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文娟
(福建省泉州市豐澤區第一中心小學)
摘 要:看圖作文是低年級語文教學重點之一,更是難點之一。如何增強看圖作文教學質量,為學生插上寫作的翅膀,是每一位小學語文教師都在深入思考的問題。分析了低年級看圖作文教學存在的問題,并探討了改善教學不利局面的具體措施,與諸位語文人共同研究。
關鍵詞:低年級語文;看圖作文;教學分析;北師大版
低年級語文看圖作文對學生觀察能力、分析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要求較高,低年級學生普遍面臨看不懂圖畫內容、不會準確表達心中所想的問題。教師應當根據低年級學生實際情況,有的放矢地進行寫作教學設計。首先,教師要明確低年級學生看圖作文的主要問題是什么。
一、低年級學生看圖作文主要問題
低年級學生年紀小,認識經驗和識字水平有限,看圖作文容易遇到兩個問題:“看”和“寫”。想要學生作文,首先是讓他們了解圖畫里面的內容,但是由于知識儲備不多,因此大多數時候,學生并不能正確接受圖畫信息。其次,即便學生很好地掌握了圖畫的大致含義,但是鑒于語言表達能力有限,他們不知道應該選用什么詞語準確表達所感所想,也影響到了寫作質量。
二、低年級看圖作文教學策略
(一)看懂圖畫,培養觀察能力
“看”是低年級語文寫作教學要解決的第一個問題,提高學生看圖作文能力,教師應當從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入手,促使學生看懂圖畫,明確圖畫內容包含的具體意義。低年級學生的觀察能力普遍較弱,平時的看圖作文訓練過程中,教師要教給學生一定的觀察技巧,例如從遠及近觀察、從上至下觀察、按時間順序觀察、按空間順序觀察。當學生充分了解了觀察方法,他們就不會看不懂圖畫了。
以北師大版一年級下冊85頁“看圖講故事”教學為例,為了讓學生有話可說、有話可寫,我告訴他們看圖時不能只看一部分,應該按照從上至下、從遠到近、由主至次的順序依次進行觀察。按照這樣的讀圖習慣,學生看到天上正是一輪驕陽,下面有一片海灘,海灘上有一棵椰子樹;遠處是大海和藍天,近處是一個小男孩和一只大象;他們正在給對方洗澡,他們的臉上都露出了滿足的笑容。
(二)發揮想象,引申圖畫含義
如果看圖作文只停留在觀察圖畫內容方面,那么寫作教學效果將會大大降低。由于篇幅局限,圖畫所表達的信息總是不那么全面,除了還原圖畫本來內容之外,教師應當引導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適當引申圖畫含義,將圖中沒有完全表達出來的信息補充完整。例如:圖畫中的人物會說什么話?人物內心活動是什么?之前或者之后發生了什么事情?人物要做什么?通過這種合理想象,不僅可以進一步豐富作文內容,同時也有效培養了學生的想象力,實現了語文素養的發展。
北師大版一年級下冊85頁“看圖講故事”的教學中,出于豐富學生寫作體驗的目的考慮,我引導學生在原圖基礎之上進行了合理想象,教學效果非常好。因為教材只給出了一幅圖片,所以我問道:小男孩和大象為什么要洗澡呢?海邊沒有熱水器,他們洗澡用的水是怎么來的呢?他們的臉上為什么露出了滿意的笑容呢?我們可以從中受到什么樣的啟發?以上問題很好地對學生進行了一番提示,按照這幾個問題,學生展開了熱烈討論。他們發揮想象力,積極分享自己的看法與建議。有人指出:天上太陽太大了,海邊有一顆椰子樹,說明現在是夏天,所以他們是玩得太熱了,身上流汗就要洗澡。還有人指出:大象的鼻子那么長,它可以把水吸到鼻子里面,然后撒到小男孩身上,小男孩再用水管接住,就能和大象一起洗澡了……每個人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課堂氣氛相當熱烈。經過如此想象與討論,學生就不愁無話可說、無話可寫了。
(三)加強訓練,全面提高能力
誠如杜甫所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想要全面提高低年級學生的看圖作文能力,增強寫作教學質量,根本問題在于加強訓練,督促學生擴大閱讀量。當前低年級語文教學普遍存在看圖作文教學時間不足、訓練力度不夠大的問題,學生不能得到針對性訓練,寫作質量自然難以顯著提高。相比較中、高年級學生,低年級學生語文學習任務相對比較輕松,因此教師應當引導他們有效利用課余時間,積極參與寫作訓練,慢慢進步。教師可以每隔一段時間,例如一周、一個月、半學期,為學生推薦繪本,并要求一定的閱讀量,定期通過看圖作文訓練的方式檢查閱讀情況。這一方面極大調動了學生語文閱讀積極性,另一方面積累了更多的閱讀材料,以后學生再遇到寫作任務也就游刃有余、毫不畏懼了。
看圖作文能力培養是小學語文教學內容有機組成部分之一,加強低年級看圖作文教學策略分析,對于全面實現語文課程教學目標具有現實意義。教學實踐證明,看圖作文能力的提高是一個難度較大的任務,絕不是一蹴而就的。全體語文教師應當展開深入持續的教學研究,一步一個腳印,促進低年級學生語文寫作能力的穩步提高。
參考文獻:
[1]陳明.小學交際語境寫作教學策略初探[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6,10(7):123-124.
[2]孫愛平.新課標下小學語文的個性化作文教學探討[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5,8(7):56-58.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