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小珍
(江西省宜春市實驗小學)
摘 要:目前,教師在布置小學低年級語文家庭作業的過程還存在一些問題,如作業內容過于單一、容易滋生抄襲現象等。在簡析這些問題的基礎上,淺談小學低年級語文家庭作業的設計與布置策略。
關鍵詞:小學低年級語文;家庭作業;設計;布置
布置家庭作業是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工作中的重要環節,學生可以在完成家庭作業的過程中鞏固語文基礎,復習重點知識,逐步提升語文素養;教師可以從學生的作業中了解學生的知識掌握能力和語文基礎,從而幫助學生解決學習問題,彌補知識漏洞,完善教學方案。但是,小學低年級語文家庭作業的設計與布置工作中依然面臨兩大問題,即作業內容過于單一,容易滋生抄襲現象。本文將簡單分析這兩個問題,并從重視語文基礎、豐富作業內容、營造家校合一模式三個方面來舉例淺談小學低年級語文家庭作業的設計與布置策略。
一、小學低年級語文家庭作業的設計與布置工作的現狀問題
1.作業內容過于單一
據調查了解,當前小學低年級語文家庭作業內容主要包括寫生字、組詞、造句、解答課后習題和練習冊。這些作業內容雖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強化學生的語文基礎,幫助學生復習所學知識,但是長期持續下去,過于單一的作業內容會讓學生覺得很枯燥,逐漸對完成作業失去興趣。
2.容易滋生抄襲現象
布置家庭作業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學生的語文基礎和學習狀況,從而改善教學模式與方法。但是,相同的作業內容很容易滋生抄襲現象,當前部分學生的語文家庭作業所反饋的情況并不真實,他們會直接抄襲參考答案或者其他同學的作業,教師很難從虛假的作業信息中了解學生的真實學習狀況。
二、小學低年級語文家庭作業的設計與布置策略
1.重視語文基礎
教師在設計與布置語文家庭作業時,首先要重視作業的基礎性,可以將全班學生劃分為四個學習小組,依據教學進度讓每一組學生堅持每天完成不同內容的作業。例如,在講解完小學一年級下冊第一單元時,讓第一組學生練習寫《春雨的色彩》這篇課文的生字,用生字組詞并造句;讓第二組學生寫《柳樹醒了》的課后習題;讓第三組學生做《鄧小平爺爺植樹》這篇課文的練習冊;讓第四組學生寫《古詩兩首》的現代文翻譯。這樣不僅可以避免作業抄襲現象,而且有助于強化學生的語文基礎,更準確地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
2.豐富作業內容
教師在布置語文家庭作業時應根據學生的語文基礎分層設計作業,豐富語文作業內容。對于語言表達能力良好、語文知識較為豐富、具備寫作天賦的學生,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讓他們創作童話、詩歌或者看圖練筆。例如,在講解《雪孩子》時,讓他們以“雪孩子變成白云以后”為話題續寫故事;在解析《哪座房子最漂亮》時,讓學生以“我們的校園”為題寫小詩,以此全面發展學生的文學創作天賦。對于語文知識掌握能力較強的學生,教師可以引導他們獨立完成課后習題和語文練習冊,以此培養學生端正的學習態度。對于語文基礎相對較差的學生,教師應引導他們在練習寫生字、組詞、造句的基礎上,通過查字典和參考輔助資料的方式來查閱并解釋重點字詞的意義,幫助學生奠定穩定的語文基礎,逐步提升語言表述能力。例如,在講解《月亮的心愿》這篇課文時,讓學生用“另”“病”“累”“顧”“簾”“女”“戶”“背”“裝”“悄”“因”“離”等生字組詞并造句,讓學生解釋“心愿”“自言自語”“春游”“艷陽天”“郊游”等詞語的意思,引導學生理解課文主旨,并提出問題:月亮為什么會改變心愿?你有什么心愿?從而逐步提高學生的語言理解能力,發揮學生的想象空間。另外,教師可以在語文家庭作業中融合“聽說讀寫”相統一的內容,引導學生每天堅持讓父母為自己聽寫生字,學會用自己的語言描述課文,通過朗讀來培養語感,并堅持寫日記,這樣有助于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作業質量,發展學生的語文素養。
3.營造家校合一模式
小學生年齡小,自控能力較差,部分學生不認真完成作業,喜歡抄襲參考答案,對于這一問題,教師應注意加強與學生家長的溝通和交流,通過營造家校合一模式來引導學生獨立、認真地完成家庭作業。教師可以告知家長每天堅持為學生聽寫10個生字,不讓學生過度依賴參考答案或者借助網絡工具搜索答案。小學語文學習的基礎就是識字、寫字,每天列出10個生字,先讓學生利用15分鐘記、寫,然后家長對學生進行聽寫,寫錯的或記不住的讓學生鞏固記憶,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為小學語文學習打好基礎。學生完成作業以后,家長可以讓學生得以適當放松,如看電視、做體育運動等。
綜上所述,教師在布置和設計小學低年級語文作業時應依據教學內容與進度以及學生的語文基礎,分層布置作業,重視家庭作業的基礎性,豐富作業內容,通過家校合一模式來增強學生的自控能力,引導學生獨立、認真地完成作業。
參考文獻:
[1]任蕾.小學低年級語文家庭作業的設計與布置[J].新課程學習(上旬),2014(8):128-128.
[2]馬學峰.新課程標準下小學語文家庭作業的設計[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1,24(10):105-106.
編輯 張 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