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凱
(江蘇省徐州市銅山區單集鎮黃集小學)
摘 要:成功的導入,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積極的思維活動,引起學生對新知識的探索欲望。教師基于教學目標和學生實際情況,在設計導入環節時應注意“三宜三忌”。導入問題設計宜精準,避免使用寬泛的發散性問題;教師話語宜簡約,不應出現過多冗長的贅述;話題邏輯宜嚴謹,切勿隨意的生成性追問。
關鍵詞:導入;發散性問題;聚合性思維;最近發展區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盡管導入部分非常重要,很多老師也僅僅是把它當做門面點飾,流于形式。在前不久舉辦的第23屆《現代與經典》全國小學英語教學觀摩研討會中,筆者有幸觀摩了桂××、張×、顧×、林×等老師執教的展示課,得到了很多啟發,遂進行了一番研讀。
一、宜精準,忌寬泛
【精彩片段-導入】1-桂××老師All about animal moms六年級
T:Im your new teacher .Do you want to know something about me?
s:Yes.
【評析】從本課預設的教學目標可以得知:本課教學目標是使學生理解文本并能談論animal moms,而縱觀此段導入設計,會發現這個問題是發散性問題,意在激活學生的知識儲備,激活學生已掌握的不同類別的詞匯。在鍛煉學生思維的同時,也可以很好地拉近與學生的距離。對于六年級的學生來說,這個問題很容易讓學生說出很多,但對于聚焦教學目標比較模糊。通過教學實錄,我們可以看出,大部分對話都是教師的信息追問,而學生有效信息的主動輸出卻是非常少的,說明預設的激活知識儲備的目標沒有充分達成;再一個,我們可以看出學生提出的前兩個問題How old are you?What do you like to do?都是偏離教學目標的,在這兩個問題上占用了近4分鐘的時間。這種發散性問題,不如變成指向性問題,更有利于學生的聚合性思維。例如,可以這樣設計問題:T:Do you like animals?What animals do you like?Why?
二、宜簡約,忌冗長
【精彩片段-導入】1-桂××老師All about animal moms六年級
T:Do you want to know something about me?
s:Yes.
T:You can ask me some questions.
What do you want to know about me?
【評析】精煉的語言能讓學生明確任務要求,教師無意識的重復會對學生的理解造成干擾。在設計話語前,教師不僅要考慮圍繞教學主題設計什么樣的話語,還要考慮為什么要這樣設計,確保每句話語都能發展學生的智力、技能和情感,從而使話語始終能夠圍繞課堂教學的目的展開,更好地完成教學的中心任務。
【精彩片段-導入】2-桂××老師All about animal moms六年級
T:How old are you?Good question,Can you guess?How old am I?Maybe ...
S:Twenty six.
T:Twenty six,Close,any other guessing?The boy,do you want to try?
【評析】因為這個生成性問題與教學目標沒有直接相關,教師提問人數過多,同時教師無意識地重復話語及對學生回答的解釋過多,影響了整個導入部分的流暢性,同時也偏離了教學目標。同樣的,圍繞核心教學目標我們再次發現:在老師過多的解釋與追問下,孩子們口語表達的技能只是停留在碎片化的單詞、短語的層面;情感狀態也只是消極地跟隨;而學生思維張力的主動性不足,同時也缺乏創造性。
三、宜嚴謹,忌隨意
在課堂實錄中,桂××老師的話題鏈是:第一層次:老師通過發散性問題What do you want to know about me?激活學生話語,生問:How old are you?What do you like to do?期間老師生成性追問學生:What kind of movies do you like?然后生問:What animals do you like?老師做動作,學生猜。第二層次:借助歌曲Animal family進入本課話題,老師問Do you like singing?-Whats the song about?What animals do you like?
【評析】通過對話題鏈的分析,在第一層次的話題交流中,因為老師問題指向性不明,導致學生的提問一直游離于教學目標之外。當學生最終問出What animals do you like?時,老師才如釋重負。而從第一層次過渡到第二層次時,老師說:Now,you know some-thing about me. I want to know something about you. Do you like singing?老師的過度語及問題設計較隨意且牽強,話題的邏輯緊密性不夠。
導入環節,盡管只是教學環節中很短的一部分,但它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教師在設計導入環節時,應以教學目標為導向,問題設計宜精準,教師話語宜簡約,話題邏輯宜嚴謹,在學生“最近發展區”搭建階梯,這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有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思維素養。
參考文獻:
劉煒.語言課堂中教師啟動問題:從低劣到優質[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04:9-12.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