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行業技術創新進入新周期

當前,技術革命浪潮一浪高過一浪,技術創新更是企業和行業的發展之基、競爭之魂。
2014年國際油價大幅下跌以來,石油行業降本增效的努力就一直沒有停止過。幾年之后,當控制資本投入、降薪裁員、資產優化組合這些手段的邊際產出開始遭遇瓶頸,表現出遞減趨勢的時候,石油行業持之以恒的技術創新取得了大的突破。
近日Oilprice稱,美國二疊紀盆地豐富的頁巖油產量今后有可能出現快速增長態勢,成為繼巴肯、伊格爾福特之后美國又一頁巖油產量富集區。該地區的原油開采之所以能取得突破,是因為油氣商在油氣開采過程中嘗試應用脈沖波及熱壓力兩種新技術并取得了成功。新技術幫助油氣商實現了單井產量增長十多倍的佳績。更令業界受鼓舞的是,這兩種新技術的應用并不是以高成本為代價的。三年前二疊紀盆地的頁巖油開采成本大約是60美元/桶,如今新技術的應用將其降到了30美元/桶。據殼牌公司發布的信息稱,未來即便油價降到20美元/桶,這里的油氣業務依然有利可圖。
目前新技術的應用僅為試采,大面積應用及其效果還有待于實踐的檢驗。然而,即便是點上的突破依然有值得可圈可點之處。畢竟新技術的誕生及應用,一般要經歷由星星之火到燎原的過程。依照美國石油界的創造之力,新技術的推廣和應用應該不成問題。從美國頁巖氣革命的歷史看,最初的技術突破發生在巴尼特,之后以水平井和分段壓裂技術為代表的新技術開始在其他頁巖區大面積應用并取得成功,頁巖氣革命隨之爆發。
如今,以脈沖波及熱壓力技術為代表的新技術在二疊紀盆地油氣開采中的成功應用有可能成為引發新一輪頁巖革命浪潮的“引擎”,從而大幅提升美國的油氣產量,并從深層次改變全球石油供應格局。
上游油氣開采行業在同低油價進行了長達數年的拉鋸戰之后終于取得了技術突破,而下游的煉油技術創新同樣在穩步推進。當前,以一體化、高端化、清潔化、精細化以及智能化為核心內涵的煉油發展模式正在成為行業的發展共識,相關的技術已經誕生或正在成為各大煉油商今后的技術創新目標。過去的行業發展特點是,當油價高位運行時,上游的石油勘探開發往往是石油行業的利潤中心和發展重點;2014年油價下跌之后,上游開始處于守勢,下游煉油事業發展空間進一步拓展,利潤獲取能力大幅提升。在此形勢下,綜合性的石油公司依靠下游的成本優勢努力挽回上游利潤下降的損失。但是,隨著低油價的持續,下游產業的利潤空間很快被資源國或者石油公司決定大力發展下游產業的決定和行動所沖淡。這便是市場機制調節功能發揮作用的結果。
經過近三年的調整與適應之后,石油行業的發展目前正在表現出新的特點。表現在無論是上游還是下游均將關注點轉向依靠技術進步提高效率,公司的決策者不再將發展的希望寄托在對高油價的期盼或者先天性優勢的發揮。若墨守成規,不主動作為,即便有先天優勢,其市場份額很快會被競爭者所蠶食。在經濟形勢低迷導致需求增長乏力,油價有可能長期低位運行的形勢下,無論是石油行業的上游還是下游均感受到了來自市場的前所未有的壓力。提高管理水平,優化資產組合,固然是石油行業常態化的降本手段,但最核心的還是技術創新。特別是在當前技術革命浪潮一浪高過一浪的形勢下,技術創新更是企業和行業的發展之基、競爭之魂。
責任編輯:周志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