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金金
(蘇州大學物理與光電能源學部 215006, 江蘇省啟東市呂四中學 215001)
?
有效調控 積極開展物理探究活動
周金金
(蘇州大學物理與光電能源學部 215006, 江蘇省啟東市呂四中學 215001)
在物理課堂中,積極開展物理探究活動,可以讓枯燥的課堂變得更加靈活、豐富.教師可以通過“設計實驗,深度探究”、“圖像轉換,互動探究”和“捕捉生成,靈活探究”等途徑,實現有效調控,積極開展物理活動,為學生們創造一個豐富多彩的物理課堂.
高中物理;探究活動;有效調控
高中物理的教學與初中物理不同,所研究的問題是復雜性、抽象性的,要求學生們通過定量的方法和理論進行分析和探究,不斷引導學生們主動動手進行實驗,培養操作能力.在物理課堂中,積極開展物理探究活動,可以讓枯燥的課堂變得更加靈活、豐富,學生們在探究的過程中可以培養自身的分析能力、推理能力、概括能力和思維能力.那么,如何在物理教學中有效調控,積極開展物理探究活動呢?
在不斷的探究中發現物理是一門實驗科學.在高中物理的教學過程中,物理實驗在課堂教學中起著重大的作用.教師們可通過物理實驗來進行重點知識的深入講解,培養學生們的動手操作能力、觀察和處理數據的能力等等.另外,通過一些有趣的實驗演示,可以提高學生聽課的興趣,激發學生們對未知的知識的熱情.
例如,在物理課堂中筆者引導學生們對“變壓器能不能改變穩恒電流的電壓?”這一問題展開探究.筆者首先拋出這一問題,筆者提示學生們說到:“變壓器是能夠改變交流電的電壓的.”之后筆者讓學生們討論“變壓器能否改變直流電的電壓?”學生們討論后,有部分學生認為變壓器可以改變直流電的電壓,還有一部分學生認為不能改變.緊接著筆者設計實驗將導線接在學生電源的直流輸出擋(如圖),讓學生們親自觀察小燈泡是否可以發出光亮.實驗完成之后,學生們總結出:變壓器是能改變交流電的電壓,但是卻不能改變直流電的電壓.

假如上述課堂上,筆者直接告訴學生們“變壓器可改變交流電電壓,不可改變直流電電壓”.學生們探究的興趣就會大大減少.上述教學實例中,筆者設計問題,之后利用物理實驗引導學生展開實驗探究,一方面吸引了學生們的注意力,另一方面也培養了學生們的實驗觀察和總結能力.在上述這種實驗探究教學模式中,學生們通過自己的親自觀察,對探究的問題有了深刻的理解,讓課堂的教學效果明顯提高.
物理的教學中,文字、圖像等構成了物理獨特的言語.物理的課堂上,教師們可以利用物理圖表、圖像等等幫助學生們解決物理中的重點難題.但是,現在的學生們還不能靈活地應用物理圖像來解決物理問題,所以教師們需要引導學生們進行圖像轉換,再深層次探究問題,有效降低問題的難度,提高學生們的物理思維.
例如,課本中“探究彈性勢能的表達式”這一節,筆者將課堂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筆者讓學生們參考重力勢能來考慮彈性勢能,經過討論學生們推斷出:克服彈力所做的功就等于增加的彈性勢能.第二階段筆者讓學生們分析重力和彈力做功的不一樣的地方,并思考彈力做功的表達式.經過小組討論后,學生們說到:重力是恒力,但是彈力是變力.學生們不能總結出彈力做功的具體表達式.這時,就進入了第三階段,筆者引導學生們回憶之前學過的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時間圖象,提示學生說到:“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時間圖象與橫軸圍成的面積在數值上等于位移,那么彈力形變量圖象圍成的面積在數值上等于什么呢?”聽到筆者的提示,學生們紛紛回答到:“等于彈力做到功”.之后筆者利用彈力形變量圖像講述彈性勢能的表達式.
在上述物理教學的課堂上,為了讓學生們動腦探究出彈性勢能的表達式,筆者利用之前的教學內容和彈力形變量圖像來進行引導,與平時的解題方法不同不僅有效地拓展了學生們物理思維活動,還讓學生們學會利用物理圖像來解決物理問題,將物理課堂的教學效率提升了一個新臺階.
在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一般情況下都是教師們課前設計好課堂教學內容,之后再課堂上按設計好的內容進行教學.但是課堂教學是具有動態性的,在課堂上可能會出現設計之外的情況,也就是生成新的內容,新的想法.面對這種情況,物理教師們需要珍視學生們生成的新內容,不可忽視,加以引導進行課堂內容的調整、預設,從而引導 學生們進行靈活的探究.
例如,在講述“探究平拋運動的規律”內容時,在筆者引出平拋運動的概念之后,筆者利用平拋演示儀,向學生們證明了從同一高度同一時間進行的平拋物體與自由落體物體的運動在豎直方向上是同步下落的.接下來帶領學生們探究平拋運動的水平分運動是不是勻速運動.筆者讓學生們自己動手親自實驗,用現有的器材設計實驗得出物體做平拋運動的軌跡.在實驗過程中,有一位學生說到:“實驗時不一定非得描出平拋運動的軌跡,可以在演示的時候,逐漸改變塑料板的塊數,使平拋物體的高度為1∶4∶9,如果物體的水平位移為1∶2∶3,便可證明在水平方向的分運動是勻速運動.該同學說完之后,其他學生有的表示可行,有的不可行.筆者讓該學生畫出示意圖,并簡單解釋,看到示意圖之后,學生們意見變得統一,都表示可行.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教育的技巧不在于能預見到所有細節,而是根據當時的具體情況,做出相應的調整和變動.”在上述物理課堂中,面對學生們提出的問題,筆者重視課堂的生成,結合課堂內容進行恰當的引導,讓學生們靈活探究,用新型的方法來探究并發現平拋運動的規律.
探究活動是物理教學課堂上的一個亮點,通過探究活動的開展可以培養學生們的物理思維,提高課堂效率.所以,教師們應有效調控,積極開展物理活動,為學生們創造一個豐富多彩的物理課堂.
[1]孫留橋.物理探究實驗中學生不良心理分析與調控[J].教學與管理,2012(5).
[2]曲秀紅.物理課堂教學的調控藝術探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6(5).
[責任編輯:閆久毅]
2017-05-01
周金金(1988.5-),女,江蘇啟東人,中學二級教師,本科學歷,從事高中物理教學.
G632
B
1008-0333(2017)18-006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