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學仟++++++趙旭++++++陳慶博++++++余長江++++++程玉
[摘要] 目的 探究與分析心理護理對經蝶垂體瘤手術患者負性情緒及依從性的影響。 方法 選取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90例經蝶垂體瘤手術患者,采取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常規護理組與心理護理組,每組各45例。對比兩組負性情緒、依從性、護理滿意度及不良反應。 結果 與護理前相比,兩組護理后焦慮自評量表(SAS)及抑郁自評量表(SDS)評分均降低,心理護理組比常規護理組改善更加顯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與常規護理組相比,心理護理組治療依從性好、護理滿意度較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兩組意識障礙、腦脊液鼻漏、尿崩癥、垂體功能降低總發生率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 結論 對經蝶垂體瘤手術患者實施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加用心理護理能夠明顯緩解患者負性情緒、提高治療的依從性及患者滿意度,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
[關鍵詞] 心理護理;經蝶垂體瘤手術;負性情緒;依從性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7210(2017)06(a)-0163-04
Influence on negative emotions and adherence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for the patients with pituitary adenoma after trans-sphenoid operation
JIA Xueqian1 ZHAO Xu1 CHEN Qingbo1 YU Changjiang2 CHENG Yu1
1.The Second Ward, Department of Neurosurgery,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 Heilongjiang Province, Harbin 150001, China; 2.The First Ward, Department of Neurosurgery, the Fourth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 Heilongjiang Province, Harbin 15000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and analyze the influence about negative emotions and adherence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for the patients with pituitary adenoma after trans-sphenoid operation. Methods From October 2014 to October 2016, 90 cases with pituitary adenoma after trans-sphenoid operation treated in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 were selected. All the patients divided into routine nursing and psychological care group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with 45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negative emotions, compliance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and adverse reaction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SAS and SDS scores of two groups were decreased after nursing, and the effects of the psychological care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routine nursing group,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5). The treatment adherence, nursing satisfaction in the psychological nursing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routine nursing group,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5). The overall incidence of disturbance of consciousness, cerebrospinal fluid leak, diabetes insipidus and decreased pituitary function of two groups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based on the routine nursing for the patients with pituitary adenoma after trans-sphenoid operation can obviously alleviate patients' negative mood, improve the treatment compliance and patient satisfaction and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Key words] Psychological care; Trans-sphenoid operation; Negative emotions; Compliance
垂體瘤作為顱內發病率第三高的顱內腫瘤,以青壯年為主要發病人群,對患者的正常生長發育及日常生活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響[1]。目前針對垂體瘤的治療多以手術治療為主,雖可取得一定的效果,但在治療期間易為患者造成生理及心理上的負擔[2]。以往臨床工作中采用的常規護理僅能滿足患者的一般需求,但無法消除患者心理上的陰影以及負性情緒。現本文針對收治的90例經蝶垂體瘤手術患者分別給予常規護理與常規護理+心理護理,可見后者能夠明顯改善患者的負性情緒,提高治療的依從性,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以下簡稱“我院”)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90例經蝶垂體瘤手術患者,全部患者行垂體MRI、蝶竇CT、視力及視野檢查后確診,術后病理證實,具有經蝶切除適應證;排除合并嚴重心肺肝腎功能障礙者、傳染性疾病者、糖尿病、其他腦部疾病、認知功能障礙者。將患者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常規護理組與心理護理組,每組各45例。常規護理組中,男25例,女20例,年齡為34~46歲,平均(40.2±2.5)歲,腫瘤直徑為1~4 cm,平均(2.5±0.4)cm。心理護理組中,男24例,女21例,年齡35~48歲,平均(39.3±2.3)歲,腫瘤直徑為1.5~4.5 cm,平均(2.6±0.3)cm。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具有可比性。全部患者均簽署了關于本次試驗的知情權同意書,實驗通過我院醫學倫理會審核批準。
1.2 方法
常規護理組方法:護理人員按照醫囑完成相應工作,包括術前常規檢查,術后相關注意事項指導,觀察并監測心率、血壓、脈搏等指標,用藥指導,飲食指導等。心理護理組在常規護理組基礎上實施以下方法:①術前護理人員與患者進行全面的交流,對其個體資料進行分析,簡單了解下患者的家庭背景、性格特征及文化程度等[3]。采用淺顯易懂的語言向患者講經蝶垂體瘤切除術的治療方法、注意事項、常見并發癥等,面對患者提問給予耐心解答,鼓勵患者以積極樂觀的心態面對疾病的治療與康復[4]。②請治療效果較好的患者現身說法,并與患者家屬取得溝通,給予支持與鼓勵,增強患者對護理人員的信任感。術前指導患者術后待病情穩定的狀態下,如何進行正確的康復活動,以有氧運動為主,包括慢走、太極拳等。③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適當的心理疏導,使用語言暗示法、活動轉移法、傾訴法等多種方法,同時可請治療經驗較為豐富的心理醫生為患者開導,告知其該病經過妥善治療后并無癱瘓或死亡等危險,康復效果顯著[5]。④術后護理人員加強與患者的溝通,使用鼓勵性語言交代治療的結果,例如,手術非常順利,您會盡快康復等等,告知患者家屬給予心理上的配合與幫助,不可使用生硬、冷漠的語言,給予安慰與鼓勵,以樹立患者面對康復的信心。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負性情緒、依從性、護理滿意度及不良反應。①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及抑郁自評量表(SDS)評價負性情緒,每個量表各包括20個項目,采取4級評分制,SAS得分在50分以上評為焦慮,SDS得分在54分以上評為抑郁,SAS或SDS得分越高,說明焦慮或抑郁情緒越嚴重[6]。②依從性判斷標準為[7]:將患者能夠主動配合醫囑完成治療及護理過程,無抵觸情緒,未出現異常情況評為依從性好,反之為依從性差。③護理滿意度采用我院自制的滿意度評價量表來完成,量表中包括護理人員操作技能、服務水平、對疾病知識的掌握程度等,滿分為100分,得分在80分以上評為滿意。④常見不良反應包括意識障礙、腦脊液鼻漏、尿崩癥、垂體功能降低等。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數據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 <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護理前后SAS及SDS評分比較
護理前,兩組SAS及SDS評分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與護理前相比,兩組護理后SAS及SDS評分均降低,心理護理組護理后改善更加顯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
2.2 兩組治療依從性及護理滿意度比較
心理護理組與常規護理組相比治療依從性好、護理滿意度較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
2.3 兩組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兩組意識障礙、腦脊液鼻漏、尿崩癥、垂體功能降低總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
3 討論
垂體瘤作為臨床上一類發病率較高的顱內良性腫瘤,主要指由垂體前葉和后葉以及患者的顱咽管上皮殘余細胞發生一種腫瘤,占全部良性腫瘤發病率的1/10左右,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肢端肥大癥、持續性頭痛、視力障礙、生長發育障礙以及不孕不育等臨床表現。大量資料顯示,雖然垂體瘤不易對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影響,但仍會對患者的神經及內分泌等多項功能造成影響,給患者的日常生活帶來極大的困擾,嚴重威脅患者的生活質量,給予積極有效的治療來確保患者生命健康至關重要[8-9]。手術作為目前用于治療垂體瘤的最常見方法,對護理也提出了較高要求[10]。以往臨床工作中實施的常規護理僅能滿足患者的基本需求,但忽略了患者在心理精神方面的需求,部分患者隨之出現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甚至對手術治療充滿抵觸,不能積極配合治療,治療依從性差,這就對治療效果及預后造成了諸多不良影響[11-13]。科學合理的心理護理干預不僅能幫助疏導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緒,同時也可為患者的預后恢復提供有效的保障,現已逐漸受到臨床醫務工作的重視。良好的圍術期心理狀態是患者臨床療效的保障,為提高患者的預后水平和生活質量,我院開始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加用了心理護理,旨在通過增加與患者的溝通與了解,了解其內心所需,并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進行一定的針對性心理疏導,幫助緩解患者擔憂、焦慮、抑郁、緊張等不良心理因素,能有效調節患者的激素分泌水平和神經興奮狀態,從而幫助患者以良好且穩定的心態及精神狀態面對臨床治療,為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提供積極的支持。我院在心理疏導干預治療的基礎上配合了一定健康教育,不僅能幫助患者了解到關于疾病的相關知識,從而幫助患者減輕了其生理及心理方面的痛苦,能夠以積極樂觀的心態面對手術的治療及術后康復,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幫助患者正視手術治療后可能出現的并發癥癥狀,能有效避免患者因出現并發癥而產生的焦慮、緊張、懷疑心理,從而有效幫助改善患者的治療依從性,最大限度爭取患者的治療配合程度,為患者的預后恢復提供良好保障[14-16]。
在本次研究中,我院對收治的90例經蝶垂體瘤手術患者展開研究,對兩組患者分別給予常規護理干預和常規護理聯合心理護理干預,研究結果顯示,兩組行不同護理干預后與干預前相比,患者的SAS評分及SDS評分均明顯降低,且心理護理組改善更加顯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提示在常規護理干預的基礎上加用心理護理干預,能有效改善接受蝶垂體瘤手術患者的SAS及SDS評分情況,幫助調節和疏導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緒,減少抑郁、焦慮、緊張等不良心理因素對患者的影響。心理護理組患者與常規護理組患者相比,其治療依從性好、護理滿意度較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提示心理護理干預不僅可以明顯幫助患者減輕存在的負性情緒,開闊心境,疏導不良心理情緒,在提高護理服務質量的同時,還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增加護理人員與患者之間的信息傳遞,提高了醫療護理質量及內涵,極大程度避免了因個人水平能力不同而造成的疏忽及紕漏,幫助構建和諧的醫患關系,促進患者治療依從性的提高,為患者的預后水平和生活質量提供有效保障[17-18]。心理護理干預的實施不僅能對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緒進行針對性的疏導,以幫助排解患者的負性情緒,保障患者圍術期的激素和神經元興奮性穩定,同時還可明顯增加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幫助爭取患者的信任,使患者的治療配合度大大增加,從而在一定程度上促進患者預后的良好發展。研究表明,心理護理干預在要求醫護人員關注患者不良心理情緒改變的同時,也要去護理人員以合適的方式與患者進行溝通和交流,強調護理干預過程中的人性化服務,提倡以鼓勵性和安慰性的語言與患者進行溝通和病情交代,為患者的預后恢復提供良好的康復環境。在對比并發癥發生率時可見,兩組意識障礙、腦脊液鼻漏、尿崩癥、垂體功能降低發生率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結果提示,心理護理雖然可幫助患者緩解某些負性情緒,但在降低并發癥發生率方面并無明顯的優勢。盡管心理護理干預能預防性的向患者告知圍術期可能出現的并發癥及不良事件,以為患者的預后恢復做好預防,同時也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患者在圍術期出現并發癥時發生焦慮、抑郁、緊張等不良心理情緒,但心理護理干預對減少臨床中經蝶垂體瘤手術圍術期并發癥的發病率并無明顯影響,經蝶垂體瘤手術在實施手術治療時仍存在一定的并發癥發生,這就需要護理人員不斷提高自我護理技能,使得護理流程更加的規范與標準[19-20]。
綜上所述,對經蝶垂體瘤手術患者實施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加用心理護理能夠明顯緩解患者負性情緒、提高治療的依從性及患者滿意度,但對降低不良反應的發生率無明顯影響。由于本次試驗樣本量有限,未能進行長期隨訪,可能存在一定的缺陷,通過進一步擴大樣本量并延長隨訪時間研究,以獲得更加精確的結論。
[參考文獻]
[1] 張瑞珍.淺談經鼻蝶入路腦垂體瘤手術切除的護理[J].包頭醫學,2013,37(3):88-89.
[2] 鐘鳴.經鼻蝶入路垂體瘤切除術后并發癥及其防治的研究進展[J].河北醫學,2016,22(11):1912-1914.
[3] 楊武軍,陳謙學.垂體瘤微循環與侵襲性的關系及其臨床意義探究[J].中國醫藥導報,2014,11(6):964-965.
[4] 李欣蓉,劉娟.神經內鏡下經鼻蝶垂體瘤切除術的護理配合[J].中國現代醫生,2015,53(27):150-152.
[5] 李漫天,吳恵平,黃俊卿,等.內鏡下經鼻蝶竇垂體瘤切除術患者鼻部相關生存質量研究[J].臨床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2014,28(17):110-111.
[6] 段泉泉,勝利.焦慮及抑郁自評量表的臨床效度[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12,26(9):123-124.
[7] 林小燕,張藝洪,何杏勤.23例垂體瘤切除術后并發腦脊液漏病人的護理[J].全科護理,2016,14(5):90-91.
[8] 唐妍娜.單鼻孔經蝶竇入路垂體瘤切除術后并發癥的觀察及護理[J].醫學新知,2011,24(3):201-202.
[9] 杜書美.垂體瘤經鼻切除術患者行臨床護理路徑的應用分析[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5,18(8):135-136.
[10] 郭晶晶,陳小紅.經蝶垂體瘤手術應用臨床護理路徑的效果研究[J].世界臨床醫學,2016,10(1):229-230.
[11] 叢美霞.臨床護理路徑在垂體瘤經鼻蝶入路切除術患者中的應用價值評價[J].中國民康醫學,2015,27(24):127-128.
[12] 賴海燕,盧桂花,秦麗平,等.臨床護理路徑在垂體瘤經鼻切除術患者中的應用[J].護士進修雜志,2013,28(19):1745-1747.
[13] 于麗華.臨床護理路徑在經鼻蝶竇入路垂體瘤切除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當代醫藥,2014,21(14):147-148.
[14] 丁姍,劉培慧,彭杰敏,等.臨床護理路徑用于經蝶垂體瘤手術患者的效果評價及醫學倫理學價值分析[J].中國醫學倫理學雜志,2015,28(6):962-965.
[15] 任興珍.經鼻蝶竇入路垂體瘤切除術后腦脊液漏的觀察與護理[J].中國腫瘤外科雜志,2013,5(1):1674-1675.
[16] 宋迎.臨床護理路徑對垂體瘤經鼻切除術患者的應用分析[J].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6,10(8):221-222.
[17] 陳媛.心理護理干預應用于垂體瘤切除術患者的效果分析[J].醫藥前沿,2016,6(21):390-391.
[18] 羅永志.垂體瘤切除術患者應用心理護理干預的效果研究[J].心理醫生,2016,22(7):220-221.
[19] 林瓊娥,陳運完,吳麗珍,等.經右單鼻孔垂體瘤切除的手術護理體會[J].現代預防醫學,2012,39(13):234-235.
[20] 張曉琴,謝露穎,肖甫爾·娜仁才才克,等.認知心理護理對垂體瘤患者心理障礙的干預作用分析[J].大家健康,2015,9(9):123-124.
(收稿日期:2017-02-03 本文編輯:李岳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