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軍春
(甘肅省蘭州市蘭州新區第一小學)
摘 要:在傳統政治教學中,教師只注重成績的好壞,不注重政治教學的實際效用,導致教師只對重點知識進行講解,并要求學生學生記住這些知識,以便應付考試。隨著教育改革的推動,在新課改背景下,對初中政治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師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并實現教學的有效性。內容對新課改背景下初中政治教學的有效性措施進行了探討,以為廣大教育者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新課改;初中政治教學;有效性措施
新課改背景下的教學要求提倡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鼓勵學生自主進行學習。初中政治科目是初中教學科目中的重要科目之一,對思維的培養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在新課改的背景下,要及時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幫助學生建立平衡的理性思維和發散思想,使學生在新課改背景下及時轉變學習角色,從而成為當代社會所需的創新型人才。
一、新課改背景下提高初中政治教學有效性的重要意義
隨著時代的進步,我國教育事業也在不斷進步改革。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初中各科目的教學也相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初中教師由于長期受到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其教學手段與教學思維都還停留在傳統階段,為此不能完全理解新課改背景下的教學思想,在教學過程中只是注重教學方法的創新,容易忽略學生的學習情況和感受。初中政治教學就是如此。因此,為了實現新課改背景下的教學要求,就必須努力提升初中政治的教學水平。另外,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提高政治教學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思想道德品質以及綜合素質的培養。
二、當前初中政治學生學習的現狀
隨著新課改的推進,當前的初中政治課堂教學已經得到了許多優化,大部分教師已經開始認識到學生在課堂中主體地位的重要性,并對此開展了一些研究。但是其教學效果卻并不理想。在當前的實際教學中,學生仍處在被動的位置接受教師的知識灌輸,這導致學生對政治學習興趣缺失,不能完全理解政治到底是什么。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通常會要求學生對出現錯誤的問題或者經典答案進行反復抄寫背誦。采用這種方法快速地在短時間內達到記憶強化的目的,可是這種方法卻沒有長效的效果。這樣的教學方式死板枯燥,教師沒有起到有效的引導,從而容易導致學生對政治課程不感興趣,降低學習的積極性,導致學習質量和效果都不高。
三、新課改背景下初中政治教學的有效性措施
1.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
首先,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師應該及時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積極探索理念的內涵,這樣才能更好地進行實踐。初中政治教學首先要求教師充分認識政治課程的特殊性,政治教學不再只是依靠學生的死記硬背就能取得好的學習成績,而是需要學生擁有一定的自主性去主動地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這樣才能有效實現新課改下的教學要求。教師在新課改的背景下不再是課堂的主導者,而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引導者和引路人,在課堂上發揮真正的教學作用。
2.創建自由輕松的課堂氛圍
以往的初中政治課堂枯燥死板,給學生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壓力,從而導致學生對政治學習產生厭惡。因此,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教師應該為學生營造一個自由輕松的課堂氛圍,讓學生能夠在這一氛圍下全身心地投入學習中。具體來講,教師可以經常開展一些小組討論活動、辯論活動以及案例分析活動等等。比如,在對《身邊的侵害與保護》這一課題進行學習時,為了讓學生更加了解身邊的侵害來自哪些方面,教師可以通過播放圖片來營造視角沖擊及心靈震撼來讓學生直觀了解到身邊的侵害,然后把學生進行小組分配,進行討論,加強學生對身邊侵害的認識。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使學生在學會保護自己的同時有效地提高學習效果。
3.通過實踐提升學生的自主探究與實踐能力
初中政治教學中不僅需要培養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還需要對學生的實踐能力進行培養,尤其是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更加注重對學生政治學習中的實踐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有效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讓學生在興趣的驅使下自主參與探究,實現實踐能力培養,學生通過實踐探究能夠將學到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經驗有機結合起來,從而促使初中政治的學習質量真正得到有效提高。
4.利用時事來開闊學生的思維和視野
在初中政治教學中,教師還應該利用時事來開闊學生的思維和視野。在傳統的教學中,許多教師的教學理念和學生的學習意識都存在一定誤區,他們都認為只要把重點理論知識背誦下來就能取得好的成績,就是學好了政治,就能提高自身道德品質。其實這是一個錯誤的想法,初中政治學習不僅是要學好理論知識,還要具備對時事分析和判斷的能力。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該有效地結合一些時事,把理論知識與時事有機地整合在一起,幫助學生開闊思維和眼界。比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多看央視新聞,了解世界的大趨勢,提升學生的政治水平。
參考文獻:
雷文良.論新課改背景下初中政治教學的有效性策略[J].亞太教育,2015(29).
編輯 司 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