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曉萍
(甘肅省嘉峪關市建設路小學)
摘 要:學生不守紀律的原因,是學生有抵觸情緒。紀律不好,影響學生的學習,要想形成良好的班風,就要建立班級規章制度,形成健康的輿論。班主任與課任老師之間要多溝通,發揮班級教師集體的作用。教師要以身作則,對班級學生的紀律教育要嚴格要求,常抓不懈,才能保證教學質量。
關鍵詞:規章制度;健康輿論;常抓不懈
在教學中,有時會碰上課堂上總是亂哄哄的班級。雖然是在上課,教師站在講臺上,但一些學生甚至許多學生若無其事地說說笑笑,除了沒有人走出教室外,看不出有什么別的紀律約束。這種情況不是個別學生不守紀律的問題,而是全班學生的紀律問題。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沒有形成良好的班風。
一、班級學生紀律不良的原因
1.有的班級的學生在多數課堂上紀律好,唯獨在某一位教師的課堂上總出問題,有時還會很嚴重。這可能是教師對學生要求不嚴,對個別學生的紀律現象不管不問,慢慢影響到大多數學生;也可能是教師在全班學生面前對某些學生的行為批評教育不當,冤枉了個別學生,給全班學生留下了不良印象,進而使學生形成了偏見,師生之間潛伏著一種抵觸情緒。在這種情況下,當個別學生有不守紀律的行為時,他不但感受不到集體對他的壓力,反而得到公開的或暗中的支持,甚至有的學生跟著起哄,進而影響到全班紀律。
2.一個班上如果大多數學生都不遵守紀律,課堂上學生都很隨便、不認真聽課,不積極配合教師的教學活動,就是我們常說的“亂班”。這樣的班級沒有集體觀念,不顧大局,不講合作,不為集體爭榮譽,學生之間不團結。有紀律問題的學生總是千方百計挖苦、嘲諷、打擊表現好的守紀律的學生。班級風氣不正,學生怕在班級中被孤立,失去朋友。于是明知不對也不得不跟從附和。所以這樣的班級常常是喧鬧的、混亂的。
二、班級紀律不良的教育
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實踐使我體會到,高年級學生的班級紀律管理是個難點,最容易出現班級學生的紀律問題。班級問題不是個別學生的問題,也就不能通過解決一個學生的問題來維持紀律,那樣就只能是“按下葫蘆浮起瓢”,治標不治本,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當然有時候個別學生的作用也是不能忽視的。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所以,班級學生紀律不良要從群體入手,要從建立健全班級常規管理制度開始。
1.建立班級規章制度,形成健康輿論
班級紀律不好主要是沒有建立好的規章制度,所以要重新提出適合班級特色的、學生可操作的要求。我的經驗是,在制定班級規章制度時,調動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發動學生討論“我們班級紀律問題出在哪里?為什么?要不要改變?怎樣改變?今后怎樣做”等問題。一般來說,大多數學生,即使學習不太好的學生也都是想學習的,不愿意亂哄哄地混日子。因此要制訂出共同遵守的規則,規定執行的辦法,建立起自我管理、自我監督的機制并嚴格執行。如值日班長制,讓每個學生都參與管理,教師盡量少作具體監督,對不守紀律的學生盡量讓值日班長去處理,從而讓學生自己管理自己。我還建立起“班級之星”評選制度,利用每個星期五的班會總結本周的情況,將在本周學習、紀律、衛生等方面表現優秀的學生評為“班級之星”,把他們的事跡張貼在學習園地里,還有表現好的小組集體、先進路隊的事跡等也張貼在學習園地里,號召其他學生向他們學習,逐步建立起學生的集體主義意識,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從而形成良好的班風。
2.班主任與課任老師之間要多溝通,發揮班級教師集體的作用
班主任在校長、副校長、教導主任的領導下,把學校的統一要求,把班級制定的規章制度,在全班具體化。實施這些具體化要求,僅靠班主任一個人是不行的。如果班級課任老師都能和班主任通力合作、團結一致,把全校總的要求和本班具體化的規定,有機地融合在教學工作中,去嚴格要求學生,那么教育效果將大大超過班主任一個人的力量。反之,則會造成學生不知所從。有的教師上課班里總是亂哄哄的,說:“課堂上學生太亂沒法上課。”遇到這種情況,我就深入課堂跟班聽課,幫助課任老師整頓課堂紀律。及時了解學生的紀律情況,及時了解紀律有問題的學生的思想動態,并與紀律有問題的學生談心,了解學生對課任老師的要求。同時與課任老師及時溝通,并把學生的要求告訴課任老師,建議他們努力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多多關心愛護有紀律問題的學生,以心換心,學生就會為教師的真誠態度所感動,學生就會佩服教師的氣量,對自己的不良行為感到內疚,從而與教師真誠合作。這樣學生紀律不良的問題就容易解決了。
3.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
教師要以身作則,身教重于言教。教師不但要用語言對學生進行說服教育,而且更重要的是要言行一致、身體力行。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必須首先做到,率先垂范,起到榜樣的作用。如果要求學生不遲到、不早退,而教師上課遲到早退,那么學生是不會遵守紀律的。學生對這種不合理的現象是非常敏感的,學生對言行不一致的教師是不信任的。學生對教師不信任,就會在教師面前出現不守紀律的現象。這一點非常重要,這也是解決學生紀律不良問題的關鍵。所以在教師和學生的相互作用下,要特別重視榜樣的作用。
總之,在教學中,學生有好的紀律是實現學校教育教學任務的基礎和手段。良好的課堂紀律,良好的班風、學風,是有效地進行教學的保證。所以,對班級學生的紀律教育要嚴格要求,要常抓不懈。
編輯 鄭曉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