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麗香 甘淑貞 林麗嬋
預見性護理干預在腫瘤化療中預防深靜脈導管堵塞的效果觀察
李麗香 甘淑貞 林麗嬋
目的探究預見性護理干預用于腫瘤化療患者中對于預防經外周靜脈置入的中心靜脈導管(PICC)堵塞的作用。方法138例化療治療的腫瘤患者為研究對象, 全部患者均給予PICC置管, 隨機將患者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 每組69例。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護理干預, 觀察組患者給予預見性護理干預, 對比兩組患者的導管堵塞發生率、護理滿意度。結果觀察組患者的導管堵塞發生率(2.90%)明顯低于對照組(13.04%),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為95.65%, 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的85.51%,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預見性護理干預用于腫瘤化療的PICC置管患者中有助于預防導管堵塞的發生, 延長導管留置時間, 緩解緊張的護患關系, 值得推廣應用。
預見性護理干預;腫瘤化療;經外周靜脈置入的中心靜脈導管;導管堵塞;護理滿意度
靜脈置管能減少患者反復穿刺的痛苦, 且操作簡單、留置時間長、并發癥少, 目前已在需要長期輸液治療的患者中廣泛應用[1]。PICC置管目前已在腫瘤化療患者中得到廣泛應用[2,3]。但本文發現其在臨床上容易出現導管堵塞問題,從而影響化療的順利開展以及導管的留置時間。預見性護理干預是一種以患者為導向的護理模式, 護理行為更為主動,有助于預防并發癥等意外事件的發生, 提高護理滿意度。本院對腫瘤化療患者采用預見性護理, 有效降低了PICC導管堵塞發生率, 現報告如下。
1. 1一般資料 在本院2015年6月~2016年12月來本院就診的腫瘤患者中選出138例為研究對象, 全部患者均留置PICC, 接受化療;隨機將患者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 每組69例。對照組患者中, 男34例, 女35例, 年齡45~76歲, 平均年齡(62.1±5.4)歲, 其中胃癌23例, 肺癌19例, 結直腸癌15例,乳腺癌12例;其中貴要靜脈34例, 肘正中靜脈35例。觀察組患者中, 男37例, 女32例, 年齡42~75歲, 平均年齡(62.7±5.7)歲, 其中胃癌20例, 肺癌21例, 結直腸癌17例,乳腺癌11例;其中貴要靜脈37例, 肘正中靜脈32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護理干預, 主要為心理護理、健康教育、導管護理、并發癥護理等。觀察組患者給予預見性護理干預, 主要措施為:①認知干預:給患者系統講解留置PICC的必要性、安全性、注意事項等, 告知患者在留置導管后依然可以進行常規的日常生活、工作, 對留置導管部位使用保鮮膜包裹后可以淋浴, 淋浴后立即檢查敷料是否存在脫落的情況, 盡量在換藥前淋浴, 淋浴后立即更換敷料。根據患者的健康認知水平開展認知干預, 逐步提高患者的認知水平, 使患者掌握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項, 學會自我保護導管。②日常使用中的預防性護理措施:護士在利用導管給患者進行化療治療時, 使用注射器回抽和推注生理鹽水后, 然后使用7號針頭精密輸液儀(改為精密輸液儀連接無針接頭)將100 ml生理鹽水懸掛200 cm高, 將輸液的調節閥調節到最大, 通過觀察滴速判斷導管的通暢度, 若導管通暢則可以給患者輸液, 若導管存在部分堵塞或完全堵塞現象立即通知醫生(改為靜療小組護士)查找導管堵塞的原因, 進行對癥處理。在更換輸液藥品時, 先使用20 ml(改為10 ml以上)生理鹽水對導管進行沖洗。在輸液、沖封管后, 及時變化卡夾位置確定管道緊閉, 預防引起管道扭曲、變形、破損等現象。③預防沉積性堵管:輸入的液體為濃度較高的液體時, 使用無針頭的注射器沖管, 每4小時沖管一次;若輸注不通暢立即旋轉導管的外端;若輸注速度緩慢, 可使用生理鹽水進行沖管處理, 及時預防沉積性堵管的發生。④血栓性堵管的預防:在輸液結束后立即使用肝素稀釋液進行正壓式封管, 并觀察患者的血常規等指標變化, 若發現患者的血小板(PLT)計數>300×109/L, 則使用(改為濃度100 U/ml)肝素溶液封管;若發現患者的胸腔壓力過大而頻繁咳嗽需增加沖管的次數(增加:或使用正壓接頭連接PICC)。⑤導管的固定處理。更換敷貼時使得體外的導管以S(改為C型或U型)固定, 避免導管的受壓、打折現象, 叮囑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減輕對導管的影響。
1. 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置管后30 d內的導管堵塞發生率以及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采用本院自制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進行評價, 由患者對護理人員的護理服務做出評估, 分為非常滿意、一般滿意和不滿意三個層次)。

2. 1兩組患者的導管堵塞發生率對比 觀察組患者的導管堵塞發生率(2.90%)明顯低于對照組(13.04%),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兩組患者導管堵塞發生率對比[n(%)]
2. 2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對比 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為95.65%, 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的85.51%,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對比(n, %)
腫瘤患者多數伴有高凝狀態, 而化療是治療腫瘤的一種重要方法, 同時化療藥物多數存在一些毒副反應, 若采用淺表靜脈通路輸注化療藥物很容易引發藥物外滲, 進而造成局部組織的損傷、壞死等, 故而臨床上對腫瘤化療患者多采用PICC置管, 但是腫瘤患者的高凝狀態導致PICC置管容易出現導管堵塞問題, 進而影響到化療的順利進行, 縮短導管的置管時間[4]。
預見性護理干預是一種對疾病的不良預后、并發癥等作出預防的護理模式, 其強調在患者還未意識到自身的需求前,護理人員以臨床經驗、敏銳的觀察力發現患者潛在的需求,并準確實施相關護理操作, 預防意外事件發生[5,6]。對腫瘤化療PICC置管患者實施預見性護理干預, 通過認知干預、管道的日常維護管理、導管固定等措施預防導管堵塞的發生,及時通過觀察患者的化驗結果來調整護理方案[7-10]。
本研究結果顯示, 觀察組患者的導管堵塞發生率(2.90%)明顯低于對照組(13.04%),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為95.65%, 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的85.51%,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證明預見性護理干預的應用能有效減少導管堵塞現象的發生, 確保化療治療的順利進行, 減輕患者的生理病痛。
綜上所述, 腫瘤化療PICC置管患者應用預見性護理干預有助于預防深靜脈導管堵塞現象的發生, 延長置管時間,同時緩解緊張的護患關系, 提高護理質量, 值得推廣應用。
[1] 林春霞, 鄧春曉, 梁麗萍, 等. 護理指引對白血病化療使用外周中心靜脈置管并發導管堵塞的觀察. 國際醫藥衛生導報, 2013, 19(10):1495-1498.
[2] 鄭艷, 王梅, 張慶慶, 等. PICC網絡醫療管理平臺在維漢族化療間歇期帶管患者中的應用. 護理學雜志, 2015, 30(7):44-47.
[3] 曹曉欣, 侯香傳, 關偉麗, 等. 腫瘤化療患者PICC置管的并發癥原因分析及護理對策. 護士進修雜志, 2014(2):169-171.
[4] 江映霞, 李春梅, 黃慧敏, 等. 護理干預對減少化療患者 PICC置管并發癥的作用. 國際護理學雜志, 2015, 34(6):846-848.
[5] 劉曉珍. 預見性護理在腫瘤化療深靜脈導管堵塞中的效果. 中外醫學研究, 2016, 14(26):63-64.
[6] 古凌. 預見性護理干預在腫瘤化療中預防深靜脈導管堵塞的效果分析. 實用臨床醫藥雜志, 2015, 19(12):38-40.
[7] 郭婷. 探討預見性護理干預在腫瘤化療中預防深靜脈導管堵塞的效果. 中國繼續醫學教育, 2017, 9(2):238-239.
[8] 孫軼. 預見性護理干預在腫瘤化療中預防深靜脈導管堵塞的效果分析.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 2015, 15(A2):38-40.
[9] 丘德林, 黃康華, 唐爍帆. 預見性護理在預防腫瘤化療中深靜脈導管堵塞中的應用. 實用醫學雜志, 2012, 28(19):3298-3300.
[10] 張青蘭. 預見性護理預防化療過程中深靜脈導管堵塞的效果.中國實用醫藥, 2015, 10(36):259-260.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13.093
2017-04-17]
528000 佛山市第一人民醫院靜脈導管護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