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世明
(福建省三明市建寧縣城關幼兒園)
摘 要:兒童從幼兒園步入小學,會受到自己的性格、學習方法、學習環境等諸多因素的影響,致使其在數學的學習中遇到一定的困難。通過分析數學文化在幼小銜接中的作用,淺析對幼小銜接中數學文化的認識和對策。
關鍵詞:幼小銜接;數學教育;幼兒園
幼兒園和小學屬于兩個完全不同的階段。兒童從幼兒園向小學過渡,學習環境、學習內容和學習方法都產生了本質上的改變,這些因素會對幼兒在后期的學習中產生一定的影響,非常容易導致幼兒出現學習上的困難,尤其是對數學學科的學習。數學是具有高度邏輯性和抽象性的學科,對于學生的系統性和連貫性學習有較高的要求,如果幼兒在幼小銜接中不適應,極易導致學生對數學產生厭惡和恐懼的心理。由此可見,幼小銜接中數學教學的過渡問題非常重要。
一、數學文化在幼小銜接中的作用
(一)感性與理性的有效結合
幼兒園和小學這兩個階段的側重點不同。幼兒在幼兒園階段的學習主要是以感性為主,這個階段的教育目的就是對幼兒興趣和好奇心的培養;而在小學階段,教育模式更加偏向理性,注重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而數學文化的本質不僅包括嚴謹的邏輯性,還包括主觀情感的判斷,因此,數學文化的教育在幼小銜接中可以將感性和理性的培養充分結合起來。
(二)數學文化是向正規教學轉變的橋梁
幼兒在幼兒園階段會接觸到數學文化,并且通過日常生活的積累對知識產生模糊的認識,但是由于沒有經過正規、系統的學習,對知識的理解并不深刻。當幼兒步入小學階段時,會接觸到正規的學習。因此,數學文化是幼兒向正規教學轉變的橋梁。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小學階段的教學也在逐漸向實際生活靠攏,教師應時刻注意引導學生對所學知識的運用,并且運用掌握的知識解釋問題和處理問題,讓學生充分感受到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重要性和意義。
(三)游戲中充滿數學文化
幼兒教學多半以游戲的形式進行,而當幼兒步入小學一年級時,教師會以正規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這也是幼小銜接中數學文化教育成為一大難點的原因。游戲會涉及很多數學文化,比如魔方、數獨等游戲。這種類型的游戲不需要大型場地的支持,不僅可以激發幼兒對數學的興趣,也可以鍛煉幼兒的邏輯思維能力,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這種方式。
二、幼小銜接中數學文化教育的對策
(一)明確幼兒園數學文化教育的目標
立足于幼兒的長遠發展,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改進:(1)幼兒園首先要注重對幼兒數學學習興趣和態度的培養。相關研究表示,幼兒的認知能力與對待事物的興趣和態度有著明顯的相關性,如果幼兒對事物產生興趣,就會不斷地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2)開展實操活動,通過情境創設幫助幼兒培養邏輯思維能力。新課改下的數學學科早已不是單一獨立的學科,它關聯著多個領域,教師應該注重培養幼兒通過知識的積累去解決現實生活中出現的問題的能力。(3)傳授基本的數學知識。在幼兒園階段,不宜傳授邏輯性極強的數學知識,如果幼兒大量地接觸難以理解的知識會產生恐懼和厭惡的心理,因此可以傳授基本的數學知識,幼兒只有掌握了基本的數學知識,才可以通過游戲、活動提高邏輯思維能力。
(二)注重教師本身職業素養的提升
教師應該注重自身職業素養的提升,師資力量是保證教學質量的關鍵。在幼小銜接中,幼兒教師的職業素質直接影響著教學成果,作為一名幼兒教師,首先應該熟練掌握專業知識和理論,并且在對理論知識理解的基礎上,還應該有獨到的見解。其次,必須明確自己的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不應受到家長或是社會中出現的各種風潮的影響,排除一切干擾,通過教育手段發展幼兒的技能和培養幼兒的邏輯思維能力。
(三)注重幼兒園與家長交流溝通,保持一致的教育觀點
在幼小銜接的教育中,幼兒園與家長之間的交流溝通也是至關重要的。幼兒園和家長之間應該在教育觀念上達成一致,共同為幼兒的長遠發展創造良好的機會和條件。幼兒園可以通過召開家長會或是幼兒教育的專題講座來保持溝通。同時還需要關心幼兒的心理狀態,引導幼兒直面和解決問題。家長、幼兒園和小學,三者缺一不可。
(四)明確幼兒園與小學階段的教學差異
幼兒在向小學過渡時,會產生一定的恐懼心理。因此,幼兒教師應該注重幼兒園與小學之間的銜接。比如,可以通過幼兒園與小學教師共同聽課,相互交流溝通探討減小差異的方法,全面了解對方的教育情況和特點,做好幼小銜接,幫助幼兒消除恐懼心理。同時,幼兒園也可以組織幼兒到小學參觀,提前讓幼兒了解小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狀態。
在幼小銜接中的數學文化教育,不僅應該從幼兒園的角度考慮教育問題,還需要結合當今小學的現狀進行調整,避免過度銜接或是銜接不當的情況出現。本文主要站在幼兒園的角度提出了一些教育對策,希望可以對幼小銜接數學文化教育提供一些幫助或啟示。
參考文獻:
[1]張維忠.數學教育中的數學文化[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
[2]朱征平.關于幼小銜接問題的研討[J].幼兒教育,1999(5).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