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紅
數學是一門邏輯性強,抽象程度高,有嚴密系統性的科學,客觀上要求按教學規律辦事,即結合學生實際,遵循漸進和可接受性原則。分層教學是一種面向全體因材施教的教學模式,它強調了“教師的教要適應學生的學,學生是有個性差異的,不能以犧牲一部分人的發展來換取另一部分人的發展”,而是做到“因材施教,分層提高,讓尖子冒出來,使多數邁大步,叫后進生不落伍,達到班級整體優化”。它的核心是面向全體學生,正視學生的個體差異,針對學生“最近的發展區”,實行分層推進教學。下面就教改過程中的探索與思考,談一點自己的粗淺意見。
一、分層教學實施的指導思想及原則
分層次教學的主體是班級教學為主,按層次教學為輔,層次分得好壞直接影響到“分層次教學”的成功與否。其指導思想是變傳統的應試教育為素質教育,是成績差異的分層,而不是人格的分層。為了不給差生增加心理負擔,必須做好分層前的思想工作,了解學生的心理特點,講情道理:學習成績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分層次教學的目的不是人為地制造等級,而是采用不同的方法幫助他們提高學習成績,讓不同成績的學生最大限度地發揮他們的潛力,以逐步縮小差距,達到班級整體優化。
在對學生進行分層要堅持尊重學生,師生磋商,動態分層的原則。應該向學生宣布分層方案的設計,講清分層的目的和意義,以統一師生認識;指導每位學生實事求是地估計自己,通過學生自我評估,完全由學生自己自愿選擇適應自己的層次;最后,教師根據學生自愿選擇的情況進行合理性分析,若有必要,在征得學生同意的基礎上作個別調整之后,公布分層結果。這樣使部分學生既分到了合適的層次上,又保留了“臉面”,自尊心也不至于受到傷害,也提高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二、學生分層
我們實施的數學分層教學并不僅僅局限于班內分層,而是打破行政班的限制,跨越班級教學模式進行分層教學。我們每三個班分成一個實驗組,每個組將學生分成三層:提高層為C層、中間層為B層、基礎層為A層,各層自成一個教學班。三個層次的學生同時在指定的不同教室上數學課。
層次的劃分是堅持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能根據自身的學習成績和自我能力評價形成對問題的認識和制定解決問題的方案,采用學生自報與教師考查相結合,最重要的是讓每個學生都能擺脫不必要的心理負擔,舒心樂意地到相應的層次里,只有這樣才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且要在學完一個單元之后,根據學生學習成績的升降,進行合理調整。
三、教學目標層次化
按教學大綱的要求,根據教材特點,從各類學生實際出發,使教學目標層次化,即分為所有學生都能達到的“基本要求”,多數學生經努力后可以達到的“中等層次”,對少數學生學有余力可以達到的“較高層次”。具體來說就是:對后進生只要求學會最基本最主要的知識,對中等生要在“熟”上下功夫,注意發展分析綜合能力。而對優等生要求深刻理解,靈活運用,啟迪思維,培養創造思維能力。例如在初二代數因式分解中,對后進生要求掌握用四種基本方法分解因式,對中等生要求熟練選擇并綜合運用四種基本方法,對優等生補充換元法,配方法和待定系數法,使后進生不會因太難而厭、怕學。也使優等生“吃得好”、“吃得飽”。同時也要讓學生清楚地認識到下一步的目標是什么,使目標意識與學生興趣、意志結合起來,形成學生盡心竭力、自覺學習的心理。
分層教學就是要讓學生清楚自己的數學學習狀況,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各層教師根據學生的不同狀況施以不同的教學方式,讓不同的學生在數學學習上得到不同的、且與其基礎相適應的教育,獲得相同的發展權利,讓每個同學都有進步。對A層學生突出了個“扶”字,讓他們學會學數學,對數學學習充滿信心;對B層學生突出一個“推”字,推他一把,讓他在數學學習上盡快上路;對C層學生突出一個“激”字,激勵他們努力探索和研究數學問題,培養創新意識。
四、教學過程層次化
在設計教學中注意傾斜度。開始“小步子、慢速度“有助于后進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然后逐步放開,增加一些綜合性、靈活性的問題。最后鼓勵學生自己提出問題,通過討論解決。例如在講“等腰三角形性質”時,由猜想開始通過學生自己動手剪、裁、疊合總結出等腰三角形的性質。這一部分讓后進生來完成,既提高了他們的學習興趣又加深了他們對等腰三角形性質的理解和掌握。對于性質的分析和證明由中等生來完成可以鞏固他們以前的知識和培養他們把新舊知識結合起來綜合運用能力。對于輔助線的添加和用其他方法進行證明由優等生獨立發現完成,讓他們在發現中領略到數學的方法美,提高他們的發散思維能力。這樣使各類學生都參與了教學,在參與定理的發現、推導、證明活動中敢于面對困難,通過不斷探索、解決問題的新途徑去克服困難,培養學生頑強的學習毅力,勇于開拓、不斷創新的品質。
五、作業布置層次化
作業能及時反饋不同層次學生所掌握知識的情況,能反映一堂課的教學效果,又能達到初步鞏固知識的目的。因此,作業應該多層次設計,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不同題量、不同難度的作業,供不同層次學生選擇,題型應由易到難成階梯形。
總之,分層教學有助于學生的心理成熟。由于分層教學將學生分若干層次,因此學生間的學習自然形成了競爭,學習的升降,各層次的轉變,對學生的心理造成了一定沖擊,教師應當正確引導,使之有一個健康的心理,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為適應社會的需要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