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晶晶 袁菲陽 孫萌萌 謝丹
無縫隙護理干預對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絞痛控制及預后的效果觀察
張晶晶 袁菲陽 孫萌萌 謝丹
目的觀察無縫隙護理干預對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絞痛控制及預后效果。方法60例老年冠心病心絞痛患者, 隨機分成對照組和實驗組, 各30例。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 實驗組在此基礎上給予無縫隙護理, 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護理效果。結果實驗組患者護理后心絞痛發作、活動受限、疾病認知及心絞痛穩定評分均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護理滿意度為93.3%, 高于對照組的73.3%,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6.7%, 低于對照組的60.0%,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無縫隙護理干預對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絞痛具有良好的控制作用和預后效果, 值得推廣。
無縫隙護理;老年冠心病;心絞痛;預后效果
臨床研究表明, 冠心病的發病機制與患者的生活條件和飲食習慣有關。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 生活習慣的改變,冠心病的發病率快速上升。冠心病的早期癥狀表現為胸痛、心悸、心絞痛、氣短等, 嚴重者甚至出現暈厥甚至死亡, 預防和治療心絞痛是提高冠心病治療效果的主要手段[1-3]。冠心病多發于45歲以上男性和55歲以上女性, 具有較為明顯的臨床表現, 近年來研究表明, 臨床護理對于老年冠心病心絞痛患者的恢復具有積極作用, 并提出了無縫隙護理干預方式[4]。本研究這一方式的護理過程和護理效果, 現報告如下。
1. 1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于2016年1月~2017年2月收治的60例老年冠心病心絞痛患者, 納入標準:所有患者均為正規醫院診斷為冠心病心絞痛患者, 診斷結果符合《中國醫藥指南》的相關標準, 患者無精神病史并能夠配合治療檢查;排除標準:患者具有腫瘤和其他嚴重疾病的需要排除;需手術治療的心瓣膜病患者需要排除。60例患者隨機分成對照組和實驗組, 各30例。實驗組中男14例, 女16例, 年齡45~64歲, 平均年齡(52.3±4.8)歲;對照組中男17例, 女13例,年齡43~63歲, 平均年齡(53.6±4.9)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可進行比較。
1. 2方法
1. 2. 1對照組 給予常規護理:關注患者的生命體征變化,及時給予患者日常呼吸、吸氧護理和擴張冠狀動脈等基本護理過程, 必要時需給予服藥治療。
1. 2. 2實驗組 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聯合使用無縫隙護理模式干預:護理人員收集、了解和整理患者的基本資料。了解其心理健康程度, 以此作為護理干預的基礎, 實施心理干預和健康教育干預;及時向患者介紹基本的病理知識, 治療和護理過程, 使其正確認識疾病, 保持良好的心態, 積極配合治療;與患者家屬溝通, 為患者制定恢復計劃和飲食等日常護理計劃, 使患者進入正確的生活方式。合理飲食和保持心情良好對于冠心病的康復來說至關重要, 無縫隙護理干預要求護理人員掌握全面的護理方案, 從患者自身需求出發,保證護理技術、護理水平。
1. 3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觀察兩組患者的心絞痛改善情況、不良反應情況和護理滿意度。本院根據臨床經驗自制了評估調查, 包括心絞痛發作、心絞痛穩定、疾病認識及活動受限評分。護理滿意度分為非常滿意、滿意和不滿意三個層次。護理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總例數×100%。

2. 1兩組患者治療后心絞痛改善評分比較 實驗組改善情況評分心絞痛發作(94.07±5.29)分, 心絞痛穩定(91.32±7.24)分,活動受限(83.35±5.82)分, 疾病認知(78.98±3.16)分;對照組心絞痛發作(78.17±4.74)分, 心絞痛穩定(78.30±5.35)分,活動受限(64.27±3.92)分, 疾病認知(63.18±4.37)分。實驗組治療后心絞痛改善情況優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 2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 實驗組非常滿意24例, 滿意4例, 不滿意2例, 滿意度為93.3%。對照組非常滿意13例,滿意9例, 不滿意8例, 滿意度為73.3%。實驗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 3兩組患者不良反應比較 對兩組患者進行出院后隨訪,實驗組患者出現心悸1例, 乏力1例, 頭暈0例, 不良反應發生率為6.7%;對照組患者出現心悸7例, 乏力6例, 頭暈5例, 不良反應發生率為60.0%。實驗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冠心病多發于中老年人, 常見癥狀為心悸、心絞痛。心絞痛嚴重者可造成患者動脈痙攣, 心肌缺陷, 甚至是猝死,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5]。一些患者存在恐懼緊張心理, 這更易使病情加重。為了預防和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發作, 臨床護理的作用不可忽視。近年來, 隨著我國醫療水平的提高, 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 更強調綜合護理模式。所謂無縫隙護理就是針對傳統護理中依然存在的縫隙或者疏忽, 采取彌補性的護理策略, 使冠心病的臨床護理更全面化, 提供優質的護理服務[6,7]。無縫隙護理觀念也是一種人性化與個性化的護理方案, 通過這一護理方式, 可以解決患者的緊張、恐懼問題,并且通過對患者的心理護理和飲食護理等過程, 強化患者的心臟供血功能, 提高冠心病的治愈率[8]。
在本次研究中, 研究者分別采用了常規護理和無縫隙護理方法, 對兩組患者分別進行護理。結果發現, 實驗組患者護理后心絞痛發作、活動受限、疾病認知及心絞痛穩定評分均高于對照組, 實驗組護理滿意度為93.3%, 高于對照組的73.3%, 實驗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6.7%, 低于對照組的60.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這一護理方式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得到了患者的認可, 減少不良反應發生率。針對老年人這一特殊隊伍, 提高其自信心, 保持其良好的心態和飲食習慣, 將增強其體力, 使其與疾病對抗。隨著醫學的發達,冠心病并非難治疾病, 在無縫隙護理基礎上, 采用正確的治療方法能夠縮短患者出院時間, 并提高其康復速度[9]。在大量的臨床研究中也發現[10], 無縫隙護理干預的效果與本研究相近, 護理滿意度和預后效果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綜上所述, 無縫隙護理是一種有效的老年冠心病心絞痛護理方法, 可以提高護理效率, 還能降低患者并發癥, 提高生活質量。無縫隙護理強調全面性, 將醫院與家庭結合起來,值得推廣。
[1] 蔡津津.無縫隙護理對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絞痛控制及預后的效果.心血管康復醫學雜志, 2015, 6(2):195-196.
[2] 吉裕華.急性心肌梗塞病人急救與轉運中的無縫隙護理體會.中外健康文摘, 2013, 24(2):335-336.
[3] 章丹.全程無縫隙護理模式用于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效果評價.中華全科醫學, 2015, 13(8):1371-1373.
[4] 李天鴻. 無縫隙護理應用于老年冠心病心絞痛患者效果觀察及對預后影響. 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 2016, 1(10):105-106.
[5] 喬翔. 無縫隙護理對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絞痛控制及預后的效果觀察. 中國衛生標準管理, 2015, 6(32):248.
[6] 王丹丹. 無縫隙護理對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絞痛控制及預后的效果. 中國衛生標準管理, 2015, 6(33):195-196.
[7] 周敏. 無縫隙護理對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絞痛控制及預后的效果研究.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 2016, 16(34): 267-268.
[8] 李文華. 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絞痛施行無縫隙護理的效果觀察.中國醫藥指南, 2015(30):280-281.
[9] 閆長華. 無縫隙護理對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絞痛控制及預后的效果. 醫藥, 2016(3):117.
[10] 劉黎華. 無縫隙護理改善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絞痛及預后的應用分析. 當代醫學, 2017, 23(1):134-135.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13.094
2017-04-17]
110036 武警遼寧總隊離職干部休養所(張晶晶);武警遼寧總隊醫院內一科(袁菲陽 孫萌萌 謝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