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秋妮
高血壓病的危險因素分析與社區預防對策
陳秋妮
目的分析高血壓病的危險因素, 提出有效的社區預防對策。方法800例社區居民, 統計高血壓病發生率, 分析高血壓病的危險因素, 然后采取有效的對策對高血壓病患者進行干預, 觀察干預效果。結果800例社區居民當中, 高血壓病患者共有80例, 發病率為10.00%。高年齡、高體質量指數(BMI)、抽煙、喝酒、高脂高鹽飲食以及有高血壓病家族史等是高血壓病發生的危險因素。干預后, 80例高血壓患者生活方式良好、適量運動、合理膳食、遵守醫囑、定時服藥、健康知識掌握所占比例分別為93.75%、92.50%、95.00%、98.75%、98.75%、97.50%, 均高于干預前的68.75%、50.00%、62.50%、72.50%、72.50%、62.50%,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高血壓病的危險因素包括高年齡、高BMI、抽煙、過量喝酒、高脂高鹽飲食以及有家族病史等。明確了高血壓病的危險因素, 對患者實施針對性健康干預效果顯著, 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對高血壓疾病的認識程度, 值得在社區推廣。
高血壓病;危險因素;社區;預防對策;效果
隨著人們飲食行為習慣的不斷改變, 高血壓病發病率呈現出逐年上升的趨勢。研究證明, 高血壓是多種心腦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 加強對高血壓疾病的預防和治療至關重要[1-3]。鑒于此, 本文以社區為單位, 分析社區居民當中高血壓發病率, 并對高血壓疾病的危險因素進行調查和總結,然后研究社區預防對策實施的重要價值, 現在將詳細的情況報告如下。
1. 1一般資料 資料來源于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某社區選取的800例社區居民, 所有患者對本次研究都知情并同意參與研究。一般資料見表1。導:教會患者正確使用血壓測量儀器, 每天對血壓進行測量。囑咐患者嚴格按照醫生的要求服用降壓藥物, 定期去醫院進行檢查, 根據實際情況調整服藥劑量, 提高治療的效果。

表1某社區800例居民的一般資料情況(n)
1. 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6.0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1高血壓疾病危險因素分析 800例社區居民當中, 高血壓病患者共有80例, 發病率為10.00%。年齡高、BMI高、抽煙、過量喝酒、高脂高鹽飲食以及有高血壓病家族史居民高血壓病發病率明顯高于其他居民的發病率,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不同性別發病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1. 2研究方法 在某社區選取800例社區居民作為研究對象, 發放調查問卷, 掌握居民基本情況。根據調查問卷統計高血壓病發生率, 分析高血壓病的危險因素, 然后采取有效的對策對高血壓病患者進行干預, 觀察干預效果。
1. 3社區預防對策 ①加強健康宣教:社區衛生機構需要開展形式多樣的健康宣教活動, 如發放一些健康手冊, 開展高血壓專題講座活動等, 提高社區居民對高血壓疾病的認識程度, 明白預防和治療高血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②飲食指導:指導居民堅持“三低一高”的飲食原則, 多食用一些新鮮的蔬菜、水果, 并戒煙戒酒, 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③心理指導:多向患者傳達一些正能量, 保持患者情緒穩定;④運動指導:指導患者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適當運動, 主要包括打太極、游泳, 避免激烈的運動;⑤血壓監測和用藥指

表2高血壓疾病危險因素分析(n, %)
高年齡、高BMI、抽煙、喝酒、高脂高鹽飲食以及有高血壓病家族史等是高血壓病發生的危險因素。
2. 2高血壓患者健康干預前后生活方式等情況比較 干預后, 80例高血壓患者生活方式良好、適量運動、合理膳食、遵守醫囑、定時服藥、健康知識掌握所占比例分別為93.75%、92.50%、95.00%、98.75%、98.75%、97.50%, 均高于干預前的68.75%、50.00%、62.50%、72.50%、72.50%、62.50%,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80例高血壓患者健康干預前后生活方式等情況比較 [n(%)]
當今社會, 高血壓已經發展成為一種非常普遍的慢性疾病, 對患者的身體健康造成嚴重不利的影響, 因此, 需要加強對高血壓疾病的防治工作[4-6]。社區在高血壓疾病的防治當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以社區為單位, 加強對社區居民的健康教育, 有利于提高居民對高血壓疾病的認識程度, 改善居民的生活的方式, 從而降低高血壓疾病的發生率[7-10]。另外, 對高血壓患者實施健康干預有利于控制患者的血壓水平,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通過本文的研究發現, 在800例社區居民當中共發現80例高血壓病患者, 發病率為10%。高年齡、高BMI、抽煙、過量喝酒、高脂高鹽飲食以及具有高血壓病家族史居民高血壓病發病率明顯高于其他居民的發病率,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不同性別發病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這就說明高年齡、高BMI、抽煙、過量喝酒、高脂高鹽飲食以及具有高血壓病家族史是高血壓疾病的危險因素, 而高血壓的發生和性別關系不大。另外, 經過社區健康干預之后,高血壓患者生活行為方式得到了明顯的改善, 對高血壓相關健康知識的掌握程度也明顯提高, 這就說明對高血壓患者實施社區健康干預效果顯著, 對病情控制和改善都具有重要的價值。
綜上所述, 高血壓病的危險因素有很多, 主要包括高年齡、高BMI、抽煙、過量喝酒、高脂高鹽飲食以及有家族病史等。明確了高血壓病的危險因素, 對患者實施針對性健康干預效果顯著, 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對高血壓疾病的認識程度, 掌握預防和控制高血壓的方法, 值得在社區推廣和應用。
[1] 雷在蘭.高血壓病的危險因素與社區預防.醫學美學美容(中旬刊), 2015, 24(6):914.
[2] 周夢蘇, 劉春榮.基層衛生院高血壓病防治探討.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 2016, 16(32):229.
[3] 吳雪華.田林社區60歲以上高血壓病分布情況及危險因素.中國衛生產業, 2015, 12(30):196-198.
[4] 謝波, 沈洪兵, 錢云, 等.無錫市某城市社區高血壓病控制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中華疾病控制雜志, 2014, 18(1):78-80.
[5] 尉敏琦, 余峰, 諸光花, 等. 808例社區老年高血壓病患者中醫體質狀況與相關因素分析.中醫雜志, 2016, 57(3):228-232.
[6] 胡愛珍, 賴麗芳, 方晟, 等.南昌市社區中老年居民高血壓患病影響因素分析.護理學雜志, 2014, 29(19):78-81.
[7] 符彬, 倪秀程.溫州市龍灣區居民高血壓危險因素調查.江蘇預防醫學, 2016, 27(3):339-340.
[8] 熊春林. 高血壓病的危險因素分析與社區預防對策. 安徽醫藥, 2013, 17(5):785-786.
[9] 黃裕濤. 社區高血壓病的危險因素調查分析及防治對策. 中國繼續醫學教育, 2017(3):36-38.
[10] 費琰. 社區高血壓防治的現狀分析與對策. 基層醫學論壇, 2011, 15(7):260-261.
Analysis of risk factors for hypertension and its community prevention measures
CHEN Qiu-ni. Guangzhou City Haizhu District Nanhua West Street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Guangzhou 510240, China
ObjectiveTo analyze risk factors for hypertension, and to present effective community prevention measures.MethodsIncidence of hypertension was summarized in 800 community residents to analyze their risk factors for hypertension. Effective measures were taken as intervention for the hypertension patients to observe intervention effects.ResultsAmong 800 community residents, there were 80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with morbidity as 10.00%. Risk factors for hypertension included old age, high body mass index (BMI), smoking, drinking, high fat-salt diet, and family history of hypertension. After intervention, the 80 hypertension patients had proportion of good lifestyle, fitting exercise, rational diet, following medical advice, regular medication, andmastery of health knowledge respectively as 93.75%, 92.50%, 95.00%, 98.75%, 98.75% and 97.50%, which were all higher than 68.75%, 50.00%, 62.50%, 72.50%, 72.50% and 62.50% before intervention. The differences all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ConclusionRisk factors for hypertension included old age, high BMI, smoking, drinking, high fat-salt diet, and family history of hypertension. With identification of risk factors for hypertension, implement of targeted health intervention shows excellent effect for patients. This method can effective improve recognition degree of hypertension by patients, and it is worthy of promotion in community.
Hypertension; Risk factors; Community; Prevention measures; Effect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13.009
2017-04-20]
510240 廣州市海珠區南華西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