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市特殊教育學校)
摘 要:所有的特殊兒童都是各不相同的璞玉,等待老師去雕琢,每個孩子的內心世界都是一座寶藏,期待教師慧眼識辨、精心開采。通過近十年特教工作,深刻體會到美育對殘疾兒童能進行正確的審美觀點、健康的審美情操、高尚的審美理想教育,能使遲開的花朵更鮮艷。
關鍵詞:特殊兒童;愛心耐心;美育教育
特殊兒童的家長大多數不理解孩子的內心,更不會引導教育孩子,所以特殊孩子的心理是極其孤獨、脆弱和自我封閉的。特教老師要用專業的理論,足夠的愛心、耐心與他們溝通、交流,慢慢地走進他們的內心世界,與他們心貼心地溝通,使他們對特教老師有足夠的信任,這樣他們才能夠敞開心扉,與我們交流。再通過各科教學滲透美育教育,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和藝術愛好,使他們能和健全人交流,慢慢能夠融入主流社會。
我剛接任盲班班主任工作時,班里有位盲童,不愛上學,總是找很多的理由回家,任老師、家長怎么哄、勸都無濟于事。我關心地拉她的手,她就使勁摔打,對我關心的反應是變本加厲,她的心理防線相當強,以特殊兒童的犟勁與我抗爭,總之就是不想去教室。家長萬般無奈時,我便蹲下身子理了理她凌亂的頭發,輕聲問道:“是麗麗同學吧?”她一聲不吭。我又問:“怎么了,學校里一點都不好嗎?”她還是不理我。“唉……”家長在一旁也無奈地搖搖頭。面對焦急的家長,我只能暗暗地調整自己的思路。為了能讓麗麗理睬、接納我,我試圖用一些簡單易答的小問題打開她的心靈之門,我不斷地變換溝通的語氣和語言,同時認真觀察她的舉動,我發現她總是手里玩弄著紐扣,我靈機一動取下自己的帽子飾品,一邊遞給她一邊說送給你的,她摸著毛茸茸的飾品,臉上流露出一絲喜悅。我便說想帶她去看看更多的玩具,她小心翼翼地走到我跟前,表示愿意。拉著她的手我邊走邊進行換位思考,抓住他們的喜好才是走向他們內心最好的通道。
愛是教育的最好手段,愛心可融化心靈之冰,開啟智慧之門,唯獨從童心出發,用心關愛,才能打動學生心靈的深處,架起溝通的橋梁。那天后,我隨時將麗麗領到辦公室,和她玩,和她談話,開導她、從她身上尋找閃光點賞識她。孩子畢竟思想單純,漸漸地她喜歡我了,性格也開朗了許多。此時的她,臉上沒有了憂郁,露出了天真燦爛的笑臉,為了能和她拉近心靈的距離走得更近,我把她帶到其他老師的辦公室、其他的班級里,讓她和老師、同學一塊玩游戲,逐漸地她和同學們融為一體。只有老師對學生傾注真誠的情感,解開他們的心鎖,才能讓學生在融洽的師生關系中得到快樂和溫暖。
“天生我材必有用。”我深信每個孩子都有其鮮明的個性和獨特的能力,特殊兒童先天比不上普通的孩子,但我深信在老師的精心呵護下,在自己的努力下,我們的孩子也能達到一定的高度,能夠自信、自強、自立。對于視力殘疾的人,音樂似乎與他們有著特別的親和力。盲童對于音樂的接受力和感悟力,有著得天獨厚的天賦和可塑性。歷史上也有許多著名的盲人音樂家,如中國古代的師曠、中國近代的阿炳等,他們都是盲人,在音樂上都取得了驕人的成績。通過適合孩子的美育教育,則會幫助孩子發現這扇未打開的窗。
教師能根據孩子的天賦因材施教,照樣可以讓遲開的花朵更鮮艷。說不定特殊兒童的特長是今后進入社會的立足之本,只有“揚長”才能更好地發揮優勢,為了讓像麗麗一樣的孩子們找到適合自己的一片天空,通過多種美育教育的嘗試,我發現他們同樣具有很強的可塑性。很多孩子聲音清脆悅耳,樂感不錯。經過一段時間的教學,我發現他們不像人們想象的那樣,他們對音樂的接受能力比較強,音唱得也比較準,聲音甜美圓潤。一兩年后,她獨唱《拾稻穗的小姑娘》等歌曲,甜美的聲音,可愛的樣子,一次又一次地打動了太多的觀眾,演出現場雷鳴般的掌聲久久不息,孩子們一次次的演出使我受到了很大的鼓舞。一次偶然的機會又參加了省里殘疾人的演唱會,麗麗又獲得了優秀獎。從此她對音樂情有獨鐘。她好像找到了自己的樂趣,找到了她的夢想世界,對音樂的學習更加刻苦認真了。托爾斯泰曾經說過:“藝術感動人的力量和性能,就在于把個人從離群和孤單之中解放出來,就在于使個人和其他人結合在一起。”
總而言之,特殊兒童通過各科的美育教育,逐步加深對學習的興趣,可以很好地讓特殊兒童融入各種藝術的世界中,從此遠離孤單,消除自卑心,以便達到幫助特殊兒童建立起對生活、對學習的自信心的目的,讓他們置身于不斷努力和學習的世界中,充分地感悟生活中的真、善、美,真正做到自強自立。
作者簡介:高育紅(1974.10—),女,就職于定西市特殊教育學校,一級教師,研究方向:音樂。
編輯 司 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