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清麗
摘 要: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分層定座,班級內分為A、B、C三個大組,每個組代表一個相應的層次,組際間既相互獨立又相互合作,既方便老師的分層教授,又能確保不同層次的學生在課堂中有事可做、有事能做。分層設定課堂目標,根據每個層次學生的學情為他們設定該堂課的基礎目標和拓展目標,完成基礎目標的同學可以挑戰拓展目標,讓每個孩子只需跳一跳就可以摘到屬于自己的紅蘋果,體驗學有所得的快樂,不做欣賞他人學習的觀眾。
關鍵詞:小組合學;產生背景;操作方法
在小學中高段英語課堂中,我們不難發現課堂成了優生的舞臺,每一次精彩的生成、標準的答問和完美的展示都是他們奉獻的。中等生在欣賞之余也會偶爾參與進來體現一下存在感。那么剩下的一撥兒孩子在干什么呢?圍繞這樣的問題我展開了為時3年的研究、探索與實踐。
為了更好地實現讓每個孩子都能在課堂學習中主動學習、體驗完成學習目標后的成就感,最終我采用了小組雙軌運行,既保持現有小組的小組(AABC優中差搭配建組)幫扶優勢,又能充分發揮他們的主動性,向著自己的目標沖刺。注意事項簡述如下。
一、產生背景
新課標提出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注重素質教育,要突出學生主體,尊重個體差異。傳統課堂中普遍采用“齊步走”的教學模式,“一刀切”的教學要求,“統一”的教學進度和“統一標準”的教學評價,無法照顧學生個性差異對教學的不同需要,使得學生出現“吃不飽”(A等生)、“吃不好”(B等生)、“吃不了”(C等生)的現象。
二、小組合學雙軌機制簡介
1.小組合作學習的優勢:小組合作學習就是以合作學習小組為基本單位和形式,系統利用教學中動態因素之間的互動,促進學生的學習,能有效培養學生之間的交流合作能力和小集體的團結(隊)精神。同時分組合作增加了學生展示的機會,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兵教兵、兵練兵、兵強兵的小對子幫扶有效地提升了課堂效率,并為學生創設了真實的合作、互助、交流的機會。
2.小組運用在教學中的功能:
教學功能:即知即傳,兵教兵、兵練兵;
管理功能:即覺即管,自我負責,相互管理;
教育功能:即悟即理,互助提升、共同發展。
3.如何劃分學習小組:
(1)我校正常課堂的小組劃分方式:遵循“同質結對,異質編組,組間平行”的基本編組原則,綜合學生各自不同的學業成績、心理性格特征、學習能力、性別組成、思維能力等方面情況,根據整體素質呈AABC或ABBC結構組建學習小組。
(2)小組雙軌運行制小組劃分方式:以學定座,即根據學生在本學科的發展情況來劃分座位區域。A層一大組(優生),B層一大組(中等生),C層一大組(待優生)。組內同學可根據自己確定的競爭對手或其他原則自由選擇同桌。每一桌相對應的另外兩層同排的同學即為一個學習小組(6人),他們既相互獨立,又相互合作。
4.小組建構的原則:將學生按學習能力層次分成ABC三個大組。在學習過程中,可以實現A對C、A對B、B對C以及各層內部同學之間的合作、互動,使學習更具針對性,教師也因此可以實現“分身”有術,對某一個層次的學生進行點撥或清掃。在分組過程中要遵循以下原則:
(1)心理零負擔原則:分組前,老師在班級統一進行分組操作方式講解。以讓學習更具時效性和挑戰性,就像打游戲通關一樣充滿樂趣。
(2)家校溝通原則:分組前必須讓班級家長知曉分層定座的目的與意義
(3)組際流動性原則:第一次分組,采取自愿選擇的方式,通過平時課堂評價和學習效果檢測,ABC三層學生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來改變自己的座位。
三、小組合學雙軌運行操作方法
1.分層定座。按學生的英語學習水平將全班分為A、B、C三大組。
2.分層目標設定。根據不同層次孩子的不同學習現狀,設定可達到的基本目標。
3.分層目標檢測。檢測者大體有以下幾種互動方式:A層檢查C層,B層相互檢查與老師抽查相結合(用于較難知識點過關檢查);B層檢查C層,A層相互協作、檢查,老師抽查并協助他們完成拓展內容(用于相對簡單的知識點檢查)。
4.分層評價。每個層次的同學只要達成本層的基礎目標即能得A,挑戰下一級目標成功即能得A+。改變了以往評價中,待優生各項評價持續走低的現象。
5.各層次間座位可流動。一旦學習狀態和學習效果測評欄連續2次超越或被超越,就要調換座位。
6.實現課堂拆分,相同層次的學生集中在一個大組。
7.雙軌運行:學生的初始座位在雙軌運行過程中會發生變
化——依據教學內容的需要進行AC層互動和BC層互動,座位也根據需要臨時調整。
四、實行小組合學雙軌運行機制后給班級帶來的變化
經過三年的實踐和推廣,參與試驗班級達到15個,覆蓋整個高段,操作方式也在學校推廣,在語文、數學學科也被借鑒和運用。有效改變了以往吃不飽、吃不好、吃不了的狀態,每一個孩子在課堂中都是學習的主人,有任務、有目標、有知識支撐,大家都在朝著離自己最近的那個蘋果跳躍,并都能通過自己的努力摘到屬于自己的蘋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