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磊++黃方遒
【摘要】本文以廣州民航職業技術學院飛機維修實訓基地為例,介紹了實訓基地建設的情況,闡述了實訓基地的建設效益。
【關鍵詞】高職學院 實訓基地 效益
【中圖分類號】G48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4-0171-02
廣州民航職業技術學院飛機維修實訓基地是我校實踐校企合作、產學結合的重要部門,現有教職工60余人,總占地面積200余畝,停機坪停有30余架具有不同設計和建造風格的飛機,兩萬多臺(件)航空設備和飛機零附件。飛機維修實訓基地擁有飛機附件修理、發動機拆裝、飛機電子、電氣、發動機地面試車、無損探傷、飛機結構修理、復合材料修理等實訓車間,建有飛機液壓系統、飛機起落架系統等多個飛機系統和部件實作室,主要負責在校學生實訓教學;同時是民用航空器維修人員執照基本技能考點,南方航空、深圳航空、海南航空等多家航空公司合作單位,多年來為民航高技能人才的培養做出了突出貢獻,在不久的將來,飛機維修實訓基地將成為華南區主要的航空知識科普基地及重要的民航科研基地。
一、實訓基地建設情況
飛機維修實訓基地為培養民航機務維修人才積極開展教學研討活動,遵循“嚴謹、實用”的教學宗旨,嚴格按照民航行業標準保證實訓基地的每一個教育教學環節落到實效。重技能、重實踐,理論聯系實踐貫徹在項目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
1.建設實訓基地,提升職教基礎能力
實訓基地建設是職業教育基礎能力建設的重要方面,我校將實訓基地建設作為學校改善辦學條件、提高辦學實力、增強服務能力的關鍵舉措,學校負責人具體實施建設工作,全體教職工積極參與。
為了把我校實訓基地建設作為辦學優勢和辦學特色的基礎性工程。我校將實訓基地進行優先規劃、整體設計,立足原有教學空間,調整學校布局,改造原有實訓室。實訓基地設施貼近企業生產實際,為受訓者提供了逼真的環境和氛圍。在實訓基地建設過程中,以企業的標準大量購置實訓設備,完善實訓課程建設,與課程改革中實施創新教學相配套,目前滿足了學生實驗實訓的要求,為資源共享、產教結合提供了條件。
2.依托實訓基地,凸顯職教“以行業標準培養人才”特色
與加強實訓基地硬件建設同步,我校圍繞飛機維修專業的學生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和就業競爭力的提高,認真開展市場調研、職業分析、課程分析,緊跟市場和企業的用人需求,不斷更新課程內容與結構,形成以行業標準為導向的項目式課程。
實訓基地為學生創造了一個生產現場模擬訓練和真實訓練的實踐環境,學生通過實際動手操作和訓練,初步了解企業的生產、經營、管理流程,熟悉行業主要儀器設備和基本工具,掌握企業生產工藝、基本技能和專業技術,養成良好的職業意識和職業道德。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充分利用實訓基地的真實訓練環境和實訓基地技術和設備優勢,通過與社會企業的廣泛合作,開發、承接應用性課題和生產性項目,培養創新意識和創新理念,提高了創新與創業能力。
3.經營實訓基地,增強職教服務功能
實訓基地借鑒企業經營機制,積極進行管理創新,一是向企業開放,承擔企業新員工培訓等任務,變“消耗型”教學為“產出型”教學,既提高了學生的實踐技能,又獲得了一定的經濟收益;二是采用租賃、承包等形式,在確保教學需要的前提下,與企業合作經營實訓基地,激活了師資隊伍的潛能;引入企業經營機制后,實訓基地既是教學單位、又是生產經營單位,教學與生產結合愈加緊密,相互促進、相得益彰,職業教育潛在的活力得到充分激發。
實訓基地建設增強了職業教育的服務功能,凸顯出為行業服務的效應。學校將實訓基地建設與技能型人才培養、企業培訓工作緊密結合起來,突出了實訓基地在增強職教服務功能方面的地位與作用。
二、實訓基地建設及效益
實訓基地的建設立足校內、依托校外、相互支持、共謀發展。緊密結合民航行業發展對應用型人才的培養需要,從實訓教學的特點和規律出發,根據不同實訓室建設的用途和功能,進行可行性、科學性的分析和調研。
1.先進性
飛機維修實訓基地實訓室采用行業標準,體現企業最前線的技術、知識和工藝,擁有一整套管理制度和工作規范。在設備的配置盡可能與企業實際一致的基礎上,注重創新思維和規范操作的培養和訓練,積極訓練應用實踐技術。
2.環境和氛圍
在滿足場地面積等硬件條件和特殊要求外,我們定期邀請企業專家為我們講學,傳授相關企業文化的軟件條件,定期組織相關骨干到企業參觀學習。盡可能模擬生產、建設、服務和管理工作一線,形成仿真的職業環境和氛圍。突出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強化技術應用和操作技能的訓練。
3.學、產、研結合
校內實訓基地,是一個集教學、培訓、職業技能鑒定和科研開發等多種功能的實踐場所。民航維修專用吊具檢測實訓基地采用企業最一線的操作規范和生產流程進行項目教學,在現有配套的設備和足夠的訓練工位基礎上。民航維修專用吊具檢測實訓基地創造性的開展了多次成功的校企合作項目開發。
實踐證明:產、學、研結合是培養應用型合格人才有以下優點:
(1)能夠緊密結合職業崗位的特點和要求進行教學,減少純消耗性的訓練;
(2)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拓展專業知識面,養成重視質量和完成生產任務的光榮感和責任感;有利于專業建設創新和促進職業教育的發展;有利于雙師型素質教師的培養和鍛煉。
4.實訓指導和設備管理維護人員隊伍的建設
職業教育重技能、重實踐,強化實訓指導和設備管理、維護人員隊伍的建設,從知識結構、學歷層次、人員比例等方面進行科學合理的配置。擁有大量的高級工和技師以及來自企業,有豐富實踐工作經驗的技術人員。形成了一支人員精干、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指導教師和設備管理、維護人員隊伍。
5.校外實訓基地建設
校外實訓基地建設即校企合作,合作內容不斷豐富,“訂單式”培養將招生與招工合二為一,專家參與學校課程教材開發,教師參與企業技術創新,合作層次有進一步的提高,學校辦到企業去、車間開到學校來,合作更加密切。
校外實訓基地建設過程中校企合作建立規章制度,實行崗位責任制,建立質量監控體系,遵循面向行業服務的理念,營造企業化的職業氛圍,實訓內容與項目來源于企業,實訓方式與實訓過程企業化,實現科學管理。實行項目合作開發是指按行業標準要求進行項目合作開發,加強教學管理、設備管理、工具管理、材料管理以及學生管理,確保項目合作開發優質高效;全面向社會開放,微利經營,緩解教育資源不足以及資源分散的矛盾,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并重。
總之,實訓基地的科學合理建設可以提高教學質量,完善人才培養模式,提升教育資源的使用效益,更重要的是,可以為產學研合作、與行業企業合作進行技術開發、技術服務方面提供一個參考方向。
參考文獻:
[1]孔磊.校企合作共建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以民航維修專用吊具檢測實訓基地為例[J].亞太教育,2016(09).
[2]林奕水.高職校企合作共建實訓基地的模式探討與實踐[J]. 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5(12).
[3]孫誠.股份合作視域下校企合作共建共享實訓基地推進路徑[J].職業技術教育,2015(19).
[4]鄧志新.高職校企合作共建實訓基地的模式探索[J].中國電力教育,2013(32).
[5]盧兵.抓住核心內涵建好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J].中國高等教育,2009(19).
[6]丁金昌.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建設的探索[J].中國高教研究,2008(02).
作者簡介:孔磊,男,漢族,山東曲阜人,1981年生,碩士研究生,現任教于廣州民航職業技術學院,從事飛機維修教學及管理工作,講師;黃方遒,男,漢族,廣東廣州人,1968年生,本科,現任教于廣州民航職業技術學院,從事飛機維修教學及管理工作,高級實驗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