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敏
摘 要:在面向學生開展教育的過程中,教師扮演的并非僅僅為知識傳授者角色,還應成為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究的幫助者、引導者。營造充滿愉悅與活力的課堂氛圍,讓學生以快樂、輕松的狀態來學習知識。針對當前學生缺乏學習主動性的問題,提出激發與調動其興趣的具體策略。
關鍵詞:調動;數學;積極性
學生是教育活動的對象,也是學習的主體。在現代教育中,需要切實發揮學生自身的主動性。教師應積極轉化教育思維與教育角色,以教學活動的組織者與引導者身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相關知識的探索之中,并在主動學習過程中了解與把握相關知識點,內化為學習結構與技能。當前學生在學習中所表現出的主動性偏低,學生學習疲勞感較為突出,為此,老師需要想方設法來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在這里需要關注,采取怎么樣的方式與辦法,才可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以數學教學為基點,思考相關策略與辦法。
一、發揮積極評價的導向作用,激發學生參與積極性
在數學教學實踐中可以經??吹竭@樣的場景:教師在提出問題后,大部分學生都投入到思考之中,并積極爭取發言,如學生回答正確或計算方法獲得教師肯定與贊揚,學生則會更為放松與自信,并獲得一份內在的“滿足感”與“成功感”。在遇到問題時,其也更能投入時間與精力去鉆研。由此可見,積極評價可以為學生主動學習帶來激勵作用。
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我設置了一個相對簡單的問題,這時候有較多的學生舉手,突然我發現一個很不起眼的學生看著我,卻沒有舉手,于是我點名叫他起來回答,他表情上有些吃驚,也沒有預料到會被選中。他緩緩站了起來,聲音很弱,但我聽到了,他的答案是對的,于是我表揚了他:“希望在下次舉手的同學中,你也在。”他微微地笑了一下。由此可以看出,教師應善于把握學生的閃光點,通過積極評價,以表揚與鼓勵評價為主,對學生回答問題不宜給予全面否定,也不宜直接定性為對錯。對于成績偏低的學生,對于學習缺乏信心、動力不足的學生,教師此時不宜再給予過多職責,而是應善于把握學生表現出中的優點,發現其細微的進步,并給予充分鼓勵與支持,告訴學生,只要付出努力,一定會獲得更好的成績。通過發揮科學與積極評價導向作用,可以讓學生獲得學習的動力,提高學習興趣。
二、進行情境創設,提高學生學習動力
在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依據課程內容進行相應的情境設置,情境應具備啟發性,活躍學生思維,并激發學生掌握知識與技能的興趣與動力。
1.引入唱歌、猜謎等方式。對于學生而言,其對這些方式存在著天然的喜好。在數學教學中可以適當引入這些方式,讓平淡與乏味的數學內容變得活潑與豐富起來,把課上得有聲有色,使學生百上不厭。例如,教學“可能性”時,先是教師摸球,讓學生猜猜是什么顏色的,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之后又小組內合作,邊摸球邊猜結果,又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教師需要以具體內容為出發點,在生活之中尋找與教學內容緊密相關的原型,為揭示學習作用與價值提供方法。以“8的乘法口訣”課程為例,在教學中依據螃蟹特征,編寫了一首兒歌,引導學生學習與歌唱兒歌,并在兒歌的基礎上掌握相關的知識。這種方式不僅讓學生更愿意主動參與到學習之中,更感覺到學習數學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學生整體的學習狀態較好,課堂教學效果突出。
2.故事法。教師可以依據課程內容,導入一些故事,讓學生在故事中感觸數學的魅力。學習“解決問題的策略”時,我用田忌賽馬的故事導入,還可以用烏鴉喝水的故事導入……通過這些內容,學生可以感觸到數學方法應用的奇妙,并激發其學習興趣。
3.游戲法。在教師采取游戲法開展數學教學活動時,需充分考慮教學主題,關注學生自身的心理特征與喜好,游戲設計應以滿足學生好玩愛玩的天性,并營造輕松的學習氛圍。在游戲中滲透數學思想,關注學生思考能力、觀察能力與記憶能力等的提升。在教學“觀察物體”時,我讓學生4人一組,一人說,一人摸,一人拿袋子,最后一個人則負責監督,通過輪換來玩游戲,讓學生在游戲中了解了物體的形狀,并培養其學習數學的興趣。
三、提高學習方式的多樣性,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
教師需要切實把握學生的心理特征與狀態,通過創新學習方式,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在“8的乘法口訣”一課的教學過程中,我設計了大量的練習,采用了不同的形式,讓孩子們起來回答問題。如“摘蘋果”這個環節,我先出示一個蘋果,會的同學就站起來回答,先是有一個同學鼓起勇氣站了起來,隨后與蘋果相關的問題增多,站起來的學生也增多,到最后還剩兩個問題的時候,全班學生都站了起來,整節課達到了高潮。通過創新方式,可以調動學生參與熱情。
四、開展適當競賽,提高學習熱情
如采取競賽方式,學生在好勝心的驅動下,希望可以表現更為出色,獲得教師的夸贊。而教師可以把握這種學生的心理,引導學生勇敢面對困難。在課堂上我經常讓同學們比賽口算,如在計算教學中經常設計“開火車”“數學接力賽”等游戲活動,學生對這些游戲特別感興趣,整個班氣氛很活躍,并且當場給獎品,獲勝者很有榮譽感,非勝者很不服,我就鼓勵他們課下多練習,爭取下次有個好成績,這樣大大提高了他們學習的熱情。比賽形式多種多樣,可以全班比賽,可以分男女同學比賽,可以分小組比賽。
總之,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要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在教學中教師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最充分地調動學生積極主動學習。
參考文獻:
[1]卜曉娟.數學課堂中的快樂之旅[J].吉林教育,2010(2).
[2]齊鐵清.小學數學課堂教學[M].遼寧師范大學出版社,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