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軍偉+從平
摘 要:21世紀是信息化時代,信息技術對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產生了重要影響,也為初中語文教育帶來了新景象,例如微課的出現。以初中語文教學為例,探析了微課與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提升的關系以及提升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的策略,供諸位語文人參考。
關鍵詞:微課;初中語文;信息化教學能力;人教版
初中語文是實施微課教學比較成熟的學科之一,微課應用于初中語文教學的各個環節,有效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同時為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提供了幫助。主要表現為以下三個方面教學能力的提高:信息化教學設計能力、信息化教學實施能力、信息化教學監控能力。接下來,就以人教版初中語文教學為例,具體談一談微課與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提升的關系。
一、微課與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提升的關系
1.微課有助于提升教師信息化教學設計能力
教學設計能力是教師根據既定目標,預先設計教學步驟、確定教學策略、選擇教學方法的過程,體現了教師系統安排教學環節的能力。之所以認為微課有助于提升教師信息化教學設計能力,是因為微課程創建本身就是一次精細化教學設計的過程,有效提高了教師運用現代信息技術進行資源整合的能力。例如,八年級《小石潭記》在創建微課視頻時,教師不僅需要精練文言文知識點,同時要對搜集而來的那些紛繁復雜的互聯網教學信息進行梳理,在背景知識、作者簡介、文體分析、寫作技法等內容之間有效取舍,這一重組加工過程是信息化教學設計能力有效提高的過程。
2.微課有助于提升教師信息化教學實施能力
教學實施能力是指教師為了確保教學過程順利實施,在教學過程中進行計劃、檢查、評價、反饋、控制和不斷調節的能力。教學資源的運用能力、知識整合能力是教學實施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實施微課教育過程中,教師對于教學資源的運用能力和知識整合能力反映了其信息化教學設計能力高低,組織一次行之有效的初中語文微課教學活動,將會極大促進教師信息化教學設計能力的提高。雖然微課短小精悍,但正是由于其簡潔凝練的特點,教師要更加關注教學過程的個性化、教學資源重組的高效化、教學策略選擇的科學化,凡此種種,無一不有益于教師信息化教學實施能力的增強。
3.微課有助于提升教師信息化教學監控能力
教學監控能力是教師對教學活動檢查、調節、矯正和自我控制的能力。微課具有較強的互動性,這一方面包括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另一方面包括教師與教師之間的互動,通過兩方面積極互動,教師信息化教學監控能力將會有效提高。例如,將《小石潭記》一課知識點習題做成互動型微課,可以幫助教師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以便有的放矢地進行教學調整。與此同時,微課為教師的互動與交流提供了平臺,通過將自己創建的微視頻上傳至網絡,教師可以與世界各地的語文人共同交流,充分挖掘集體智慧,實現教學風格、教學觀念、技能模仿、遷移能力的提高。
二、提升初中語文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的策略
1.跟蹤培訓
教學設計、教學實施、教學監控這三方面信息化教學能力的提高都不是一朝一夕即可完成之事,這就要求學校應當對初中語文教師進行定向跟蹤培訓,從微課選題、創建學習視頻、最終執行教學計劃這幾個過程一一開展針對性指導,讓更多的教師脫穎而出。各個年級教研組務必在跟蹤培訓方面發揮積極作用,組長要做好帶頭作用,組員也要積極配合培訓。尤其是老教師一定要積極參與培訓,以適應時代發展潮流,切實提高信息化教學能力。
2.技術實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一節課設計得再好,也免不了出現這樣那樣的情況,這對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實踐使得教師積累大量教學經驗,這對于提升信息化教學能力具有現實意義。在一次《小石潭記》微課聽課中,一位語文老師本來準備用課件為學生呈現柳宗元一行人的游覽足跡,但是因為突然斷電,課堂一時之間非常混亂,教學節奏被打亂。看到這種情況,該老師馬上找到事先保存在手機上的課件,迅速在黑板上繪制了游覽圖。一節優秀的語文課不僅是事先設計好的,更是生成性的。教師應當通過不斷的技術實踐,努力提高自身信息設備操作能力、信息資源利用能力和教學設備管理能力,合理利用微課資源。
3.有效激勵
外部政策的激勵對于提升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大有裨益,例如激勵策略的運用有助于提高全體教師對信息教學的認識,實現專業能力的成長。學校每月可舉辦初中語文微課設計大賽,對優勝者進行鼓勵,將會有效調動教師參與微課教學的積極性。
微課應用于初中語文課堂,有效促進了初中語文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的提高,加快了教師的專業發展。在今后的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活動中,全體教師應當提高對微課教學的認識,孜孜不倦地探索適合語文課程的信息化教學設計,在實現自身教學能力成長的同時,促進初中語文各個教學環節實施進度與效率的穩步提高。
參考文獻:
[1]車靜.淺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兩種方式[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8(9):123-124.
[2]張磊,劉芳.探求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現代教育科學,2011(2):89-90.