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墨
(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永豐鎮中心小學)
摘 要:人才不僅要有專業技能,還應該具有合作的意識和習慣,具有團隊意識。要成為復合型的人才,要一專多能。面對這樣的變革,作為一級人才培養機構的學校應該怎樣轉變學生的教育模式讓學生成為適合未來社會發展的新型人才,這是我們一直都要面對的一個課題,也是我們在新時期教育和教學任務的一個核心內容。
關鍵詞:學生社團;活動計劃;活動目標
面對信息技術模式下的社會變革,人才的培養標準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單純的有業務、有專業等都不是合格的人才,人才不僅有專業技能,還應該具有合作的意識和習慣,具有團隊意識。要成為復合型的人才,要一專多能。面對這樣的變革,作為一級人才培養機構的學校應該怎樣轉變學生的教育模式讓學生成為適合未來社會發展的新型人才,這是我們一直都要面對的一個課題,也是我們在新時期教育和教學任務的一個核心內容。尤其是針對農村小學學生的能力培養問題,更是值得我們探究和探討。
永豐鎮中心小學創建于2006年,前身是永豐中學,后因學校布局規劃調整建校更名至今。學校地處312國道旁,與河西走廊重要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西路紅軍遺址緊緊相連、交通條件便利,配套設施齊全,辦學特色突出,文化底蘊深厚。這樣一所學校對于學生能力的培養更是要有一種創新意識。小學生社團活動正是針對學生能力培養和合作溝通意識培養的有效途徑。
一、正確理解學生社團的含義
學生社團顧名思義是學生內部的組織,是一種非校方的群眾性組織,是學生依照自己的興趣愛好自由組合的團體。社團內學生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為主旨,充分體現自我的意識和特點,是學生發展和培養自己興趣愛好的一條好途徑。學生社團活動的特點是業余性、靈活性、多樣性等團體,團員的流動性很大。小學生因為其年齡特點,他們在組建社團時離不開學校和老師的幫助,學校和老師引導學生根據他們的興趣愛好和心理特點等自由組建起社團活動,社團具有弘揚校園文化、活躍學習氣氛、形成學生內部的良好風氣等優勢,還可以形成學生自我管理能力、自我規劃能力,具有豐富學生業余生活、形成多種興趣愛好特點。學生社團是學生喜歡的組織,也是學生喜歡的業余活動。
二、針對實際情況選擇正確道路
農村小學的硬件設施投入不如城市小學多,我們提出社團活動正是為了適應新時期新的人才培養模式的做法。學生社會團活動是源自于國外大學里的成功經驗,引進我國的中小學,成為一種校園文化的標志,也是一所學校文化氛圍的標志。成立學生社團可以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提高學生的溝通和協調能力,對學生的健康成長非常有利,也是踐行新課改理念的體現。學生在社團內可以形成一定的組織能力,團隊的領導者更是可以形成較強的領導能力和協調能力。社團活動根據具體內容還可以選擇走進社區或進入社會,這樣一來可以讓學生接觸到社會,更真切地認識社會。尤其是在新課改的大趨勢下,組建學生社團已經成為一種新的課程教學模式,并逐漸形成了校本課程體系下的社團活動模式。因此我們針對學校的實際情況和師資配備情況,確定了本校社團活動的基本思路。如今社團活動的理念和理論已經成為城鄉學校普遍關注的問題。
三、有效開展社團活動的策略
學生社團活動的有效開展是一項科學性很強的活動,如何使活動開展得更有效,需要我們認真對待。下面就這方面的問題談談自己的認識。
首先要制定相關的社團活動標準,社團課程的標準是維持社團有效和長久運轉的方向盤。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生理特點都決定了他們的自我組織和自我管理能力不是特別強,需要教師的引導和規范,幫助他們制定活動課程標準,設定活動的目標。社團活動的效果需要進行評估和考核,所以學校和老師要幫助學生制定考核和評價的標準。
其次是制訂活動計劃。社團活動是要在計劃的指導下開展,沒有計劃便沒有具體的活動內容。學校的社團活動要納入學校的整體工作計劃,統一組織人員管理,負責給社團活動提供活動場地、設備、時間等學生無法自己完成的設施。社團可以按照學校和班級兩個級別來設置,學校按照師資情況給學生社團配備恰當的輔導老師以便幫助學生開展活動。具體的分工應該歸學校少先隊管理,對學生社團活動的安排、協調、課時、內容等進行統一的安排和協調,保證活動的有序、有效開展。
學生社團活動是最近幾年誕生的一種形式,所以學校在開展這類活動時,需要學校和教師的引領和引導。對社團活動要進行有組織、有計劃、有考核的組織和開展,保證活動的有效開展。為學生的綜合發展和終身學習意識的培養做出努力,為學生未來適應社會能力的形成打好基礎。
參考文獻:
[1]廖良輝.中美小學生社團管理比較:以美國哈佛大學為研究實例[J].青年研究,2015(4).
[2]丁學國.試論學生社團在學生道德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J].青年研究,2016(2).
編輯 司 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