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天萌 左亞剛 方 凱 馬東來
?
膀胱癌皮膚轉移一例
閆天萌 左亞剛 方 凱 馬東來
臨床資料 患者,女,78歲。于3年前因無痛性肉眼血尿1個月診斷為浸潤性尿路上皮腫瘤,行根治性膀胱切除及回腸膀胱術,術后病理提示浸潤性高級別尿路上皮癌,浸透膀胱壁全層達周圍脂肪組織,并累及左側輸尿管開口處,膀胱脂肪外側漿膜未見累及,兩側輸尿管斷端未見癌細胞,淋巴結未見轉移。術后出現下肢靜脈血栓,未行放化療。術后半年開始出現間斷尿道口溢血,2次行尿道鏡檢查均于尿道口盲端見多發乳頭狀腫物,予激光切除,并于半年前行尿道鏡檢及尿道腫瘤切除術,術后病理未見癌細胞。1個月前患者無誘因出現左大腿紫紅色皮膚結節,無疼痛腫脹,范圍逐漸變大形成腫物,擴散至下腹部,近期增長速度明顯增快,左下肢腫脹明顯,左側腹股溝出現一長條狀質硬腫物,伴觸痛,臍下皮膚觸痛明顯,伴有破潰。皮膚科檢查:雙側頸部鎖骨上淋巴結未及明顯腫大,左側腹股溝可見一長條形質硬腫物,長5 cm,寬2~3 cm,心肺檢查未見明顯異常,下腹部可見縱行手術疤痕,右下腹可見回腸膀胱壁造瘺口,局部黏膜紅潤,下腹部及右大腿可見大片紫紅色質硬腫物兩處皮膚破潰右側滲液(圖1),壓痛(+),右下肢重度可凹陷性水腫,左下肢正常。
輔助檢查:血常規:WBC 12.02×109/L,NEUT 82.5%,NEUT 9.92×109/L,HGB 130 g/L,PLT 290×109/L;肝腎功能、電解質正常。皮膚活檢示:表皮輕度角化過度,棘層不規則肥厚,真皮中下層可見大量腫瘤細胞團塊(圖2、3),符合皮膚轉移癌。予單藥化療,患者在化療1個月后死亡。

圖1 下腹部及右大腿可見大片紫紅色質硬腫物,兩處皮膚破潰右側滲液 圖2 表皮輕度角化過度,棘層不規則肥厚,真皮中下層可見大量腫瘤細胞團塊(HE,×40) 圖3 真皮中下層可見大量腫瘤細胞團塊(HE,×100)
討論 皮膚轉移癌可見內臟腫瘤或皮膚原發腫瘤,皮膚轉移往往預后較差,皮膚轉移癌的生存期為2~34周[1]。皮膚轉移癌中轉移性膀胱癌較少見。
膀胱癌是泌尿生殖系統最常見的腫瘤,其轉移多見于淋巴結、肝、肺、骨骼等,皮膚轉移的發生率較低,膀胱癌轉移可以通過癌細胞直接侵犯皮膚,手術的種植轉移,淋巴轉移和血液轉移,其中血液轉移最常見。
皮膚轉移癌可以誤診為其他皮膚病,如囊腫,化膿性肉芽腫,皮膚纖維瘤,帶狀皰疹,疤痕性脫發或丹毒樣損害;皮膚轉移癌可表現單一或多種損害,如丘疹,皮下結節,炎性紅斑,固定性硬性潰瘍,最常見的表現是多形性結節。
在病理確診皮膚轉移癌的患者中,其病程預后與腫瘤的性質有關,在膀胱癌的病程中出現皮膚轉移往往是病情急劇進展的開始,提示預后不良;現有的治療手段包括鹽酸吉西他濱或MVAC(甲氨蝶呤,長春新堿,阿霉素,順鉑)化療以及對癥治療[2]。本例患者發現皮膚轉移后即使給予了積極治療,但1個月后死亡,證實該病預后很差。
[1] Kairouani M, Perrin J, Dietemann-Barabinot A, et al. Cutaneous metastasis revealing a relapse of gastric linitis: Another case[J]. Int J Surg Case Rep,2013,4(2):185-187.
[2] Schmiedecke R, Perry A, Satter EK. Cutaneous metastasis of a transitional cell carcinoma[J]. Dermatol Online J,2014,20(2):21541.
(收稿:2015-03-18)
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北京協和醫院皮膚科,北京,100730
左亞剛,E-mail: zuoyagang@2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