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金鳳 潘會琴
“三性”是指課堂教學模式的理念和實施原則:探究性、合作性、開放性?!叭伞笔侵刚n堂教學模式操作流程的三個環(huán)節(jié),具體包括個體預習生成、小組質(zhì)疑合成、檢測反饋達成?!叭匀伞苯虒W模式的基本特征是探究合作學習,教學本質(zhì)是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凇叭匀伞苯虒W模式的特征和教學本質(zhì)的認識,我努力讓被動沉悶的課堂煥發(fā)出生機,讓“沉悶的大多數(shù)”成為課堂的主角,讓封閉的課堂成為師生心靈碰撞、智慧升華的磁場。
一、用“三性三成”教學模式的理念創(chuàng)生課堂
特級教師竇桂梅認為,教育不在于告訴學生一個真理,而在于教會學生怎樣去發(fā)現(xiàn)真理。沒有懷疑和批判的思想就沒有創(chuàng)造。因此,我在教學實踐中,遵循“三性三成”的原則,用“互動探究——精講點撥——矯正反饋——遷移運用”的方法,在互動探究中認真進行課堂觀察,發(fā)現(xiàn)學生的學習困惑和疑點以及奇特的想法;在精講點撥時,針對教學的重難點,注重知識的要點,突出解題思路和解題方法的引導;在矯正反饋中,把握矯正的層次和難度,注重“雙基”的矯正反饋和三維教學目標的達成;在遷移運用中,及時鞏固學習知識,拓展知識,讓學生形成相關(guān)技能,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
二、用“三性三成”教學模式的要求鮮活課堂
“三性三成”教學模式要求課堂教學問題有“懸念”,思維有“碰撞”,探究有“挑戰(zhàn)”。同時要求教師導“趣”、導“疑”、導“思”、導“創(chuàng)”。我在教學過程中有意給學生“懸點”“疑點”和“碰點”,并有意設問題的“趣”,設問題的“難”,設思維的“坎”,努力營造一個開放的探究空間,釋放學生的學習潛能,讓學生充分感悟交流,挑戰(zhàn)思維和個性。新課程強調(diào)自主、合作、探究學習,而“三性三成”教學模式與新課程理念一脈相承。在實施“三性三成”教學模式中,為促進學生的全員參與,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確保學習小組活動的正常、有序開展,使之發(fā)揮高的效能,根據(jù)本班級的實際情況,劃分學習互助小組,并要求同組異質(zhì),異組同質(zhì),即每個學習互助小組都必須由好、中、弱三類學生組成,組長必須是成績、能力最強的。為激發(fā)學生參與學習的熱情,我制定了《組內(nèi)公約》和《課堂考核評比和記載的辦法》,對學生的平時課堂表現(xiàn)進行量化打分,并將結(jié)果載入學生的“成長記錄檔案”。
三、用“三性三成”教學模式要求的導學案激活課堂
在編寫導學案時,注重體現(xiàn)生生之間、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其中點評是很好的互動方式。在每一節(jié)課上我都精心設計教學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使得教師點評和生生互評都盡可能使用激勵性的手段來做好評價,表揚優(yōu)點,委婉指出不足,為每個學生創(chuàng)設“想說、敢說、能說、會說”的安全心理環(huán)境。在設計導學案時,我都留有一定的空白,指導學生對本課時學習內(nèi)容、學習活動進行總結(jié)回顧。
對于教師來講,反思是教師專業(yè)化成長的重要途徑。就高效課堂下的導學案設計而言,我也從以下四個方面著手來反思自己的教學:是否對教材進行了創(chuàng)造性的使用?教學中是否有非常精彩的環(huán)節(jié)?學生是否有獨到的見解?導學案設計是否有不足之處?評價不能是為了評價而評價,評價就是要喚醒學生的主體意識、主動意識、創(chuàng)造意識,使每一位學生實現(xiàn)全面發(fā)展、自由發(fā)展、個性發(fā)展。
四、用“三性三成”教學模式的要求溫暖課堂
小學四年級正是學習的過渡時期,在教學中,我組織分層教學,因材施教,既關(guān)注優(yōu)等生、中等生,又不忽視每一位學困生;既充分考慮接受能力強的學生“吃不飽”,又要充分考慮接受能力差的學生“吃不了”。不僅充分尊重了個體間的差異,還充分發(fā)揮了個體中所蘊涵的巨大的學習潛力,努力讓每一個學生在自己的基礎上獲得發(fā)展。教學實踐中,我對后進生給予特別的關(guān)注與關(guān)愛,首先給他們訂出適當?shù)膶W習目標,讓他們“跳一跳就夠得著”。其次是對他們采取個別輔導,讓他們不僅覺得自己有希望,而且能嘗到成功的滋味??吹剿麄冊趯W習中取得一點點成績的時候,就及時給予表揚,讓他們覺得老師并沒有放棄他們,也讓他們贏得自尊。
“三性三成”的教學模式的初步嘗試,取得了一點預期的效果,但更多的是從中得到了不少啟示。一是教師要有開放的教學心態(tài)。小學生的天性都是好動的,他們喜歡“玩”,有時候不防讓學生也“玩一玩”數(shù)學。因此教學中要給學生探究合作學習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在“做中學”“學中做”,這樣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二是教師要以身作則,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一定要先做好表率。三是沒有教不會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我們要做一名令學生喜歡的老師,學生只有喜歡你才會愿意學這門學科。差異存在我們的身邊,坐在一個班級里的學生,或多或少都存在著差異。作為老師,必須首先承認這種差異,承認個體之間的差距,把學生都看成一個個活生生、有血有肉、有待進步的個體,這是做好教育的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