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伊春市委書記 高環
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 ”重要思想 書寫好林區轉型發展新篇章
中共伊春市委書記 高環
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伊春一周年之際,中共伊春市委書記高環在學習研討“兩山論”重要思想研討會上做主題演講
在總書記考察伊春一周年之際,伊春市委、市政府深入學習研討“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重要思想,共商生態保護與轉型發展大計,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2016年3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黑龍江省代表團審議時指出,“要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劃定生態保護紅線,為可持續發展留足空間,為子孫后代留下天藍地綠水清的家園。綠水青山是金山銀山,黑龍江的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同年5月23日,總書記來到伊春考察時強調,“生態就是資源、生態就是生產力。我國生態資源總體不占優勢,對現有生態資源保護具有戰略意義。伊春森林資源放在全國大局中就凸顯了這種戰略性。如果僅僅靠山吃山,很快就坐吃山空了。這里的生態遭到破壞,對國家全局會產生影響。國有重點林區全面停止商業性采伐后,要按照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的思路,摸索接續產業發展路子”。總書記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重要思想和對伊春的特指要求,為伊春綠色化轉型發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科學的方法論。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重要思想,是中國傳統生態智慧的現代表達,是馬克思主義生態觀的中國探索,深刻闡明了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的辯證關系。習近平總書記用綠水青山、冰天雪地喻指生態環境,用金山銀山喻指經濟發展,語言樸實、內涵深刻,既來自于實踐,又指導實踐。從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基本理念,到對“兩座山”之間關系三個發展階段的深刻總結,再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延展、豐富和升華了“兩山論”,形成了日臻完整的思想論述體系。這些論述蘊涵了中國傳統文化中和諧平衡思想的內在要義,強調的不是靠山吃山消耗資源的“竭澤而漁”,也不是貧守青山無所作為的“緣木求魚”,而是把生態作為一種生產力,堅持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實現經濟社會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生態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是經濟發展的自然前提。對生態充分尊重,經濟發展才能健康、穩定、可持續,才不會偏離以人為中心的根本目的和原則,才不會走“先破壞后治理”的老路,充分體現了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方法論,形象表達了黨和國家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鮮明態度和堅定決心,是指導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遵循。
作為國家重點國有林區,400萬公頃廣袤而又浩瀚的大森林,標注了伊春“生”的基因。70年的發展歷史,生動演繹了從“兩山論”,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重要思想的實踐認知,留下了一個個訴說著不同時期、不同階段轉型探索的時代印跡。
伊春再次榮膺“國家衛生城市”稱號
1948年至1999年,是“向綠水青山要金山銀山”。這一時期,是以木材生產為主時期,火熱的林業生產奠定了林區“興”的根基,但靠山吃山,一味索取,在為國家貢獻木材的同時,也造成了資源的過度消耗,到20世紀80年代中期,伊春陷入了資源危機、經濟危困的“兩危”境地,可采資源枯竭,森林生態功能減弱,成為全國資源消耗最快、貧困程度最深的重點國有林區。因林而“衰”,讓伊春感受到了破壞生態所帶來的痛楚。
2000年至2011年,是“既要金山銀山,也要綠水青山”。這一時期,伊春開始向以生態建設為主、木材生產為輔轉變。隨著國家天保工程實施,伊春木材產量大幅調減,森林資源得以休養生息,林區也開始了緩危解困、分散突圍的艱難探索,“轉”的希望開始孕育,危機、危困局面逐步轉變。
2011年以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已經成為林區的共識。伴隨著《大小興安嶺林區生態保護與經濟轉型規劃》正式實施,2011年我們主動停止了森林主伐,2014年又全面停止了森林商業性采伐,徹底終結了林區延續60多年的木材采伐歷史,開啟了轉型發展新征程,探索走出了一條保護與發展并行不悖的綠色化轉型發展之路。
市委書記高環心系項目建設
韓庫市長到上甘嶺區溪水經營所退休職工劉養順家走訪
因林而生、因林而興、因林而衰、因林而轉,繪就了伊春林區發展的歷史篇章。“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重要思想,賦予了伊春這個老林區新的生機與活力,展示出強大的思想力量、真理力量,成為林區廣大干部群眾的自覺行動指南,引領伊春林區邁入生態文明建設新時代。
總書記在伊春考察時說,你們對“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有了認識和詮釋。感到你們找對了道路,我就放心了。停止采伐了,林業產業并不是衰落了,也不是走入低谷了,而是伊春、伊春,柳暗花明又一“春”。希望你們再接再厲,繼續努力,書寫好林區轉型發展新篇章,讓老林區煥發青春活力。
殷殷的囑托,巨大的鼓舞,強大的動力。牢記總書記囑托,沿著總書記指引的方向,我們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重要思想,堅持以生態為主導,打生態牌、走特色路,用綠色發展謀篇,向綠色要效益,念好山水經、冰雪經,揚綠水青山之長,借冰天雪地之勢,做大一產抓特色,做優二產抓提升,做活三產抓拓展,加快構建以森林生態旅游、森林食品加工、林都北藥開發、家具制造和木制工藝品生產“五大生態主導產業”為支撐的綠色生態產業體系,叫響綠色生態金字招牌,推動了生態優勢向產業優勢、經濟優勢轉化。生態要素競相迸發,生態生產力充分涌流,綠水青山、冰天雪地,變成了“真金白銀”。
我們建好生態功能區,保護好“綠水青山、冰天雪地”。保護好生態,就是保護好“綠水青山”,有了“綠水青山”才會有持久的“金山銀山”。堅持把生態作為伊春發展的“根”和“魂”,牢牢把握國家生態功能區定位,全面提升生態保護和建設水平,促進森林“三大效益”相得益彰、融合發展,爭當生態文明建設標桿。堅持嚴管資源保生態。防火防墾防盜防掠青“四防”并舉,林木林地一體保護,以系統化的思路提升保護質效。堅持道法自然保生態。遵從生物共生共榮規律,注重森林、濕地、河流、野生動物整體保護,建成各級各類自然保護區21個、67萬公頃,自然保護區覆蓋率居全省之首。堅持嚴格制度保生態。實行了生態建設年度報告制度,嚴格落實領導干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制度,全面開展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制度,探索編制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發布生態建設年度報告,推動林區生態價值觀形成。堅持轉變生活方式保生態。主動開展生態移民工程,完成林場(所)撤并55個、搬遷35060人,年直接減少木材消耗100萬立方米。嚴控污染物排放,提倡綠色出行,更換節能環保公交車,環境空氣質量連續多年位居全省第一。堅持科技武裝保生態。探索運用“3S”技術對森林資源實行實時監測,打造智慧林業,厚植生態優勢,爭當生態文明建設標桿。伊春森林每年凈增長1000萬立方米以上,每年提供生態服務總價值1433億元以上,伊春的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生態環境更美好,被確定為全國首批生態文明建設先行示范區,進入“中國氧吧城市”50強,“浪漫森林城、天然大氧吧”成為伊春靚麗名片。
我們建設綠色物產集聚區,用好“綠水青山、冰天雪地”。伊春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得天獨厚的自然生態環境,孕育了豐富的動植物資源,森林食品、林都北藥綠色、健康、無污染。大自然饋贈的寶貴財富,為我們綠色生態產業發展提供了天然的基礎。我們向廣闊的林下進軍,大力發展林下經濟,打造“中國森林食品之都”“中國林都北藥之鄉”,讓綠水青山、冰天雪地流金淌銀。堅持做大特色基地規模。拓展國土資源開發空間,向優勢資源開發要發展,加快釋放400萬公頃林地生產力。“友好萬畝藍莓園”等9個大型藍莓基地相繼建成,伊春已成為全省最大的藍莓種植基地和集散地。紅松果林、榛子林改培,實現了由“采山”向“種山”的轉變,成為全省最大的堅果林改培基地。黑木耳由小作坊生產、露天地擺,向工廠化制菌、棚室立體栽培轉變,實現了一次產業革命,產量、品質、售價“三提升”。加快北藥種植改培,南岔等4個“森林百草園”集觀光、科普、加工利用等于一體,具有多重效益。伊春森林豬呼吸森林好空氣、飲林間礦泉水、吃野生山野菜,品質上乘,深受消費者青睞。伊春滿語就是“盛產毛皮的地方”,借助冬季寒冷的優勢,以伊潤集團生產、加工、毛皮制作一體化為引領,培育壯大了森林雪貂養殖規模。森林食品、林都北藥產業形成了龍頭引領、基地保障、林戶參與的產業化發展格局。堅持做好特色產品精深加工。向資源深加工要發展、向優勢產業和產品延伸升級要發展,提升特色產品附加值。以匯源、黑尊、葵花、寶宇、忠芝、越橘莊園等龍頭企業為牽動,升級了“紅藍黑白+林藥+林畜+林菜”7條優勢產業鏈,促進產業實現新的躍升。藍莓產業形成了從組培到種植、加工的完整產業鏈。紅松籽油、松仁餅、松仁湯圓等系列產品走向市場,使“紅松故鄉”變成“紅松產業之鄉”。堅果蛋白粉、藍莓果酒、即食木耳等產品深度開發,推動產品邁向中高端。光明家具等企業“老樹發新枝”,“中國實木家具之鄉”深入打造,“北沉香”工藝品深度開發,小木藝撬動大產業,擦亮了“中國木藝之鄉”名片。“桃山玉”“北紅瑪瑙”價值凸顯,“貂皮、沉香、紅瑪瑙”成為林區的新三寶。堅持做大品牌做活營銷。實施品牌戰略,推行標準化生產,推廣全程可追溯體系,好產品賣出了好價格。搭建電商平臺,電商產業園建成投用,給產品插上了互聯網的翅膀,林區的生態產品走出深山,走向世界。
我們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區,彰顯“綠水青山、冰天雪地”魅力。大森林、大濕地、大冰雪、大界江,伊春生態旅游資源得天獨厚。景區景點密布全境,奇山異石之多、自然風光之美全國少有。山水林田湖渾然一體,遠山近樹,天藍水凈,空氣清新,每立方厘米負氧離子含量高達2.7萬個,林間最高達到20萬個左右,是大城市的幾十倍甚至近百倍,被人們譽為“天然大氧吧”。夏季氣溫涼爽宜人,漫步林間,呼吸“中國好空氣”,擁抱自然,令人心往神馳。我們堅持向好山好水好空氣要生產力,把森林生態旅游業作為第一大引擎產業來打造,建設國際化生態旅游名城,“休閑避暑勝地”“養生度假天堂”品牌充分叫響。堅持全域化、去景區化。把伊春作為一個大公園來打造,春賞花、夏避暑、秋觀山、冬戲雪,四季皆美景、處處可旅游,前不久被評為全域旅游示范區最具影響力城市。桃山、西嶺兩大溫泉,日月峽、梅花河、九峰山三大滑雪場,水伊方、金水灣室內室外水上樂園,桃山狩獵部落、新青戶外運動谷、小黑河林場民俗風情游等特色產品供給豐富,滿足游客不同需求。藍莓小鎮、木藝小鎮等10個特色小鎮提檔升級,打造全域旅游特色載體平臺。深入詮釋“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溫泉、滑雪、狩獵、林海雪原穿越、林海人家過大年、森林冰雪微馬等創新產品,組合互動,攪熱了冬季旅游,使“冷”資源變成了“熱”經濟,“中國伊春·林都雪城”已具有一定的品牌張力和影響力。據人民網輿情調查,2016年伊春已躋身中國冰雪旅游城市目的地排行榜前十位。推進“旅游+”戰略實施。以旅游為牽動,促進三產融合發展。“跑在青山綠水間、呼吸中國好空氣”,國際森林馬拉松賽讓國內外選手在競技中感受到了一次“洗肺”體驗。全國自然水域垂釣賽、國際冬泳邀請賽等賽事也形成了影響力,伊春森博會成為五個國家級林業重點展會之一,品牌會展賽事,擦亮了城市名片,提升了城市影響力。越橘莊園、柏慕莊園、養溪谷等特色山莊,吃住行游購娛各要素完備,成為旅游的綜合體、游客的好去處。岐黃養老養生苑、永翠河國際療養院、龍鄉頤養中心等醫養結合養老機構,拉動了養生養老產業發展。綠水青山、冰天雪地,正成為伊春可持續發展的“搖錢樹”“聚寶盆”。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鋪就了伊春林區綠色化轉型發展的希望之路,充分證明了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重要思想的科學性、正確性,具有強大的理論生命力和強勁的實踐推動力,必將進一步引領伊春林區生態文明建設不斷邁向更高水平、更高境界。
深入詮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讓老林區煥發青春活力”,賦予了伊春林區新的重大使命。我們將以此次會議召開為契機,認真學習和運用理論研討成果,堅定不移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重要思想,矢志不渝地沿著這條科學道路走下去,源源不斷地把生態優勢化為經濟優勢,努力使伊春生態環境更美好、人民生活更幸福,以實際行動繪就“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的美麗畫卷,書寫好伊春綠色化轉型發展新篇章,讓老林區早日煥發青春活力!
水上公園、沿河公園、步行街、比羅比詹廣場建設改造成為城市新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