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杰輝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療COPD伴發的高血壓病療效觀察
黃杰輝
目的探討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發高血壓病的臨床效果。方法68例COPD伴發高血壓患者, 按照治療方法不同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各34例。觀察組患者采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療, 對照組患者采用硝苯地平緩釋片治療, 比較兩組治療效果。結果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7.06%, 對照組為76.47%,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優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總不良反應發生率為5.88%, 對照組為26.47%, 觀察組總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療COPD的治療總有效率高、不良反應小, 相比其他方案而言, 更具有推廣的價值。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高血壓
COPD是以持續氣流受限為主要特征的常見疾病, 發病后對患者全身各個系統均有影響, 表現的臨床癥狀有:咳嗽、咳痰、喘息、呼吸困難等。而高血壓屬于臨床常見慢性病,患者以頭痛頭暈、心功能障礙、視力障礙等為表現, 目前,臨床上COPD伴發高血壓的病例在不斷上升, 以老年人為主,若未能對該病進行及時、有效治療, 極有可能引發多種并發癥, 甚至威脅生命安全[1]。為此, 本研究特選取68例COPD伴發高血壓患者進行分析, 其中采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療該病, 取得了更理想的療效, 利于患者后期生存質量的提高, 報告如下。
1. 1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COPD伴發高血壓患者68例, 按照治療方法不同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各34例。觀察組患者女16例, 男18例, 年齡最小52歲, 最大73歲, 病程最短2年, 最長11年;對照組患者女14例, 男20例, 年齡最小54歲, 最大77歲, 病程最短1年, 最長13年。所有患者入院時均依據臨床表現、肺功能檢查、胸部X線片檢查、基礎血壓檢查確診符合COPD伴發高血壓的診斷標準, 排除不在實驗知情書上簽字者, 排除繼發性高血壓者。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硝苯地平緩釋片治療, 初始劑量10~20 mg/次, 2次/d, 連續治療1個療程(2周)。觀察組患者采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療, 初始劑量5 mg/次, 1次/d,連續治療1個療程(2周)。
1. 3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治療效果及不良反應情況。
1. 4療效評定標準 將治療效果劃分為三個等級, 顯效:與治療前相比, 患者血壓值恢復正常, 即收縮壓120~139 mm Hg (1 mm Hg=0.133 kPa), 舒張壓80~89 mm Hg, 癥狀全部消失;有效:治療后, 經測量, 收縮壓140~159 mm Hg, 舒張壓90~109 mm Hg, 癥狀和體征與治療前相比明顯改善;無效:治療前后, 患者血壓值無明顯變化, 癥狀、體征無明顯變化或加重。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2. 1兩組治療效果比較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7.06%,對照組為76.47%,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優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患者總不良反應發生率為5.88%, 對照組為26.47%, 觀察組總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兩組治療效果比較[n(%), %]

表2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n(%), %]
高血壓是臨床一種非常常見的慢性疾病, 其主要特征是體循環動脈血壓增高。近年來, 受飲食方式等因素的影響,高血壓的發病率呈逐年遞增趨勢發展, 據統計, 我國目前已經超過2億人有高血壓疾病, 嚴重影響身心健康和后期生存質量。COPD也是慢性疾病的一種, 以病死率高、并發癥多為主要特征, 兩種疾病伴發存在, 大大增加了心腦血管的發病率, 不利于患者的生命安全[2-4]。所以, 探討該病的治療情況意義重大。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屬于臨床一級抗高壓藥, 作用機制是阻止心肌和血管平滑肌細胞外鈣離子經細胞膜的鈣離子通道進入細胞, 藥物進入人體后, 能夠快速減小血管內平滑肌的壓力, 產生降壓效果。另外, 經研究發現, 該藥物與其他藥物聯合應用時, 如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抗生素等,不會產生相互作用, 不會影響治療效果, 并以不良反應發生少的特征, 在治療該病方面更具有優勢[5-7]。硝苯地平緩釋片作用機制是阻礙心肌及血管平滑肌鈣離子的膜轉運, 有效抑制鈣離子向細胞內轉入, 從而減少心肌的耗氧量, 達到降壓的效果[8-10]。研究發現, 該藥物主要經胃腸道吸收, 對肝腎部位的藥效相當強, 對腦部以及骨骼部位的藥效弱, 因而,在治療腦血管病變時不建議選擇高藥物。此外, 該藥物與其他藥物會產生較強的副作用, 易引發各種不良反應[11,12]。結合實驗研究結果可知,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7.06%, 不良反應發生率為5.88%, 分別優于對照組的76.47%、26.47%,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說明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是COPD伴發高血壓患者一種較為理想的治療方案選擇。
綜上所述,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療COPD的治療總有效率高、不良反應小、安全性高, 相比其他方案而言, 更具有推廣的價值。
[1] 孔永紅.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療COPD伴發的高血壓病療效.醫藥論壇雜志, 2016, 11(11):148-149.
[2] 顏嬌, 楊曉陽.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療COPD伴發高血壓病的效果觀察.中外醫學研究, 2016, 14(13):126-127.
[3] 張海芹.應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療COPD性高血壓的療效分析.當代醫藥論叢, 2014, 1(18):164-166.
[4] 徐偉剛, 王巖芹.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療COPD伴發的高血壓病的臨床價值分析.中國醫藥科學, 2013, 3(17):94-95.
[5] 唐嵩, 周薇, 楊生明.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療COPD伴發的高血壓病療效分析. 當代醫學, 2013, 19(4):152.
[6] 周鑫洪, 王天游.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聯合貝那普利治療原發性高血壓伴左心室肥厚的臨床研究. 河北醫科大學學報, 2012, 33(10):1123-1125.
[7] 茍連平, 劉世平, 胡龍江.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和坎地沙坦酯治療原發性高血壓伴蛋白尿患者的臨床研究. 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 2016, 32(18):1646-1649.
[8] 黃偉勝, 張愛東, 杜顏利, 等.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對伴心室肥厚高血壓患者舒張功能及血漿NT-proBNP的影響. 暨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與醫學版), 2015, 36(1):46-49.
[9] 張志芳.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療80例原發性高血壓伴左室肥厚患者療效分析. 中國美容醫學雜志, 2011, 20(s1):86.
[10] 徐偉忠, 徐開聯, 付延導.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療高血壓的臨床研究. 當代醫學, 2011, 17(29):138-139.
[11] 許欽榮.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療原發性高血壓臨床分析. 心腦血管病防治, 2007, 7(2):130-131.
[12] 楊建軍, 張召平, 蘇永博.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療原發性高血壓療效觀察. 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 2014, 24(9):112-113.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13.079
2017-04-10]
510940 廣州市從化區鰲頭鎮中心衛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