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4-0182-02
隨著經濟和社會的迅猛發展,對高素質的人才的需求顯得尤為迫切,相應的對教育的要求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從以前的應試教育到現在素質教育,再到課程教學的一系列改革,很好的提高了國民的綜合素質。同樣對物理教師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物理教師的教學任務從以前的只傳授知識轉化為現在的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因此,現在每一位物理教師至關重要的任務就是如何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各方面能力。
物理作業作為鞏固學生所學知識,加強學生理解知識,促進學生應用知識,提升學生能力的一種有效手段,對整個物理教學過程起到了非常有效的輔助作用,是物理教學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每一位物理教師作為教學反饋的一種有效途徑。物理作業的重要性每個人都知道,并且很多物理教師在作業的批改上也下了很大的功夫,但想要使物理作業更實效性,起到提高物理學習效率及學生能力的作用,應從物理作業的設計著手,即優化物理作業設計。
一、優化物理作業設計從分析課堂教學目標開始
教學目標是我們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它為教學指明了方向,是對學生達到的學習成果的明確闡述。我們進行的一切教學活動都是圍繞教學目標來進行和展開的。那作為對教學過程起輔助作用的作業設計更應該以教學目標為出發點。
要優化物理作業設計首先就要對本節課的教學目標進行認真的分析,明確本節課的三維目標,明確本節課的重難點,只有將教學目標分析透徹了,你在作業設計上才有側重點,才能使你所選擇的題目緊扣本節課的主題,才能真正起到鞏固所學知識,加強理解知識的目的。如果對教學目標沒有進行認真分析,會使的你在選題時沒有方向或出現偏面性,這樣既浪費了教師的時間,也浪費了學生的時間,同時對知識的鞏固和落實起到的作用也非常小。只有從教學目標出發,才能真正的實現作業的優化。
二、優化物理作業設計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為出發點
1.所選題量適中,難易適中,避免學生產生厭煩心理
在設計作業時,一定要蔽棄“作業越多越好”的思想,特別是像物理這樣的理科,在設計作業時,避免重復性的題目,避免機械記憶的題目。對本校學生調查發現,學生在老師布置大量重復性作業后,出現了三種情況,一種是學習態度認真的聽話的學生,花很長時間完成了作業,但心理上也對該學科產生了一種抵觸的情緒,第二種,那種比較有想法比較個性的學生,只選做幾個題,其它的都不做了,問他為什么,他說:“都是一樣的題型,這類題我會了,還做那些干嗎?”第三種,部分學生一看題目這么多,對作業敷衍了事或干脆放棄不做了。所以在選題時,一定要適量,能在一個題中概括的內容別分成三個題完成,在保證完成教學目標的前提下,力求少而精。
在設計作業時,所選的題目難度要適中。我們給學生布置作業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鞏固課堂知識,進一步理解落實好所學內容,并形成相應的技能,樹立自信,所以就需要教師結合著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把握好作業的難易程度。需要教師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所選題目必須是典型練習題,并且具有示范性,太簡單的題目,不需要學生思考就能答出的題目不選。
第二,太難的超出教學大綱的題目不選。
第三,有一定難度但是教學目標中需要掌握的題目,可以設置為選做題或小組討論的題目,通過小組討論的形式掌握,不至于打擊學生們的自信心,同樣通過選做的形式對那些聰明并且對物理特別感興趣的學生還可以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2.聯系實際,選新穎題材,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在對本校學生進行的“學生喜歡什么樣的物理作業?”的調查中,有81%的學生喜歡聯系實際的物理作業,有74.6%的學生喜歡題材新穎的物理作業,有72.2%的學生喜歡小制作類的物理作業,從這次調查中可以發現學生對聯系實際,題材新穎的題目興趣更高一些,而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所以在設計物理作業時,在緊扣教學目標的前提下盡量選擇聯系實際,題材新穎的題目。
三、優化物理作業設計以掌握知識,提高能力為最終目標
我們布置作業的最終目的是幫助學生鞏固、應用課堂知識的前提下,掌握所學內容,進而培養學生動手實踐的能力,全面思考的能力和舉一反三的能力,這就要求教師在設計作業時注意作業的全面性、實用性、梯度性。隨著現在物理資料的不斷增加,物理題的類型多種多樣,數量也在不斷的增加,這就要求我們老師從各種物理資料中選擇合適的題目設計作業,選擇物理題時要求盡量覆蓋所有知識點,而且還要滿足少而精,并且在整體布局上滿足一個由易到難的梯度設計,這樣既減少了不必要的重復、無意義的題型,減輕了學生負擔,又能適合學生的發展水平,開拓學生思維,提高學生能力,這比讓學生把一本物理資料從頭做到尾效果要好很多。
實現教學目標是我們設計作業的最終目標,培養學生興趣是我們優化物理作業設計的其中一個出發點,我們希望作業能夠成為幫助學生進步的工具而不是讓學生一想到就害怕的刑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