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如英
摘 要:數學教學活動是老師與學生積極參與、相輔相成、共同發展的過程。有效的教學活動是把學生與老師貫穿融合,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老師是教學的組織引導者。通過三段式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和老師的傳授策略,讓學生更健康地學習成長。
關鍵詞:三段式;教學培養;數學素養
如今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國家綜合實力提升,需要的人才也是不斷擴求,因而人們對教育的要求也大大提高,學校如何培養學生數學素養已勢不可擋。數學素養的培養直接關系著學生如何將所學的知識用以解決身邊的問題,關系著學生的素質問題,關系著學生實際數學能力的問題。因此,實施三段式教學,逐步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
一、三段式的含義
所謂的三段式指的是“學、教、練”。“學”分為教師的學與學生的學:教師的學在于認真鉆研教材,把知識要點具體化,讓學生能接受適應整個教學過程;學生的學主要在于自學,學生帶著問題去預習教材,認真思考問題,調動自主能力。“教”的組織者是教師,學生是受教者,教師熟練掌握教學內容,提出教學要求,以正確的方式進行教學。“練”的主體對象即為學生,學生不僅要獨立完成作業,還要訓練知識的掌握運用及能力提高。
二、三段式教學方式
(一)以“學”的方式
可以讓學生整體上了解課本內容,明確學習目標,激發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興趣,調動自學能力,更好地在學海中探索;可以讓老師充分熟知學生遇到的問題,以學生基礎為依據,準確制訂教學計劃,展示學習成果,及時指導解決困難。
(二)以“教”的方式
可以使教學內容更具體化,及時暴露學生普遍遇到的疑難雜癥;可以明確教師傳授的要求,讓教師知道過程與結果的重要性并駕齊驅,讓教師以獨特的教學方式來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三)以“練”的方式
可以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獨立完成作業,提高學習效率。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能夠更好地及時反饋出準確信息,便于教師查漏補缺。
三、如何實施三段式教學培養學生數學素養
(一)將三段式教學融入課程教學中
首先,教師需要做好課前預習。教師在課前對本教材知識全面掌握,融會貫通,有完整詳細的學習進程計劃。學生自主參與,帶著問題進行思考,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能力和完成自學的習慣,激發學習積極性,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其次,應用到課堂教學中去。學生在課上互辯,在辯論中互補知識,在學習策略上互相借鑒,協作創新;老師正確引導學生思維,及時解決反饋出的問題,幫助學生解決學習中存在的問題,達到培養學生數學素養的目的。最后,做好課后延伸拓展工作。教師在課堂上所授的知識有限,要求學生在課后進行閱讀延伸,訓練學生的學習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發展學生的應用意識,提升學生數學素養。
(二)組建學習小組
學習小組的組件需要建立在優勢互補及資源整合的基礎上,結合各個年級小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對學生進行合理分組。例如,對于小學1~2年級的學生,以同桌兩人或前后桌四人為一個小組。對于3~6年級的學生,小組中學生的人數要以6~8人為一組。小組成員之間要相隔較近,學習小組成員要“以優帶差”,以便于小組成員之間的溝通、交流,幫助學困生和表達能力較弱的學生共同進步,同時也能強化小組成員之間的互幫互助意識,提升小組成員的管理能力,以達到培養學生數學素養的目的。
(三)優化教學思想
三段式教學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方法,將其引用到小學數學教學中,建立在了尊重學生個性化差異的基礎上,教師需要了解學生的長處和短處,結合學生的實際能力,合理制定教學方法和教學措施,以便能夠實現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促進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提高數學知識掌握情況,強化學生的數學素養。
(四)合理設置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的設定直接影響教學方向及教學效果,需要將知識教學與能力教學有機結合起來,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地強化學生的智力水平,將實踐教學融入數學課程教學中來,給學生提供參與課程實踐的機會,加大對學生創新能力及創新精神的培養,以提高學生素養為教學目標,促進學生綜合實踐能力的提升。
教學是教師與學生共同配合的過程。教師以最合適的教學方式傳授教學內容,使學生互相學習,共同進退。三段式教學不僅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還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學會了與他人交流、合作的技能,提升了學生的數學素養,培養了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素養,為今后的學習、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牟惠蘭.淺議數學文化價值的教學對培養學生數學素養的幾點體會[J].教育現代化,2016(40):363-364.
[2]趙庭標.過程教學:培養學生數學素養的有效策略[J].江蘇教育研究,2015(32):10-13.
[3]邢若春.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J].中國校外教育,2013(2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