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晶
(甘肅省蘭州市第八中學)
摘 要:“翻轉課堂”通過對知識傳授和知識內化的顛倒安排,改變了傳統教學中的師生角色,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結合學科的特點,利用藍墨云班課實現課外翻轉和課內翻轉相結合的教學方式。微課是其中的重要組成因素,是實現學生個性化學習的保障。微課要制作的短小精悍、結構良好、視頻質量高、兼顧學生差異;制作微課的過程要力求達到操作簡單,讓教師得心應手。
關鍵詞:微課;課內翻轉;信息技術
一、翻轉課堂在信息技術課程實踐中的意義
實際上翻轉課堂,即課前學生觀看教師制作的教學視頻資源進行自主學習,然后再回到課堂之上由師生共同交流、討論、實驗、作業,完成知識的內化的教學方式。
翻轉課堂的實踐顯示,在翻轉課堂的環境下,學生的接受效果較好,考試成績不斷提高,教師可以有更多的時間為學生提供針對性的困難指導,無論如何,這樣的學習模式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具體在我們的教學中如何將翻轉課堂切實運用到課堂中,如何讓知識的傳遞與獲取在課前完成的構想成為可能,學生在課外時間接收到老師發布的課程任務和微課視頻,并且能夠真正讓學生和老師用起來方便,這是我們要實踐探討的一個課題。
二、翻轉課堂在初中信息技術活動中的可行性分析
學生的認知水平不同,對相同知識的掌握有快有慢,而課堂時間有限,老師和同伴有時不可能幫助到每一個人,很多操作需要在課后進行內化吸收,由于缺少教師的指導和同伴的幫助,有些學生長時間跟不上進度會產生挫敗感,從而降低學習的熱情和信心。翻轉課堂的應用恰恰解決了這一難題,學生可以利用課外或者是課前的時間提前對知識進行學習,并且根據自己對知識的接受能力多看幾遍,不懂的知識點可以停下來反復觀看,這樣就解決了學生個體差異的問題。
三、初中信息翻轉課堂活動設計思路
想要真正意義上實現翻轉課堂在信息技術課中的應用,使課堂與課后教學模式真正與翻轉課堂的特點相符,教師要解決好這樣幾個方面的問題,微課視頻制作、視頻素材的上傳與共享渠道。
1.把知識點制作成合適的微課視頻
微課要保持自己“微”的特色,微課具有知識點小、授課時間短的特點。我們認為微課應圍繞一個知識點進行講解,整個微課只為解決一個核心問題,讓重點突出、短小精悍,有利于移動學習。微課視頻的時間一般限制在10分鐘以內。微課的“微”,不僅適應碎片化學習,也解決了共享中學生的差異問題。在教師進行共享時,可以根據學生的情況,對微課進行直接使用或者重新組合,同時根據知識點間的相互聯系,在此知識點的前后進行相關的補充補遺,就在共享微課時,用系列微課打造適合自己學生的課程。
2.利用“藍墨云班課”實現課外翻轉和課內翻轉相結合的信息技術課程翻轉課堂
我們把做好的微課視頻以及學生預習任務單上傳到網絡,本學期我們選擇了藍墨云班課這款軟件來實現這一功能。藍墨云班課是藍墨科技推出的一款移動教學助手APP。云班課為教師和學生提供基于移動交互式數字教材的教學互動支持,教師發布的所有課程信息、學習任務單、課件、微視頻等學習資源都可以即時傳遞到學生的移動設備上,從而讓學生的移動設備從此變成學習工具,學生可以利用課外時間提前預習課程內容,真正實現了信息技術課的課外翻轉。
信息技術學科中在進行“翻轉課堂”實踐時,遇到了以下的困難:大部分學生沒有智能手機或者家長不允許學生在非休息日使用手機從事非考試學科的學習;學生在家中要完成較繁重的主科作業,沒有時間和精力關注信息技術學科的學習。初中信息技術教師能夠支配的時間只有課堂時間。當發現完全的“翻轉課堂”不可能時,我們積極進行探索,希望能夠找到基于課堂時間的“課內翻轉”教學新方式。藍墨云班課正好也有網絡版,我們機房都可以上網,這樣可以讓學生課前登錄網絡版藍墨云班課進行微課視頻的學習。通過學習任務單,在課前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和交流,前置的教學內容具有可重復性,學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掌握程度多看幾遍,有條件的學生可以利用手機在其認為合適的時間、地點、方式進行學習,從而使學生的個性化學習成為可能,同樣也在一定意義上解放了老師,還提高了課堂效率。
本學期,我們利用藍墨云班課中建立了班級,邀請學生加入班級,每次上課前將任務單和學習微課視頻上傳到班級資源,學生課前整體利用網絡版藍墨云班課進行自主學習,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我發現通過這種方式,從真正意義上將翻轉課堂引入信息技術課,使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效果得到了明顯改善,新知識的掌握速度和掌握人數上都有明顯提高。對于一些后進生,真正實現了個體差異教學,掌握快的學生也可以有更多的時間代替老師幫助困難同學。當然,與此同時我們也發現,如何制作出學生更容易理解的微課視頻是每一節課成功的關鍵,這就需要我們在實踐中進行多次嘗試,使翻轉課堂在教師與學生的共同努力下更好地走進信息技術的教學中,讓藍墨云班課真正走入我們的學習生活中,讓翻轉課堂真正走入信息技術教學中。
注:本文系甘肅省教育科學規劃2016年度課題研究成果,課題編號:LZ2016_815。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