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進黨
摘 要:創新能力的形成離不開創新意識、創新潛能、創新思維的培養。其主要從三個方面進行:打破舊模式,創設開放性課堂教學,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精心創設情境,力求從“玩”中學,挖掘學生的創新潛能;引探啟發,讓學生自主學習,培育學生的創新思維。
關鍵詞:創新;意識;潛能;思維
古語有云,“教無定法”。面臨“知識爆炸”時代,作為一名培養新世紀人才的教師,如果再用舊的教育觀念、教育手段和教育思想進行教學,是很難培養出適應社會的創造型人才的。同時,創新能力的培養是小學新課程標準實施的重要目標之一,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直接參與探索教學,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開發創新能力,讓學生從學習中體會到成就感,從而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經過十多年的語文教學實踐,本人認為,創新能力的形成離不開創新意識、創新潛能、創新思維的培養?;诖?,對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談幾點粗淺體會。
一、打破舊模式,創設開放性課堂教學,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教學舊模式主要表現在教師較單一的思維定向上,事先設下伏筆,一問一答地理解課文內容。新課標中創新能力的培養要求教師打破舊格局,用全新的面貌去培養學生的多向性思維,讓教師不拘一格地融入學生的學習活動中,成為一名真正的參與者和主導者,達到“生生合作”與“師生合作”的目的。例如:教學《撈鐵牛》一文時,教學目的是通過學習懷丙和尚撈鐵牛的方法,感受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受到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教育。因此,課文中“打撈工作”這部分是每一位教師重點教學的內容,為“打撈鐵?!弊龀龃罅抗ぷ鳎稍O各種教學方法。面對新課程標準提出的“關于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要求”,我不急于講解課文,而是先投影出一副被淹埋在河底淤泥里的鐵牛。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怎樣才能把鐵牛撈上來?然后派各組代表匯報討論情況,比一比,看哪個小組說的方法多,讓學生學會競爭,暢所欲言。
二、精心創設情境,力求從“玩”中學,挖掘學生的創新潛能
輕松和諧的課堂氛圍有利于挖掘和激發出學生的創新潛能。“玩”是一種有目的的教學,這就要求教師精心設計每一節課,讓學生置身于真實的語言環境中去學習語言、積累詞句。如,教學《草原》一文時,課前我搜集了大量的草原美景圖片,制造出文中關于描寫草原的生詞卡,課上先讓學生尋找自己喜歡的圖畫,并說出喜歡的理由。然后,根據各自的審美觀貼詞語,看誰貼得準確而生動,讓學生大膽地“玩”。我充當學生的助手,參與到教學活動中,盡量挖掘學生的內在潛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讓學生在感受大自然美好風光的同時深愛偉大祖國的大好河山,陶冶情操,讓輕松的課堂氛圍寓于教學之中,從“玩”中積累詞句,學到新知識,并挖掘學生的創新潛能。
三、引探啟發,讓學生自主學習,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第斯多惠說過:“科學的知識是不應該傳授給學生的,而應當引導學生去發現它們,獨立地去推論,應當給他們講得盡量少些,而引導他們去發現的多些。”因此,對教師來說,激發學生濃厚的創造興趣和欲望,引導學生多思多問,是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首要工作。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主動學習,把已知的知識與新知識結合起來,產生新的組合體系,這樣就會有所發現、有所創造。例如教學《圓明園的毀滅》這一課時,課文的第二、三自然段的寫法是一樣的,都是屬于方位景點描寫,但是方位和特征不同。課堂上我先講述圓明園的建筑特點:它不但建筑宏偉,而且還是一座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通過對圓明園的介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接著讓學生獨立閱讀課文,然后分小組進行討論,最后在學習小組中推薦代表發言。也就是說,教師事先讓學生帶著濃厚的興趣去了解園林的結構特點和大方位,邊引導邊讓學生親自動筆,畫出各園區的布局,分析園林的結構,尋找園林藝術瑰寶和建筑藝術精華的特征。在這樣的教學中,學生學會了自學,在獨立思考的同時,學會尋找規律,學會與人合作,學會從合作中獲取新的知識,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新課程標準提出了教學方式的三大特點:“自主、合作、探究?!北救苏J為這三點是辯證與統一的。創新能力地培養離不開自主、合作與探究,教師緊緊圍繞這一目標展開學習活動,能很好地促進創新能力的培養。同時,創新能力的培養是多渠道的,但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學會師生合作和生生合作,學會協調和溝通,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主性,轉變學習方式,勇于探究、與時俱進。同時,教師也應多學習、多思考、多引導,結合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勇于探索、大膽實踐,定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促其健康發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