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飛 黎霞
糖尿病腎病患者實施糖化血紅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檢驗的臨床研究
蕭飛 黎霞
目的探究糖尿病腎病患者實施糖化血紅蛋白(HbA1c)、尿微量白蛋白(mALB)檢驗的臨床價值。方法50例糖尿病腎病患者為觀察組, 50例健康體檢者為對照組, 檢測兩組HbA1c、mALB水平并進行對比, 計算HbA1c及mALB聯合檢測診斷糖尿病腎病的靈敏度、特異度、準確率。結果觀察組的mALB為(27.33±5.16)mg/L, HbA1c為(9.23±2.48)%, 明顯高于對照組的(1.89±0.26)mg/L、(4.19±1.5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HbA1c及mALB聯合聯合檢測診斷糖尿病腎病患者, 診斷≤5年病程的患者, 其靈敏度為98%, 特異度為96%, 準確率為97%;對>5年病程患者進行診斷, 靈敏度為100%, 特異性為96%, 準確率為100%。結論糖尿病腎病患者應不定期對HbA1c、mALB進行檢驗, 以便監測病情的發展, 還能為臨床治療提供有效的措施, 且能夠延遲或預防糖尿病腎病的發生及發展, 值得廣泛推廣。
糖尿病腎??;糖化血紅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檢驗
2型糖尿病最為嚴重的并發癥為糖尿病腎病, 隨著飲食習慣改變及生活水平的升高, 該疾病發病率也不斷上升[1]。由于該疾病具有進展慢、發病隱蔽等特點, 從而導致患者進行常規尿蛋白檢查時敏感度較低, 不能滿足早期診斷需要[2]。因此, 對于糖尿病腎病患者應做到早診斷、早治療, 采取一套有效的診斷方式對患者臨床治療有重要意義。本院選擇糖尿病腎病患者實施HbA1c、mALB檢驗的臨床價值進行分析探究, 見下文。
1. 1一般資料 選擇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本院50例確診糖尿病腎病患者設為觀察組, 選取同期正常體檢者50例作為對照組。觀察組中, 男28例, 女22例, 年齡34~71歲, 平均年齡(52.55±6.15)歲, 病程≤5年30例, >5年20例。對照組中, 男29例, 女21例, 年齡35~71歲, 平均年齡(53.05±5.98)歲。兩組研究對象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檢測方法 將患者空腹血及晨尿進行保留為入院標本。采用肝素鈉對HbA1c進行抗凝, 3000 r/min離心10 min取患者紅細胞壓積。采用干化學法對患者進行mALB檢測, 若檢測結果為陰性則加上全自動生化分析對mALB進行檢測。以上操作均嚴格按照規范操作。
1. 3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mALB、HbA1c水平, 并計算HbA1c及mALB聯合聯合檢測診斷糖尿病腎病的靈敏度、特異度、準確率。

2. 1兩組研究對象HbA1c及mALB檢測結果比較 觀察組的mALB為(27.33±5.16)mg/L, HbA1c為(9.23±2.48)%, 明顯高于對照組的(1.89±0.26)mg/L、(4.19±1.55)%,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兩組HbA1c及mALB水平比較

表1兩組HbA1c及mALB水平比較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組別例數mALB(mg/L)HbA1c(%)觀察組5027.33±5.16a9.23±2.48a對照組50 1.89±0.264.19±1.55
2. 2HbA1c及mALB聯合檢測診斷結果 HbA1c及mALB聯合聯合檢測診斷糖尿病腎病患者, 診斷≤5年病程的患者,其靈敏度為98%, 特異度為96%, 準確率為97%;對>5年病程患者進行診斷, 靈敏度為100%, 特異性為96%, 準確率為100%。
2型糖尿病中最危險的微血管病變為糖尿病腎病, 是導致我國慢性腎功能患者衰竭的原因之一, 且患者患病病程>5年者糖尿病腎病的發病率在10%左右, 病程>10年者糖尿病腎病發病率則隨之增加至30%[3-6]。有學者將糖尿病腎病的階段分為5期[7,8]:①Ⅰ期:初期, 是患者腎臟肥大、腎小球高濾過期;②Ⅱ期:患者mALB正常時期;③Ⅲ期:患者早期糖尿病腎病初期, 小動脈玻璃樣及腎小球結節樣發生病變;④Ⅳ期:該時期為患者糖尿病腎病時期, 部分患者還伴有腎病綜合征;⑤Ⅴ期:是患者腎功能衰竭的終末期。在人體血液中, 血糖與紅細胞內的血紅蛋白相結合后的產物為HbA1c,而血紅蛋白與血糖相結合后可生成HbA1c, 以上現象是臨床上不可逆的現象之一, 且與患者體內血糖濃度呈正比狀態,通過對患者實施HbA1c實驗, 能夠將患者8~12周內的血糖情況均反映出來。
臨床上, HbA1c是CHb色譜分離中的主要成分之一, 是由葡萄糖非酶化與血紅蛋白中的某些特殊分子結構相結合而成, 該現象為不可逆的現象, 且該過程較為緩慢, 其中血葡萄糖的濃度對結合量有明顯的影響力。當人體中葡萄水平升高時, 蛋白質則會發生不可逆性的糖化現象, 且易導致患者功能發生異常, 從而累及到重要的臟器管。有研究認為, 人體中HbA1c越高表明其糖尿病并發癥越嚴重[9,10]。因此, 對糖尿病腎病患者進行早期診斷HbA1c水平情況, 不僅能夠提早知曉病情情況, 還能對早期并發癥進行了解。而mALB則是臨床上一種排泄產物(泌尿系統), 該排泄物具有功能不一、種類繁雜的特點, 檢測指標還包括免疫球蛋白、微球蛋白、微量蛋白, 其中微量蛋白在腎損傷中為最明顯的標志, 能夠將患者腎小球過濾功能全部反映出來。由此可見, HbA1c與mALB有重要聯系。
通過本次研究發現, 觀察組的mALB為(27.33±5.16)mg/L, HbA1c為(9.23±2.48)%, 明顯高于對照組的(1.89±0.26)mg/L、(4.19±1.55)%,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HbA1c及mALB聯合聯合檢測診斷糖尿病腎病患者, 診斷≤5年病程的患者,其中靈敏度為98%, 特異度為96%, 準確率為97%;對>5年病程患者進行診斷, 靈敏度為100%, 特異性為96%, 準確率為100%。
總之, 采用HbA1c及mALB水平對糖尿病腎病患者進行定期檢查, 能夠提前知道該疾病的發展的過程, 從而給臨床治療帶來了可靠的依據, 值得進一步推廣。
[1] 田岐娟.糖尿病腎病患者糖化血紅蛋白、尿微量蛋白檢驗分析.糖尿病新世界, 2016, 19(15):6-7.
[2] 阮國梅, 唐榮德, 區洪炎, 等. 2型糖尿病和糖尿病腎病患者相關檢驗指標的變化趨勢.國際檢驗醫學雜志, 2016, 37(14): 1963-1964, 1967.
[3] 楊曉霞, 馮庚貴, 吳瑛, 等.糖化血紅蛋白、血脂、尿微量蛋白與糖尿病腎病的影響.中國保健營養, 2016, 26(24):128.
[4] 李宏淼, 馬連學.糖化血紅蛋白聯合尿微量蛋白早期診斷糖尿病腎病的價值.航空航天醫學雜志, 2016, 27(2):147-148.
[5] 關翠蘭.糖尿病腎病患者腎功能檢驗指標的臨床研究.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 2016, 4(16):119-120.
[6] Asano K, Ogata A, Tanaka K, et al. Acoustic radiation force impulse elastography of the kidneys: is shear wave velocity affected by tissue fibrosis or renal blood flow? Journal of Ultrasound in Medicine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Institute of Ultrasound in Medicine, 2014, 33(5):793-801.
[7] 梁理玄, 黃向陽, 秦曙光, 等. 糖尿病腎病不同發展階段胰島素用量及糖代謝情況分析. 中國醫藥導報, 2016, 13(3):71-74.
[8] 曉牧. 糖尿病腎病 降糖是關鍵. 糖尿病新世界, 2014, 17(2):36-37.
[9] 楊馥寧, 王詩洋, 高麗君, 等. HbA1c、血小板活化標志物在糖尿病及其并發癥診斷和監測中的作用. 北華大學學報(自然), 2014, 15(3):338-341.
[10] 趙偉清. 糖化血紅蛋白檢測在糖尿病控制中的應用.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 2011, 5(14):41-42.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13.031
2017-04-11]
525000 茂名市人民醫院檢驗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