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添智
【摘要】“醫用診斷X線機房的防護”是中職醫學影像技術專業《醫學影像物理與防護》中的教學內容。但由于其內容重要且繁雜,怎樣使學生學習后牢固掌握理論與實踐知識,一直是筆者認真思考的問題。本文從中職醫學影像技術專業課程——《醫學影像物理與防護》中的“醫用診斷x線機房的防護”教學內容的組織與優化入手,對其作了教改前后的對比與探討。
【關鍵詞】放射防護 教改 方法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4-0174-02
教學實踐中,根據中職培養的目標和特點,在基于工作過程和典型工作任務組織教學內容的同時,注重遵循教學規律及記憶規律,不斷完善與優化,取得了滿意的教學效果。
一、現狀
“醫用診斷X線機房的防護”是該門課的核心教學內容。多個版本的教材都將其安排在“醫用x線的防護”一章中的防護設施之中,這樣不便于教學,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內容落后,表述缺乏規范。如關于機房的設置,在縣級以上醫院放射科已普遍單獨設置成樓或區的情況下,有的教材仍為“一般可設在建筑物底層的一端”一種方式。又如,關于機房門口的防護的內容,有的單獨設為“機房門口的防護”,有的則設置成“警示標志”一項,有的則沒有提及。
2.條目不統一,內容繁簡同在。如在“醫用診斷X線機房的防護”總條目上,有的為10項、有的則為9項,有的雖為10項,但條目的名稱則不一樣。又如,關于機房防護門的闡述,有的以“要有合適的鉛當量”一句概括,有的則用四五百字之多。這種現象在同一個版本中也存在。
3.總內容繁雜,不便記憶。無論是總條目數、各個條目的名稱,還是同一內容不同條目的表達,多處給人以繁雜、不便記憶之感。如關于受檢者的候診位置,有的放在機房的整體布局內、有的則以一句話單獨提出,有的則省略不提。
二、組織與優化原則
1.以國家衛生部《醫用X射線診斷衛生防護標準》(GBZl30-2002)為指導,以中職培養目標及教學大綱為依據。
2.根據社會發展及職業實際需求,組織教學內容,根據教學經驗、臨床及學生反饋優化教學內容。
3.內容整合、條目規范、簡練語句。總之,把教師好教、學生好學、有效實用、不斷完善,作為組織及優化的目標。
三、教學實踐:醫用診斷x線機房的防護
1.機房防護的設計原則。機房的防護設計,應遵循放射防護最優化的總原則,具體要體現三個目標:(1)防護設計謀求最優,不盲目追求不計成本的劑量最低。(2)以最小的防護代價,獲得最大的凈利益。(3)使防護后的輻射,保持在可以合理達到的最低水平,相關人員受照劑量不超過國家規定的劑量限值,
2.機房的位置。(1)位置的設置必須充分考慮鄰室及周圍場所的防護安全。(2)根據醫院實際,可將機房設在建筑物底層的一端或單獨設置。(3)位置的設置在注重防護安全的同時,也要考慮醫療工作的便利。
3.機房的整體布局。(1)X線機房的整體布局,應根據x線機的種類、放射科規模的大小及未來發展等因素綜合考慮,總的原則是安全、方便、衛生。(2)可因地制宜地采取全分隔式布局、半分隔式布局、隨意性布局幾種形式的布局。(3)不同的機房間,機房與科內辦公區、候診區等要順應工作、就醫流程的便利。候診位置應為防護安全區
4.機房的防護厚度。(1)攝影機房中有用線束朝向的墻壁應有2mm鉛當量的防護厚度,其它側墻壁應有1mm鉛當量的防護厚度。透視機房各側墻壁應有1mm鉛當量的防護厚度。設于多層建筑中的機房,天棚、地板應視為相應側墻壁考慮。(2)機房的建筑材料,如果實心磚墻是24cm厚度,只要灰漿飽滿不留縫隙,就可以達到2mm鉛當量。如果墻體材料是空心磚,則應在墻壁上加抹一定厚度的硫酸鋇水泥砂漿使本側墻壁達到應有的鉛當量。(3)主防護墻不宜設置線路孔道等,副防護墻確需設置孔道時,應符合1mm鉛當量的防護要求。
5.機房的使用面積及高度。(1)X線機房應有足夠、合理的使用面積,機器與周圍墻壁之間的距離不能小于2m。機房內不得堆放與診斷無關的雜物,否則會增加機房內散射線量。(2)單管頭200mAX射線機房面積應不小于24m2,雙管頭的應不小于36m2。牙科X射線機應有單獨機房。(3)X線機房的高度,一般在2.5m~3.5m之間。
6.機房的防護門。(1)X線機房的防護門必須合理設置,數量不宜過多,位置不能設在主防護墻,寬度應考慮機器出入及醫療便利。其防護厚度應與所在墻壁規定的鉛當量相同。(2)防護門的形式,根據機房的具體情況可以是電(手)動推拉式防護門、雙扇平開式防護門、單扇平開式防護門等。(3)不管門的形式如何,均應嚴格把關墻壁與門框、門與門框、門縫間的漏射線問題。防護搭接處理時,距離應為間隙的10倍~20倍。
7.機房的防護窗。(1)X線機房的防護窗必須合理設置,數量不能過多,位置不能設在主防護墻,寬度應合理。其防護厚度應與所在墻壁規定的鉛當量相同。(2)防護窗的種類可以是推拉式防護窗、透明式防護窗、百葉式防護窗等。(3)不管窗的形式如何,均應嚴格把關墻壁與窗框、窗與窗框、窗縫問的漏射線問題。防護搭接處理時,距離應為間隙的10倍~20倍。
8.機房的觀察窗。(1)隔室透視、攝影等均需安裝鉛玻璃觀察窗。(2)觀察窗設置必須合理,位置、大小應便于工作。其防護厚度應與所在墻壁規定的鉛當量相同。(3)應嚴格把關墻壁與窗框、鉛玻璃與窗框間的漏射線問題。防護搭接處理時,距離應為間隙的10倍~20倍。
9.機房內空氣的凈化。(1)X線機房內的空氣,由于射線的照射以及含鉛制品存在,空氣中如臭氧(O3)、氮氧化物(NO2)、自由基和鉛的濃度升高,對人體有害。②為凈化空氣,可采取自然通風、機械通風等形式。采用換氣扇換氣時,應在離地面2m以上處安裝換氣風扇,并采取相應的防護措施。③機房中不應使用裸露的鉛。
10.機房門口的安全防護。(1)機房門外要在醒目位置設置電離輻射警告標志。(2)機房門外要在醒目位置設置工作指示燈。指示燈應標有“射線有害健康,燈亮請勿靠近”等簡短警示語。(3)使用機、門、燈連鎖裝置,做到射線產生時,門關燈亮,沒有關好時,X線機不能工作。
四、總結與討論
通過上述組織與優化,原來很難概括的內容,現在可用共10個條目、各條目均3款、共計30個款項便可總結。達到了教師好教、學生好學的預期教學目標。今后的任務是使之不斷完善。
參考文獻:
[1] 徐小平.醫用X線機應用與維護[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1.
[2]王德華.醫用X線機構造和維修[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
[3]張大均.教育心理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9.
[4][美]Robert J.Sternberg Wendy M.Williams 著.張厚粲譯.教育心理學[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