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維 吳青杰
經皮椎間孔鏡治療老年性腰椎管狹窄癥的臨床療效分析
劉維 吳青杰
目的經皮椎間孔鏡治療老年性腰椎管狹窄癥的應用效果。方法94例老年性腰椎管狹窄癥患者, 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 各47例。對照組對患者采取常規手術治療, 研究組對患者采取經皮椎間孔鏡進行治療, 對比兩組患者的手術效果。結果研究組患者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時間顯著優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術前, 研究組視覺模擬評分法(VAS)評分為(8.56±1.13)分, 對照組VSA評分為(8.52±1.17)分, 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 研究組VAS評分為(4.22±0.75)分, 低于對照組的(5.14±0.82)分,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老年性腰椎管狹窄癥采取經皮椎間孔鏡治療的效果可靠, 可以明顯縮短手術時間和住院時間, 減輕術后疼痛,具有臨床推廣價值。
經皮椎間孔鏡;老年性腰椎管狹窄癥;臨床療效
腰椎管狹窄癥在臨床上屬于一種常見疾病, 其發病具有隱匿性, 病程相對較為緩慢, 主要發生于40歲左右的男性患者中, 然而造成狹窄的誘因相對較為復雜, 患者的癥狀主要包括腿疼、腰骶部疼痛、雙下肢麻木以及行走困難等, 嚴重的甚至還會出現二便異常, 致殘率相對比較高。現如今,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我國已經邁入老齡化結構, 其中患有老年性腰椎管狹窄癥的患者越來越多, 每年呈現遞增趨勢, 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造成較大影響。其癥狀主要表現為間接性跛行[1]。然而對其采取傳統手術治療的時間較長、創傷較大以及手術以后恢復較慢等相關不足之處, 因此, 一定要找尋一種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法。
1. 1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3月~2016年4月在本院接收治療的老年性腰椎管狹窄癥患者94例, 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 每組47例。研究組男32例, 女15例, 年齡63~75歲, 平均年齡(68.2±4.3)歲;病程1~9年, 平均病程(4.2±2.1)年。對照組男33例, 女14例, 年齡64~78歲, 平均年齡(70.5±4.1)歲,病程2~11年, 平均病程(5.1±2.5)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手術方法
1. 2. 1對照組對患者采取常規手術治療。實施全身麻醉,采取俯臥體位, 通過C臂機透視對病理改變的部位給予準確定位, 同時根據這一部位作為中心, 做直徑13 cm左右的切口, 徹底分離骶棘肌, 將椎板關節突和棘突完全暴露在視野中, 在C臂機的透視下, 螺釘的位置、長度以及方向一定要保證適中, 之后再擰入螺釘, 在進行病理改變部位采取相對應的治療措施, 置入融合器, 但是必須保留兩側的關節突,黃韌帶如果伴有一定程度的增厚則要馬上進行切除, 同時用生理鹽水沖洗切口, 置入引流導管, 之后逐層縫合切口[2]。
1. 2. 2研究組對患者采取經皮椎間孔鏡進行治療, 對患者進行局部麻醉, 采取側臥體位, 進行腰椎間盤造影, 確定病變突出部位, 采取C臂機正確引導關節突穿刺進入到椎間孔,做長度7 mm左右的切口, 置入椎間孔鏡, 采取髓核鉗將突出藍染髓核組織給予去除, 同時采取低溫等離子射頻消融術切除周圍增生的黃韌帶以及骨贅物等, 在手術中可以看見雙側神經根松弛, 硬膜囊完全恢復自主搏動則表明手術結束, 移除保護套管, 手術后采取廣譜抗生素進行預防感染[3,4]。
1. 3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住院時間以及腿痛VAS評分變化情況。

2. 1兩組患者手術情況對比 對照組患者的手術時間為(94.85±23.75)min, 術中出血量為(179.54±15.61)ml, 住院時間為(10.48±3.52)d, 研究組患者的手術時間為(65.81±10.54)min,術中出血量為(24.82±2.74)ml, 住院時間為(5.25±1.45)d;研究組患者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時間顯著優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 2兩組患者腿痛VAS評分情況對比 術前, 研究組VAS評分為(8.56±1.13)分, 對照組VSA評分為(8.52±1.17)分,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 研究組VAS評分為(4.22±0.75)分, 低于對照組的(5.14±0.82)分,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根據研究表明[4], 椎管狹窄的癥狀主要表現為各種形式的椎管、椎間孔、神經管的狹窄以及軟組織造成的椎管容積改變和硬膜囊自身的狹窄等所造成的各種腰腿部疼痛和神經癥狀, 被稱之為腰椎管狹窄癥。然而隨著我國已經邁入老齡化社會, 其中老年性腰椎管狹窄的發病率呈現遞增趨勢, 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造成巨大影響[5]。根據研究表明[6], 傳統手術治療老年性腰椎管狹窄癥只是能使患者的疼痛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 但是無法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以及質量, 其誘因為以往手術所帶來的創傷較大, 出血量相對比較多等,同時因為隨著微創外科的日益發展, 椎間孔鏡治療腰椎管狹窄癥在臨床當中得以廣泛應用。根據研究表明[7-10], 經皮椎間孔鏡治療老年性腰椎管狹窄的優勢包括:①手術時間較短,術中出血量較少以及住院時間較短;②可以使患者的腿疼癥狀得到明顯緩解, 降低VAS評分;③使老年性腰椎管狹窄癥患者的生活質量明顯提高。另外, 其經常伴有神經根管狹窄,在手術過程中必須要對其給予充分擴張, 并且將黃韌帶和上關節突給予切除, 同時當患者的硬膜囊完全可以自主進行搏動及癥狀有明顯的改善, 手術可以結束, 但是需要非常注意的就是這種手術方法難度相對比較大, 手術切口只有0.8cm,手術視野相對比較小, 對臨床主治醫師的操作技巧要求非常高。
綜上所述, 老年性腰椎管狹窄癥采取經皮椎間孔鏡治療的效果可靠, 可以明顯縮短手術時間和住院時間, 使術后疼痛明顯減輕, 在臨床當中得以廣泛應用
[1] 劉寶平, 孫義忠, 王峰寶, 等.椎間孔鏡與開窗治療椎間盤突出癥術后影像學分析.中國骨與關節損傷雜志, 2015, 27(9): 826-827.
[2] 夏子寰, 伍驥, 鄭超, 等.精準減壓和非融合技術與傳統融合手術治療老年節段性腰椎管狹窄的短期臨床效果比較.中國矯形外科雜志, 2014, 21(11):1073-1080.
[3] 肖嵩華, 鄭國權, 王巖, 等.后路局限性減壓 Wallis 棘突間動態固定治療腰椎管狹窄癥的早期臨床觀察.中國脊柱脊髓雜志, 2014, 21(2):89-92.
[4] 何升華, 彭俊宇, 趙祥.經皮椎間孔鏡椎間盤切除術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近期療效觀察.中國骨傷, 2015, 24(1):72-74.
[5] 華強, 趙慧毅, 胡治平.經皮椎間孔鏡治療老年性腰椎管狹窄癥的臨床療效分析. 中國矯形外科雜志, 2016, 24(3):278-280.
[6] 胡德新, 鄭琦, 朱博, 等.經皮椎間孔鏡下選擇性減壓治療老年性腰椎管狹窄癥的療效分析.中國骨傷, 2014, 27(3):194-198.
[7] 周洋, 侯偉光.經皮椎間孔鏡下選擇性減壓治療老年性腰椎管狹窄癥的療效分析.生物技術世界, 2016, 13(2):106-108.
[8] 尹西盟, 穆勝凱, 吳巖, 等. 經皮椎間孔鏡與開放減壓手術治療老年腰椎椎管狹窄癥療效對比. 脊柱外科雜志, 2014(5):293-297.
[9] 張惠城, 劉展亮, 楊志發, 等. 經皮椎間孔鏡治療腰椎管狹窄癥的可行性分析. 骨科, 2015(4):210-212.
[10] 趙一民, 湯瑋, 王振東, 等. 經皮椎間孔鏡技術治療腰椎管狹窄癥的早期臨床療效分析. 中國矯形外科雜志, 2016, 24(19): 1745-1748.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13.048
2017-04-17]
116600 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大連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