況下,在開展學校管理工作的過程中,針對教師所提出的意見和問題,學校能采納或解決的就盡量采納或予以解決,如果無法加以解決就應該及時給予解釋說明。這樣教師會感到自己所提出的意見被受到了尊重。從而促使教師敢于和善于說真話,有利于大家形成一致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學校中各種規章制度的制定,通過教師自己“立法”,自己“守法”,變“要我做”為“我要做”。校領導應該全心全意信任教師、依靠教師,尊重教師的人格、工作和需要,同教職工共同商議學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經常同他們交心和談心,使教師和領導之間形成一種朋友關系,從而可以促進教師積極配合好領導共同開展學校管理工作。
3.6提高領導者素質,重視工作方法的運用
由于提高領導者的素質有利于提高學校管理工作的水平,因此,應該建立一支可以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事業心較強、工作認真踏實和業務熟練的學校領導班子。同時,一定要加強重視校領導班子的團結,班子的團結既屬于學校工作的主線,同時也屬于辦好一所學校的關鍵所在。在實際的工作過程中,只有這樣才可以實現互相支持、尊重和配合,從而有利于最大限度的提高工作效率。另外,還需要加強改善領導作風,注意工作方法的運用。并且校領導要經常聽課和進行課堂調研,深入教學一線。只有全面了解和熟悉業務,才可以較好的領導業務,只有在一線指揮戰斗中穩扎落實,才有利于帶動所有教師群策群力,從而完成學校的管理工作。
4結束語
綜上所述,教師作為學校工作的主體,在學生發展和進步的過程中起著引導作用。教師自身素質的高低對學校的教育情況和學生的質量都會產生直接的影響,因此,為了更好的開展學校管理工作,一定要加強重視教師隊伍的建設和管理。做好教師管理工作,可以規范教師的行為,從而有利于培養出一批具有高素質的現代化合格人才。
參考文獻:
[1]楊華.鄉鎮小學教師職業倦怠與教師專業管理的相關研究[D].延邊大學,2014.
[2]李紅.S市職業中專教師職業倦怠情況調查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4.
[3]高小芳.教師專業發展視域下的中學教師管理策略研究[D].黃岡師范學院,2015.
[4]蔡月桂.中學教師自我管理能力的現狀及培養對策研究[D].閩南師范大學,2016.
[5]姚秋蘭.中小學學校治理中的教師參與問題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