宓芳羽
(浙江省慈溪陽光實驗學校〈小學〉)
摘 要:“讓美文浸潤身心,在美文意境中暢游”是每個語文教師所追求的精神樂園,引領學生誦讀美文,更是每個語文教師的責任。讓學生沉浸在美文的世界中,盡最大可能去吸取美文的無窮精華;讓千百年積累的美妙的修養和哲學不露痕跡地從孩子們的日夜誦讀中滲入血液,滲入他們生命的深處。
關鍵詞:美文誦讀;提高修養;啟迪心智;多重誦讀;教學相長
何謂誦讀?竇桂梅老師在2009年全國青年骨干教師培訓全國“新經典”大講壇的一次講座中指出,誦讀是指把訴諸視覺的文字語言轉化為訴諸聽覺的有聲語言的活動。誦,是說聲音的清澈、響亮;讀,就是讀書、念文章。誦讀也可以叫朗讀,就是“取他人所做、由自己所讀、為別人所聽”,產生“情動于中、聲形于外”的效果。
那么,為何要誦讀?誦讀對于學生和教師的意義何在呢?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說。
一、誦讀美文,提高學生的自身修養
“腹有詩書氣自華。”美文凝聚了許多文人的自身感悟,他們用自己讀到的睿語哲思,表達了自己對人生、對生活的看法。美文濃縮了無數文人的思想精華,極易感染和熏陶人。誦讀美文,可以提高自身修養;誦讀美文,可以清靜靈魂;誦讀美文,可以幫助感悟深刻人生。
誦讀美文,不光和高尚的人進行了交流,更能擴大視野,形成有個性的文化氣質,塑造文化靈韻,在無形中追求千百年來的中國儒雅風范,塑造個人文化品格,厚積中華人文底蘊,真正做到“腹有詩書氣自華”。
二、啟迪心智,充實學生的童年記憶
誦讀美文,其本質就是增加小學生的語言積累。而新課標最為重視積累。反復誦讀,可以讓美文在孩子幼小的心靈中不斷地反思內化,在默默無形中開發他們的智慧,促成學生人格的全面成長,使美文所蘊含的精華潛移默化地成為他們一生高遠見識和優美人格的源頭活水。古人也有說:“讀書百遍,其義自見”“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精思子自知”。
讀得多了,許多原來理解不深的東西自然能做到“無師自通”。小學語文教育專家張慶曾講過這樣一個比喻,他說:小時候讀書、背書,猶如在天空布云彩,云彩積厚了,自然就會落雨。對文章的理解是站在誦讀的基礎上的,誦讀有閱讀價值的美文,也是一種回歸傳統的直覺語文教學。這樣的方法,讓學生的童年有更美好的記憶,有更無形的積累,有更充實的體會。啟迪心智,更使無痕教育得到了更大的落實。
三、多重誦讀,書香滿溢人生一路
我們班級的美文誦讀已經持續了三個學期。每天晚上的7:00-7:30是我們班的閱讀課。在閱讀課上,我安排多種方式讀:師生齊讀、小組讀、輪讀、對讀、游戲讀、分角色讀、表演讀。
課堂外,孩子們還想出了各種方法進行誦讀:(1)孩子們喜歡抽簽,那就讓他們模仿抽簽的樣子作美文簽,簽的一面上有美文題目,另一面上有美文語段,抽到美文題目的要誦讀相應的語段,抽到美文語段的要說出作者,對方要讀出相應的語段。(2)一口氣熟讀法。有的同學把它叫做狂讀法,也就是模仿李陽的瘋狂英語。多讀,大聲讀,和老師、同學一口氣賽讀,要求口齒清楚、語句連貫,這樣讀著讀著就能背誦了。這是誦讀美文最原始也是最好的方法。(3)理解背誦法。先理解美文的大意,然后順著意思背。(4)想象畫面法。邊讀邊展開想象,在腦海中形成畫面,還可以給美文配上插圖,根據圖畫來誦讀美文。另外還有“加動作表演法”“看錄像反讀法”“表演配音法”等。多種形式的美文誦讀,展現大家的記憶力,凸顯大家的團結精神,讓孩子有成就感,他們也十分樂意誦讀美文。當然孩子的積累也是不可小覷的。現在他們常常在無意間就冒出一兩句富有哲理的美文語句,令人驚艷。
四、教學相長,提高教師的自身素質
當然,要想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沒有教師的身體力行是不行的。竇桂梅老師說:“母語是可親的,優秀語文教師都能夠懂得,觸摸她最好的辦法就是讀。快樂地誦讀意蘊靈秀的句子,徜徉于童趣盎然的兒童文學名著,何其幸福。只有通過誦讀這樣一個詩意的途徑,才能感受并傳達母語溫暖的教師,才有可能借助并運用這樣的形式,把學生帶到母語溫暖的懷抱中。”我們作為語文教師,和學生共同誦讀美文是一個品讀人生百味,修養自身性情的美妙時刻。學生看到老師如此樂于誦讀,怎能不提起誦讀興趣呢?美文的誦讀,更有助于教師優化自身誦讀技能,凈化自身心靈感悟,升華自身教學情感,做一名純粹的語文教師。
讓我們和學生一起“左手書香,右手誦讀,在生命的兩旁,隨時播種,隨時開花,將這一徑長途點綴得花香彌漫”。
參考文獻:
[1]俞平伯.關于治學問和做文章[J].求知導刊,2015(12).
[2]張天川.淺說經典誦讀教學的有效性[J].中華活頁文選(教師版),2009(9).
[3]農永華.小學經典詩文誦讀教學的實踐與探索[J].小學教學參考,2013(24).
[4]陸蓓蓓.讓背誦成為一種習慣,讓積累成為一種風尚[J].新課程(小學),2010(3).
編輯 白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