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娟
一、以“和”為貴,鑄就大學生集體主義的價值觀念。“和”理念在中國傳統社會中最樸實的寫照就是“和睦”。“和睦”的理念滲透到民族心理素質中,成為維系人與人、家與家、國與國關系的精神支柱和處事習慣,成為一種風俗傳統和行為美德。在當代中國,堅持集體主義價值觀,也就守護了中國傳統的“和”精神。既要在家庭內部成員親情培養的過程中形成共同尊重、相親相愛、和睦禮讓的行為美德,又要在社會群體交往中以陽光心態看待他人,從積極的態度肯定他人、尊重他人,在群體之間傳遞友愛信息,并予以相互幫助。最終將“小家”的“和睦”整體思想引申至國家乃至全社會,形成“大家”的“和諧”集體觀念。
二、以“德”為根,厚植大學生崇德向善的價值追求。“德性”之于人類,是人性存在之根基。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具體而言,可以開設《中華歷史名人家風解讀》《中華優秀家風漫談》等選修課程,讓學生從課程學習中了解優秀家風的價值內涵;開展當代模范家庭家風宣講會、學生家長家風分享座談會以及以家風文化為主題的校園文化節、主題班會、征文賽、辯論賽、演講賽等,讓學生在實踐中體會優秀家風的價值意義。
三、以“規”為鑒,強化大學生道德自律的行為養成。家規的傳承與塑造承接著大學校園里的舍風、班風、校風。學生日常生活的宿舍承擔了“家”的角色,家風家規的傳承與建設能推動舍風的培育與養成。宿舍文化是大學校園文化的重要內容之一,是大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重要陣地。我們要把家庭環境中所浸潤出來的向上向善的價值理念和行為規范延伸到大學宿舍,形成互幫互助、相互鼓勵、寬容相待的優良舍風,使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真正做到落實、落小、落細,貼近生活、貼近實際、貼近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