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國祥
摘 要:在新課程改革的推動下,知識的實踐應用性越來越重要。為了更好地實現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必須針對現狀制定相應的措施,從而提升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能力,最終將數學融入生活。為此進行了一系列分析來闡述教學生活化的必要性。
關鍵詞:新課程改革;小學數學教育;生活化;措施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傳統教學模式已經不適用于課堂。它不僅抑制了學生的創造力,還明顯打壓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了體現出時代在進步,現代社會要求優秀的人才在現實生活中活學活用,將理論知識與實際應用相結合。由此,教學生活化這一概念的提出引起了學界的廣泛重視。它能夠使教學效果得到優化,并且使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力達到最大化。
一、新課程改革理念下實現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意義
1.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將知識融入生活可以營造出良好的學習氛圍,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在課堂上學生能夠接觸到各種各樣的學習情境,由此激發對學習的興趣。有了學習興趣之后必然會提高相關的認知水平以及學習效率,一改以往學習成績不理想的狀態。在此基礎上,抽象的數學被具象化,學生的思維能力也在不斷提高。在之后的學習過程中創新成了學生學習的動力,他們可以不斷地從生活中獲取數學信息,進一步將數學與生活結合起來。
2.促進數學的自身發展
數學在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如今社會不斷發展,科技日新月異,數學也從最開始的基本元素演變到了如今的高等化數學,其應用性和綜合性不容忽視。在當代社會中,信息化工程占據舉足輕重的位置,數學與生活的融合使信息化程度得到提高。數學作為一門基礎學科,各行各業對此都有一定的依賴性。工業化社會的提高使人們更加重視自身的數學修養,因此數學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重視,教育工作者任重而道遠。
3.促進教學理論的發展
與以往的傳統教學模式相比較,數學教學生活化更加關注數學的實際意義。以往的觀念更多的是要求學生完全掌握書本中的純理論知識,一味地集中注意力在考試成績上。一旦少了學習主動性,學生就無法重視自身的數學素養,這將不利于數學理論的傳承。由此可見,數學教學生活化能很好地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掌握理論知識的同時還能豐富生活經驗。
二、小學數學教學的現狀
如今的教學模式依然維持著傳統的教學模式,學生被一味地要求掌握書本中的純理論知識,而忽視了生活中的元素。這樣的現狀不利于社會的發展,說明了數學教學生活化的必要性。堅持教學生活化,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會漸漸得到提高,不再為原來的應用能力低下而煩惱。針對學生學習主動性不夠這一點,說明學生對學習失去了興趣,沒有來源于生活的教學元素,任何知識都是空洞乏味的。
三、針對現狀實現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措施
1.將數學教學與生活相融合
教師要摒棄傳統的教學模式,將生活中的數學元素帶入教學中,使書本中的內容得到充實與升華。授課模式不能再是以往的單調模式,要將生活中的信息與問題和學生一同分享并且討論。如此一來,將教學內容實際化,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就會得到一個很大的提升,學習效率也會不斷提高,實現數學教學生活化。
2.鼓勵學生以數學的角度觀察生活
在學習生活中,老師要不斷地向學生傳遞以數學的角度觀察生活的這種觀念,讓他們抱著疑問的態度去面對周邊的事物,用心去感受生活中的數學元素。學生可以通過觀察周邊事物來培養對數學的興趣,同時對數學的親切感也會在無形中不斷提升。為了更好地傳遞這種思想,老師不光要在教學中慢慢灌輸,還要通過電話、家訪等形式來了解學生的家庭背景,幫助學生發現生活中的數學。
3.定期進行研究性學習活動
研究性學習活動是一項非常具有生活氣息的教學活動。老師和同學可以從生活的角度去探究問題的產生與本質,然后更好地發現途徑并得出相關結論。一般在研究性學習活動過程中,老師可適當指點,但最主要的還是由學生自行完成,這樣他們的印象會更深刻,教學效果會更出色。
總之,當今社會必須要摒棄傳統教學模式,貫徹數學教學生活化的理念。小學數學是一門基礎性課程,將其融入生活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從而為之后的學習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提高自身的數學素養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這就要求我們要時刻以生活中的元素為切入點來進行相關的學習以及活動,將理論知識與實際應用相結合。
參考文獻:
[1]仇桂霞.淺談小學數學的生活化教學的實施途徑和方法[J].教學教育論壇,2015(18).
[2]王強.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初探[J].讀與寫,2016(5).
[3]祁萬芳.簡析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教學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中國校外教育,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