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俊萍 雷莉 黃鳳萍
乳腺鉬靶片中簇狀鈣化對乳腺癌的診斷價值
張俊萍 雷莉 黃鳳萍
目的探討乳腺鉬靶片中簇狀鈣化對乳腺癌的診斷價值。方法120例乳腺病患者, 于月經后10 d行乳腺鉬靶片投照, 獲取鈣化密集部位每平方厘米鈣化數目(N/S), 對乳腺惡變程度、鈣化數目、密度是否均勻、大小一致性、鈣化類型以及鈣化平均密度進行統計學分析。結果鈣化總數≥10個、密度不均勻、大小不一致以及鈣化呈低密度、類型多樣是乳腺癌的典型病理特征(U/χ2=3.538、36.133、7.193、8.435、24.269, P<0.05)。結論乳腺鉬靶片可根據鈣化總數、鈣化程度、鈣化類型、密度均勻性、大小是否一致等特點, 科學而準確判斷乳腺癌的存在, 其診斷價值具有臨床實踐意義。
乳腺癌;乳腺鉬靶片;鈣化;惡性病變
分子生物學研究顯示, 乳腺癌(mammary cancer)是由多種致癌因子引起基因突變所致, 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1]。臨床實踐表明, 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是改善乳腺結局的關鍵, 而且選擇科學、合理、準確的檢查手段臨床價值更大。據鄒子儀[1]報道, X線攝影(鉬靶片)可現實乳腺鈣化現象,很好解決了臨床診斷中的難點。為進一步證實乳腺鉬靶片的臨床診斷價值, 本文選取120例乳腺病患者為研究對象, 具體研究過程如下。
1. 1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3月~2016年3月120例乳腺病患者為研究對象, 年齡28~75歲, 平均年齡(55.3± 12.33)歲。
1. 2方法 于患者月經后10 d, 選擇頭尾和內外斜兩個常規體位行乳腺鉬靶片投照, 獲取鈣化密集部位的N/S, 并按照鈣化數目分為三組:<10個、10~20個、≥20個[2]。區分鈣化類型:① 融合型:各鈣化點互相融合;② 蠕蟲型:長約1 mm,狀如扭曲的“蟲子樣”;③細砂型:直徑<0.5 mm, 狀如“泥沙樣”; ④ 粗顆粒型:直徑約0.5 mm, 部分呈不規則形態, 部分規則;⑤混合型:以上2種類型混合。判斷鈣化是否均勻、大小是否一致以及密度高低[3,4]。
1. 3觀察指標 ①鈣化總數; ② 鈣化類型;③ 密度均勻性;④ 大小一致性;⑤鈣化平均密度。
1. 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3.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鈣化總數≥10個的患者中惡性病變例數遠大于良性病變例數,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密度不均勻的惡性病變例數多于良性病變例數,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大小不一致的惡性病變例數多于良性病變例數,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各種鈣化類型中惡性病變例數均多于良性病變例數,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鈣化低密度例數多于高密度,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乳腺鉬靶片中簇狀鈣化病變程度對比(n)
乳腺癌為十分常見的一種惡性腫瘤, 其發病率僅此子宮癌, 且以女性發病為主, 男性十分罕見, 其發病機制尚未不清晰, 但研究表明該發病有規律性, 即具有乳腺高危因素的女性罹患乳腺癌的可能性較大。基于高危因素的研究成果顯示, 早期做好臨床檢查可避免病情惡化, 根據檢查結果開展早期治療可防止病灶擴散和轉移, 因此臨床診斷措施的選擇十分重要[5]。
臨床研究根據乳腺鉬靶片檢查結果, 將鈣化數目≥5個視為簇狀鈣化, 并將其類型劃分如下:蠕蟲型、細砂型、粗顆粒型、融合型以及混合型[6]。細砂型鈣化以惡性病變為主, 在本次研究中達到84.21%(16/19)。蠕蟲型鈣化多呈扭曲狀惡性病變, 為“小蟲樣”鈣化, 單獨存在的可能性較小,多合并其他鈣化類型, 研究顯示惡性病變率為62.50%(10/16),與良性病變率基本一致, 故此種鈣化類型不易辨別。粗顆粒型與前兩種類型相比, 鈣化數目少, 且惡性病變率為58.33%(7/12), 遠低于細砂型和蠕蟲型。融合型鈣化一般見于腫塊內部, 在本次研究中惡性病變率僅為7.69%(2/26), 為所有類型中最低, 以良性病變為主。混合型鈣化十分普遍, 是由兩種或多種鈣化組合而成, 其惡性病變率85.11%(40/47),為所有類型中最高。
在診斷良性病變的過程中發現, 其病理主要呈游離分布,鈣化數目<10個。因此本文結果顯示鈣化數目>10個多為惡性病變, 其病變例數遠大于良性例數,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鈣化數目與乳腺病變程度相關, 若出現高密度鈣化,則惡性的可能性較大, 當鈣化數目>20個, 則提示乳腺鉬靶片的診斷價值顯著;鈣化密度是否均勻與乳腺良惡性以及鈣化點密度分布關系密切, 即密度越不均勻, 提示惡性病變的可能性越大;鈣化平均密度高低決定乳腺病變性質, 即平均密度越低, 提示乳腺惡性病變的可能性越大[7];鈣化大小是否一致也與乳腺病變性質有關, 即當鈣化大小不一致時, 最大可能提示乳腺惡性病變[8]。
綜上所述, 乳腺鉬靶片可根據鈣化總數、鈣化程度、鈣化類型、密度均勻性、大小是否一致等特點科學而準確判斷乳腺癌的存在, 其診斷價值具有臨床實踐意義。
[1] 鄒子儀.數字化X線攝影對乳腺微小鈣化的評估.中國醫學工程, 2016(6):42-44.
[2] 胡少波, 王海霞.乳腺腫瘤X線攝影臨床價值分析.醫學影像學雜志, 2015, 3(4):930-932.
[3] 王云, 陳登庭, 朱林超. 微小鈣化在觸診陰性乳腺癌患者中的診療意義. 中國實用醫刊, 2014, 41(6):73-74.
[4] 喻洪, 徐劍鋒. 48例乳腺手術病例全數字化乳腺攝影乳腺微小鈣化特征分析.黑龍江醫學, 2013, 5(10):995-996.
[5] 于代友, 陳雯, 劉紅娟, 等.不可觸及病變的乳腺微鈣化X線診斷.河北醫藥, 2012, 6(24):775-776.
[6] 劉煌輝, 王維, 羅賢明, 等. 乳腺鉬靶片中簇狀鈣片對乳腺癌的診斷價值探討. 中國醫師雜志, 2004, 6(9):1164-1166.
[7] 王駿.乳房微小鈣化點為啥要活檢.健康博覽, 2015, 6(9):777-778.
[8] 劉碧華, 鄭曉林, 陳瞾, 等.乳腺癌微小鈣化X線表現與病理對照研究.影像診斷與介入放射學, 2012, 3(1):875-876.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13.030
2017-04-17]
519000 珠海市婦幼保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